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川菜厨房

介绍制作川菜 讲述美食趣闻
博文

“九一三”事件发生时,我在一个从北京“内迁”四川的三线企业上班。记得厂内一周左右就有人私下在传一个小道消息,说9月16号,原北京市委书记刘仁的妻子甘英独自一人在单位扫地改造时,忽然听见有人在她的背后喊了一声:“林彪摔死了!”当她回头看时,却不见了人影。
这位在林彪死去4天就知道消息并敢于向她通风报信的人,当然是属于能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4-08-23 10:42:21)

菩萨蛮【书锦江墓地】
苍凉锦水东流急,江边墓地浅草碧。风雨几多年,血痕留世间。
那时年尚少,争辩持枪炮。逝者如斯乎,亲朋泪已枯。
注:此处为蓉锦江边的红卫兵墓地。风雨几多年,到此次写作时,那些青少年已经逝去48年。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革征文】京郊知青8厘公社苦忆
路加

由于不知道内地在文学城开博和发稿会不会被请去喝茶,路加把稿件电邮给我。我照图文发出。
路加说:这是老友闫正刚的故事。我们一起在奥体公园晨练,总爱讲些各自的过往经历。
闫讲了他的稀罕故事:那年,我们初中还没毕业,就通知我们也要上山下乡。是被动员着下去的。十三四岁,都还是孩子啊,许多学生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8-15 12:20:59)

未能忘却的牛田洋死事
路加
好友路加未在文学城开博,委托本人给他挂上这篇文章:
我们文革后期毕业的大学生,有一批学生是分配到了广东的海边,在汕头一个叫做“牛田洋”的地方接受再教育,参加部队的军垦,围海造田。
当年李肇星也分配在牛田洋,多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那时我们接受的,就是‘人定胜天’的教育。这是不大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8-14 11:04:21)

盲孩子蓝卡的悲情岁月
佟再琦
这是一台特殊的节目。这台名为“蓝卡之夜”的大型综艺节目,就在快开始的时候,我看见一个瘦弱的、穿着藏袍的男孩儿由一女生牵着走进了演播大厅。仔细地看他的脸,我一时竟分辨不出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他长得实在太秀气,而且双眼外轮廓并未萎缩,看上去真的很像一个十足的乖女孩。
他就是盲孩子蓝卡。
“你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载:山窝里的奔主村(散文•之三)
路加
送别我们的傈僳族村民
周日,附近几个村子都聚在奔主村快竣工的小学做礼拜。我赶到村后的校园时,礼拜已经开始。只听他们在齐诵经文:“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是永不止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转载:山窝里的奔主村(散文•之二)
路加
少数民族的虔诚信徒 安排住宿的时候,罗明彩领我们去附近村医良医生家。这是一个较为宽敞的农家四合院。但泥墙草顶仍是房舍的主基调。进院的一边是堂屋和卧室,隔着中间种了些山栀子和结着小红籽救军粮(火棘)的院落,对面则是牛棚兼厕所。厨房则设在某个角落里。正北两间分别是诊室和药房。房屋和院坝之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载:山窝里的奔主村(散文•之一)
路加
蓉城的朋友电话相约,去奔主村送一点捐赠。
在青藏高原南沿、横断山脉以东的山窝窝里,奔主村,这个干旱少雨、村人不富的傈僳族村寨,虽为外界少知,但村风清净,村上又渴盼办学,便为一些高知团队所瞩目。我也心存记挂,盼早成行。
我们12义工腊月里集结蜀都,选择在客流较缓的大年初一出发。
由戴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记忆之中,是那年的秋天。
我所生活的乡镇,开始出现一种宣传,说马上就要过上共产主义生活了。首先是,乡镇上的人民公社大院里办起了红专大学,红砖院门外挂着“政治系”、“气象系”、“农科系”等牌子,接着就办起了公社食堂。每天都有八菜一汤的九大碗宴席。八个人围坐一桌,鸡鸭鱼肉,差不多都是美味佳肴。
为什么会有这些新气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也许各地都有萝卜连锅汤这道菜肴,但作为川味传统的汤菜,它也有其独到的做法。
萝卜连锅汤最宜热吃。汤系肉质原汤,颜色莹白,回味鲜美。肉片肥瘦适宜,肥而不腻,萝卜甜香。再以鲜辣的豆瓣酱“蘸水”伴食,麻辣鲜香,乡土味十足。
主料:带皮后腿猪肉(肥瘦三七开)500克,白萝卜500克。
辅料:姜10克、葱15克、干辣椒10克、花椒3克、豆瓣20克、酱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