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读易笔记》涣卦“涣汗其大号”:大号令、大建立、大更革

(2015-04-30 08:50:30) 下一个

 
涣卦,风水涣, 坎下巽上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汉、唐、宋、明,都有遗害甚大的朋党之争。
 
明朝的王世贞有〈题阙其八十一〉,写士人亦不免于结党树敌:
牛李相树敌,进退为是非。刺刺唇吻间,人主至宵衣。
如何洛蜀党,贤者亦为之。涣群表大易,不比有明规。
    
    诗中的“牛李”
指唐代的牛李党之争。洛蜀党,指宋朝程颐、苏轼两个集团。感慨即使是程颐、苏轼如此有才学的士君子,其人生也消磨在党争之中。

     “涣群表大易” 語出《易经》涣卦,六四爻辞: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王世贞以学为,“涣其群” ,解散结党,才合乎易理的大义。不互相“攀比” ,更是朝廷既有的规定呀。
 
1912126日,在袁世凯授意下,在前线和革命党打战的段祺瑞忽率北洋将领联名致电北京朝廷说: --------兹既一再停战,民军仍坚持不下,恐决难待国会之集,姑无论迁延数月,有兵溃民乱、盗贼蠭起之忧,寰宇糜烂,必无完土,瓜分惨祸,迫在目前。---------而默察人心趋向,恐仍不免出于共和之一途,----------祺瑞等受国厚恩,何敢不以大局为念?故敢比较利害,冒死陈言,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在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担任条约、国债、及交涉未完各事项,再行召集国会,组织共和政府。当时宗社党的领袖良弼强力反对清室退位。126,京津同盟会的彭家珍以炸弹刺杀良弼,彭当场牺牲,三天后良弼伤重不治,满族亲贵人人自危129日,清廷御前会议,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
 
      段祺瑞通电的文稿出自其心腹徐树铮。徐树铮(18801925)江苏萧县人,字又铮,号铁珊,自号则林。1901年,徐树铮受知于段祺瑞,被延揽入幕。1905年,段祺瑞保荐徐树铮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1910年学成归国,此后作为段的首席策士,参预诸事。

     
“涣汗大号”语出《易经》的涣卦,九五爻辞:“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宋朝的杨万里《诚斋易传》,对“涣汗其大号”,做过如下阐述:
 
“九五以刚明中正之德,谦抑卑巽之度,为一卦之主,用羣臣之贤,将何以大慰天下之望,尽散天下之难乎?不有大号令、大建立、大更革,未见其可。盖天下有大险难,如一身有大疾病也,除大疾病者,非一汗则疾不解,排大险难者,非大号则难不散。何谓大号?发号施令必大焉。先小者、碎者虽多,无补也。”
 
徐树铮以“恳请涣汗大号,”指出只有“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大号令、大建立、大更革,才是当时唯一可行之路。

1915年,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无意拥进,徐树铮写了一篇《上袁大元帅书》说
 
“天下初定,誓血未干,而遽觑非常,变更国体。民信不孚,干戈四起,大局之危,可翘足而待。惟有速下罪己之令,去奸谀之徒,收已去之人心,复共和之旧制,国势可定。若再迟疑瞻望,多延时日,是直授人以柄,自召天下之兵,非策之得也!”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1916年,徐树铮任陆军部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的目中无人,加剧黎段之间的府院相争。徐树铮设计,先怂恿辫子军张勋率兵入京赶走黎元洪,演出溥仪复辟丑剧;段祺瑞再马厂誓师,回京驱张,重掌大权,为段祺瑞赢得“三造共和”之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