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回忆中的拧巴和拧巴中的回忆录 ——再谈打虎拆屋的“我母亲与志愿军”

(2014-04-26 23:36:23) 下一个
中的巴和巴中的回忆录
——再谈打虎拆屋的“我母亲与志愿军”
作者:杨别青
最初读打虎拆屋的“我母亲与志愿军”,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也就是感觉拧巴, 可能有些拧巴还让一些网友觉得是编造的故事。
一.“我母亲与志愿军”中的
最大的拧巴在于:文章总体上对志愿军没有好感, 因为所有关于志愿军的事件和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问题是,虎妈应该是主动参加志愿军(否则文章会说明),积极抢救伤员还获二等功,战后还因此获得不错的工作和待遇。本人回忆起来怎么会是这个印象?另外的一些拧巴还在于参军年龄,离休,长官称呼,对中美军队评价和战俘这样的一些叙述上。
1.参军年龄问题,回忆中的评论是在感慨这小的花季女孩子怎么能够上血腥残酷的战场,暗示志愿军不人道,实际上的问题是:大家知道参军必须年满18岁,究竟是虎妈隐瞒实际年龄还是招兵的知道实际年龄还让14岁的虎妈参的军?回忆没有说明。
2.离休问题,我在前文已经说明:作者明显违背了虎妈的本意。
3.虎妈的上级
虎妈的上级是个前国民党军官,文中称之为“长官”。实际上,长官是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对上级的称呼,而这个称呼在解放军和志愿军中是禁止的。既然虎妈参加的是志愿军,她本人绝对不会这样称呼她的上级,即便上级是前国民党军官。戏剧化的是,正是这个“长官”的正确判断和指挥,领着虎妈等几个娃娃兵逃离了险境, 文中虎妈称他为救命恩人。
 
文章引用虎妈的原话说:“(美军)他们打仗靠技术。而我们打仗靠纪律。美军内部总体的气氛要比中国和苏联军队宽松得多。不像我们那样纪律严明。中国和苏联军队里,干部都有权执行“战场纪律”,即对拒不执行命令或临阵脱逃投敌的下级可以当场枪毙。而在美军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其实参加过战争的虎妈应该清楚,志愿军作战勇敢纪律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国民党军队战场纪律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作战就差了很多。
虎妈本人没有被俘虏,但文中有一段关于美军战术条例中明确规定介绍,并说“事实上美军指挥官一般也不会下达这种让手下士兵白白送死的命令的”, 虎妈说,“解放军或志愿军打仗,指挥官派一个团或一个连上前沿,往往是带着这样的一个信念:这个团(或连),我是不打算要了!而作为下级呢,只知道"军令如山倒”,“人在阵地在”,“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之类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口号。” 而我一直有疑问,虎妈现在大概78岁了,说话的口气怎么会这样?这倒很象虎弟的口气。 
二。拧巴是怎么造成的
拧巴的感觉挥之不去,我一直在想,拧巴是怎么造成的?打虎拆户在后记和回帖中中给了答案:“我和弟弟经常跟他(父亲)为政治观念的不同而发生过冲突”,虎弟曾为六四坐过牢。
实际上,中的巴很大的程度上与虎妈(口述)记录者(虎弟)的拧巴纪录有关。我推测,在对于朝鲜战争和志愿军,妈和虎弟的观点及立场上有很大的差别。虎妈肯定或中立,虎弟则是仇视的态度,在叙述中将自己的观点借虎妈之口说出口来。
三,怎么才能不拧巴?
如果这个回忆是宣传品,我就不费口舌了。但打虎拆户希望“可以告慰母亲:她的回忆已经以文字的形式,经互联网在全世界永久地保存下来了。以后会一直传开去。只要你用Google。这是真实的事实,是在中国国内人们永远无法接触到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滴小水珠子。尽管文笔粗燥,但毕竟是珍贵的回忆。”所以她是奔口述历史去的。
既然是口述历史,那么按照一般的常规,忠实纪录口述是基本要求,分清口述和记录者的评论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在口述者(虎妈)和记录者(虎弟,打虎拆户)之间立场不同的情况下尤为必要。在立场不一致的时候, 亲历者的立场而不是记录者的立场更是读者关心的东西。
亲历才有独特的感悟,既然回忆的题目是“我母亲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我们有兴趣知道:我母亲在志愿军中的主要经历(不只是失败的那一次),虎妈对志愿军的总体评价(肯定还是否定)。
什么样的回忆才能有感人的力量和长久的生命力?我觉得应该具备一下几个要素:1)真实纪录;2)展现全貌和各个侧面:3)客观:4)分清口述事件和纪录者的评论。
任何人的文章都不可避免的受本人的立场和个人观点的影响,怎样才能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金星在武林争霸中评价刘福洋朱洁静的一个双人舞时说(大意):奔(舞蹈)家去,必须要放下一些东西,放下一些东西以后,你所追求的东西才会来。我赞同她的观点,希望打虎拆屋在写虎妈的后续回忆中能体现这样的境界。
2014年4月26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