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满江湖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欢乐颂2》的世界不讲基本法,还非要把锅甩给现实

(2017-06-09 03:00:04) 下一个

本文来自豆瓣网友wing给《欢乐颂 第二季》的剧评

原文是一篇300字随手吐槽文,因为被评论区激发斗志变成了2000字issue,此后仍旧收到了许多评论,所以在这里融合几个对评论的回复,再发一次。理工狗手拙,希望这次能彻底表达清楚我的观点。

首先,从《欢》中隐约勾勒出的作者本人的价值观来看,我对作者本人人设的猜测:憎恨原生家庭,仰望上层阶级长大的孩子,虽然后来过上了稍好一些的生活,但一直对过去无法释怀。

不得不说《欢1》中最有戏剧张力的桥段来自樊胜美与家庭的矛盾,相比那段饱满的情感与戏剧冲突,其他部分都空洞虚假得仿佛流水账。这部分张力,也许有可能源自作者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另一方面,曲筱绡那个抹黑安迪的同学,与她对那个一直进不去的富二代社交圈的病态迷恋,也怕是多少有些作者的影子在其中。只是作者在剧中将自己投射成了上位者曲筱绡,通过对腆着脸凑过来的下位者进行羞辱,来在这部虚构作品中一雪现实中的前耻。

当然,以上这些是我主观猜测的结果,未经求证。


我在题目中说作者是《红与黑》的于连,其实仔细想想怕是更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盖茨比一生都活在一个美丽的梦境中,视贫穷为原罪,也从未承认他老实巴交的双亲是他的亲生父母;明明撒的谎漏洞百出,却还要一口咬定自己出身于世家贵族,家里每个人都会被送去牛津念书。

唯一不同的是,盖茨比是个将脆弱淋漓尽致展现给观众的悲剧人物,而作者却重重伪装,给她的愤怒刻薄与渴慕向往包上糖衣,美名其曰“欢乐颂”。

然而,这层糖衣太脆,像盖茨比谎称去过牛津念书一样处处充满破绽。

举个例子,一个讲述16岁拿到Ph.D的数学天才的电影,你看他挥汗如雨奋战几天几夜解出了一道世界级难题,结果镜头一拉近试题纸——观众看到了一道自己小学也写过的鸡兔同笼。

《欢乐颂》全剧,给人的大抵是这种感觉。

对,我说的甚至都不是三观,我说的是,编剧不讲基本法。

很多人说,这剧好在血淋淋,够现实。而我反到觉得,这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处处冒犯基本法,却包装得很现实,其心可诛。

大家都看过的《纸牌屋》,下木栽赃陷害杀人灭口,却荣登总统之位,堪称厚黑教主,有几个人谈论它时说起了三观?

我们不说Beau Willimon三观不正,却说《欢乐颂》编剧其心可诛,绝不是因为曲筱绡比下木还坏。下木做了他为了成功所需做的一切,你可以做道德判断,但他成功,在情在理。反观安迪和曲筱绡两位,在剧中既没有表现出她们人设中应该有长处和优点,所开的挂倒是已经超越了以她们两个阶层、地位和财富能开得起的,那是编剧以上帝之手开的挂,既不在情也不在理。

简而言之,编剧塑造另一个二分世界,普通人看到的一半现实,上层阶级看到的一半魔幻。这个世界唯一的基本法,只有这道分割线。

先说安迪。

一方面海归高智商的人设立不住,另一方面职场上毫无专业性可言,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恐怕早就做不出成绩被辞退了。

一方面,所有人都吐槽过的英语:

安迪的主要教育是在英语语境下接受的,小时候福利院学会的更多是生活用语。但她用中文开会,并靠平时说一些“u look great”,“u r welcome”之类的小学生水平短句来立住海归身份,实在很难不把她看作一个好笑的装逼犯。

至于刘涛的英语……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里,哥大最差的圈钱国际生项目都够呛吧?

另一方面,安迪的职场精英形像:

这剧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一部分,算是安迪工作态度上的不专业。

能做到职场顶配的人,往往有两点共性:工作与生活切分的极其清楚,工作时间追求极致效率。什么叫切分工作与生活:他要休假,除了特定的几个人根本找不到他,因为工作手机关机,生活手机不会留给除了紧急联系人之外的员工;工作场合也反之亦然。什么叫追求极致效率:我上个老板最喜欢在开会时打断别人说话,不是因为他暴躁无礼,而是因为他需要通过快节奏的切分和信息交互来把一个一小时的会开成半小时,并不造成信息损失。

反观安迪,在开会时带着耳机帮曲筱绡做同传,时不时蹦出让下属们懵逼的“soy sauce chicken”这样尬秀英文的词。编剧想表现安迪多线程工作的牛逼,观众却看到了不专业和没礼貌。

更别说谈并购案一次差没出过倒是度了假,从来没跟客户吃过饭倒是天天跟邻居打成一片,朝九晚五还能送关雎尔上班,有空见网友找弟弟处理复杂的感情纠葛?刘楠那句“我公司都上市了我他妈竟然没离婚”,放到安迪这里,遥远得不像一个世界。

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这个工作态度和投入度,安迪或许能当上清闲国企的小中层,但地位堪比王健林的谭总的公司的CFO?

总体而言,安迪这个人物被设定的极其完美,但在具体情节中这个人设的违和感却实在令人出戏。推荐作者出门左转看看CBS著名剧集《傲骨贤妻》及衍生剧《傲骨之战》,从里面抄点桥段回来大概能让安迪这个假人真实不少。


再说曲筱绡。

一方面聪明(高智商)、玲珑(高情商)和努力的标签贴得强行,另一方面张扬跋扈和不学无术倒是暴露出来更深层次的人格缺陷。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里,她与她哥哥是同一种人,她的天花板是她家庭财富能带她达到的高度,她能过得纸醉金迷为所欲为却很难享受剧中成功给她带来的成就感。

一.曲的“聪明”是本剧人设中最魔幻的标签:

曲筱绡人设中最亮眼的一块就是“聪明”,江湖把戏玩得团团转,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可是细想她都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没有急中生智灵光一闪,没有运筹帷幄排兵设局,只有一个电话——姚滨在,天下平。

不得不说,这位姚滨简直是个神秘的黑箱,观众只能看到输入输出,没有过程。原因很简单:编剧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现实世界是没有这样超越自然规律的黑箱的,没有黑箱的曲筱绡在安迪被黑时会像樊胜美一样无力,在生意场上会像她哥哥一样被动。


二.曲的“玲珑”更比“聪明”难以接受:

曲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则一言以蔽之:看人下菜碟。按照曲母的话说,她清楚知道该对谁好不对谁好,爱恨分明。在剧中,曲对安迪和赵医生很好,对三位合租女孩很差。每每谈到这个,我们总是会义愤填膺地陷入对曲的道德批判中,却忘了审视曲是如何“对人好”的。

曲与赵,甚至是与安迪的相处模式都是典型的冷漠总裁与刁蛮辣妹,主要表现在一方死缠烂打,另一方在一边保持距离的过程中一边渐渐发现死缠烂打者还挺可爱的。这个设定的偶像剧虽然没有霸道总裁与傻白甜那么常见,观众朋友们却也相当眼熟吧。

按理来说,一个人长到三十来岁,个人气质与社交倾向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尤其是对于貌美多金聪明的优势人群来说,他们在社交过程中碰壁的可能性更小,故而只要有足够的社交意愿,几乎很难呈现出“高冷”这个表观印象。

所以我们看到偶像剧高冷总裁被或是迷糊傻白甜,或是刁蛮辣妹子的女主改变,说出“哇你好特别你和外面的妖艳贱货好不一样”时,我们一笑而过,谓之玛丽苏。

曲刚开始接近安迪安迪不久,就敢于麻烦安迪在工作时间给她翻译菜名。大概好比你一个机缘巧合认识了杨振宁,结果通过“请他在学术会议的桌子下开视讯给你初中二年级的大侄子补习物理”,来巩固友谊一样,用一句话总结:进退失当。

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里,安迪会把曲筱绡拉黑,赵医生会报警。

评论区有热心人提到奶茶妹妹和刘强东,不妨放到这里来对比一下。首先,奶茶妹妹虽然白甜却绝对不傻,任何一个人用10分钟时间观察她言谈处事,都看得出她浑身流露出的从容和自信。你如果接触过她的同学室友,那些她身边默默无闻的绿叶,你会发现她从不无谓树敌。

奶茶可以用“玲珑”来形容,曲筱绡可差远了。

三.“张扬跋扈”所暴露出来的更深层的性格缺陷

评论区有人拿王思聪跟曲比较。

按照剧中的描述,曲家就是苏南模式起家的典型代表——借钱在乡下开个厂,制造业腾飞的早几年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农民翻身做主人。曲家姑娘何止存在,独墅湖边兴起一阵浪能卷下去三个,上中国际部掉一块玻璃能砸死一打。只是别跟王思聪比,王放到剧中是老谭的儿子。

除了家境差别,曲和王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呢。王是有趣而随意的,黑人从来是闲来有空吐个槽。你能想象他特意,专程,精心地去安排一个局,三番两次自降身价勾搭某网红主播,只为了向她男朋友证明:女人最爱的是钱吗?

曲的张扬跋扈,不是自然生发的优越感,是特意在找存在感。

真正的人上人,谁没事天天特意去踩你,至多至多是随手一黑。上一版里提到了一个英国小哥,上层阶级出身,在我面前永远有淡淡的优越感,却始终礼貌温和克制知分寸。用这个例子以论证本观点,却在评论区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朋友回复说:你没见过张扬跋扈的富二代就说人家不存在,你太武断。

我想说,观察你身边那些张扬跋扈的富二代,往往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人上人”。

曲筱绡哥哥的张扬跋扈,根源在于他没有自尊自信的根基。他比许多人赢在起跑线太多理应要做出成绩,却因为自己缺乏商业天赋不愿努力,屡屡亏钱被父亲责骂。他把他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比他弱小者身上,从而建立他微薄的自尊。

而曲筱绡张扬跋扈的根源在什么上呢?大概在于她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一样地,她把这些发泄到比她弱小者,即三位合租女孩身上。

《欢乐颂》编剧试图把曲筱绡塑造成一个自信积极充满行动力的人,却忘了张扬跋扈甚至不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标志,也往往与自尊自信缺失相联系。

我们常说,一个张扬跋扈的人不会有大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她性格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而会遇到更多阻力;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个充满戾气与攻击性的人,往往拥有缺乏自信、难以满足的性格缺陷。

四.不学无术暴露出来的性格缺陷+难以成立的“努力”这一人设

编剧着重渲染了曲筱绡熬夜准备与客户见面的资料,签约成功之前忙得连心爱的赵医生都没空见,与曲家大哥对比,似乎高下立现。

我倒是没见过做空调代理的,但做APP的创业公司还真见过不少。一个我非常敬佩的学长,精英家庭出身,学生时代身在人赢项目还门门highpass,放假回家十二小时差从来不用倒,因为final之前总能靠自然通宵达成时差;创业之后迅速拿到数目令人羡慕的风投,基本住在办公室,fb朋友圈里从来只有自家广告没有生活,拿到下一轮充其量只是能睡上几天好觉而已,哪有什么出去骚聊的念想。

反观曲筱绡喂猫恋爱天天没事找邻居麻烦,见客户前为工作通了个宵就要捧上天了。试问哪个初创公司的老板没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月亮呢?

更令人吃惊的是,曲在准备见客户前除了翻阅项目资料还花了不少时间学英语,而之前她是在美国留过学的人。

编剧对此的解释是:曲不喜欢读书但喜欢做生意,做生意能激发她的兴趣所以她以前不努力现在开始努力了。

曲几乎不可能不知道她将来接受生意时英语这个技能的重要性,却最后关头才开始抱佛脚,可谓短视。而细想她为什么不请专业翻译,而冒失地请求安迪给她做同传,冒着做砸项目的风险操着一口雷军式英语亲自上阵,唯一的可能是——为了在父亲面前表现。

在真实世界里的曲筱绡,父亲出钱给她开公司,她恋爱轰趴之余有空去巡视一下,没空也有父亲安排的专人让公司正常运转。每当有大项目来的时候,她总要临时抱一抱佛脚,作为公司门面漂漂亮亮地出现。如果成功她得到父亲的夸赞,积累赢过哥哥继承家产的经验值;而很多时候这样临时抱的佛脚没法成功,她会委屈地向父亲亮出黑眼圈证明她的努力。

这样的曲筱绡当然比动不动亏掉500万的哥哥强,却恐怕难以做出什么成绩,更别说被夸赞“有你父亲当年的风采”了。

在一个讲基本法的世界里,除去那些外挂的曲筱绡,算不上聪明,情商不高,张扬跋扈内心脆弱,不学无术专攻表现。她像极了她哥——当然后者智商更低——她能一辈子衣食无忧纸醉金迷,却很难享受到剧中编剧给她的成功。

她的天花板是她家庭财富能带她达到的高度。能做到谭总右手的安迪,就像曲筱绡看不起三位女孩一样,也不会看得上她。

《欢乐颂》全剧,充满了一种意淫色彩浓厚的刻意感。我妈在看《欢1》时,我跟着看的第一集,是安迪奇点赵医生和曲筱绡四人的聚餐,席间有人说了一句话:“我们这样的聪明人应该常常一起吃饭”。

当下我惊讶于竟然有人会在生活中这样说话,但看完全《欢1》我明白了,这是恐怕因为,编剧也像盖茨比一样,常常自我催眠,幻想自己成功、智慧、专业、多金。编剧或许未曾了解这些概念以及深究它们之间的因果规律,就急于写下对上层阶级笔调浮华的赞歌,更将自己原生阶层钉上贫穷、失败、愚蠢的耻辱柱。

《欢乐颂》为什么让人这么生气,不是因为我们都是见不得人好的酸葡萄,是因为它用侮辱观众智商的方式,贬低奋斗的价值,让成功都变得只与阶层有关。

当编剧塑造了一个不专业的CFO和一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老板,却同时赋予了她们说一句“all is well”世界就会变好的强力外挂,仿佛是在告诉大家:阶级天注定,这是这世界唯一的基本法。

本人家境约等于关雎尔,唯一比她强点的大概就是成绩好,学校也好,本科时代以来见过身边太多家境不输曲筱绡,智商赛过安迪的高配人设。我努力,他们比我更努力;我想得远,他们想得比我更远。这些人中一小部分是我的朋友,更大一部分是我的榜样。有这个机会被他们碾压,是我的荣幸。

而安迪和曲筱绡,这两个基础人设都立不太住外挂倒是开了一堆的假白富美,真的不配碾压任何一位愿意真真正正去努力奋斗的观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