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读易笔记》震卦:不丧匕鬯, 蔡元培的远见和袁世凯

(2015-04-29 09:19:39) 下一个

《读易笔记》震卦:不丧匕鬯, 蔡元培的远见和袁世凯

    《易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但《易经》中的卦爻辞,文字古奥,各家注解出入甚大,虽说是群经之首,却也是难懂的书。陆游有诗:“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 《易经》做为以前读书人的床头书,在日夜颂读之间,许多词语进入了中国人的思维。

    在《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有一篇〈蔡元培先生的风格和远见〉,罗家伦披露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宣统帝下罪己诏,10月14日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10月18日,人在欧洲的蔡元培致信给吴稚晖说:

“无几,报纸中于得汉阳、汉口等消息外,又确有长沙及广东、安徽军人起事之说。其时弟胸中一方面愧不能荷戈行间,稍尽义务;一方面以为大局旦夕可定,日盼好消息,或无目前自尽国民一分子义务之余地。无何,昨日所见报纸(彼地得报迟一日,昨所见者为前日之报)有袁世凯肯任湖广总督之讯,于是弟之十分乐天观,生一顿挫。弟以为袁世凯者,必不至复为曾国藩,然未必肯为华盛顿,故彼之出山,意在破坏革命军,而即藉此以自帝。-------
专此并候日安!弟孑民顿首。十月十八日。”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己愿让位于袁世凯。
    清帝退位之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却坚持留在北京,不到南京任职。南方特派了蔡元培等人以专使身分北上,敦促袁世凯至南京就任大总统。袁世凯放纵部下生事,以需留在北京处理兵变为托词,袁世凯终于在北京就职大总统。蔡元培迎袁南下不成,在离开北京时发表《布告全国文》如下:

    “培等为欢迎大总统而来,备承京津诸同胞之欢迎,感谢无已。南行在即,不及一一与诸君话别,谨撮培等近日经过之历史以告诸君,讬于临别赠言之义。
    (一)欢迎新大总统袁公之理由:(中略)……袁公当莅南京就临时大总统职,为法理上不可破之条件。盖以立法行政之机关,与被选大总统个人较,机关为主体,个人为宾体,故以个人就机关则可,而以机关就个人则大不可。且当专制共和过渡时代,当事者苟轻违法理,有以个人凌躐机关之行动,则为专制时代朕即国家之嫌疑,而足以激起热心共和者之反对。故袁公之就职于南京,准之理论,按之时局,实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条件,而培等欢迎之目的,专属于是;与其他建都问题及临时政府地点问题,均了无关系者也。
    (二)袁公之决心:培等廿五日(原文如此)到北京即见袁公,廿六日又为谈话会,袁公始终无不能南行之语。……
    (三)京津之舆论:(中略)大抵于袁公南行就职之举甚为轻视。……所谓袁公不可离京之理由……惟北方人心未定之一义,然袁公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当清摄政王解职清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于今日复何疑忧?且袁公万能,为北方商民所认,苟袁公内断于心,定期南下,则其所为布置者,必有足以安定京津之人心而无庸过虑。……

      蔡元培的《布告全国文》,隐约批判了袁世凯当时的私心,为当时事件转折做了一个历史的交代。对比蔡元培之前致吴稚晖的信,历史见证了其远见。

      蔡元培文中的“不丧匕鬯” ,语出语出《易经》的震卦彖辞: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彖曰: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匕鬯, bǐ chàng 。
匕:一种古代的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不丧匕鬯,在此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不惊,宗庙祭祀,照常进行,政局安定。蔡元培用“不丧匕鬯”,推许袁世凯在清庭未退位前,有能力守宗庙社稷,安定百姓。到了南北议和成立之后,应该更没问题了。可惜袁世凯辜负了时代给他的机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