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这些物品看明朝人的奢侈生活

(2017-03-10 03:45:40) 下一个

每个朝代都有奢侈品,在古代,特别一些达官贵人,更为奢华生活而不断追求完美。在明朝,一些日常用品制作得相当奢华,不但是质地,做工也颇为考究。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镶宝石手镯

在江西省南城县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径6.5厘米、宽2.6厘米,重139克。相当奢华。

孝端皇后凤冠

孝端皇后的这件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像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皇。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这件凤冠的主人孝端皇后生前无子,结果引发了一场是立恭妃所生的长子朱常洛还是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的“国本”之争,影响明末政局甚深,使万历朝成为明朝历史上由治转乱的转折期。

玉发冠

此发冠玉质为青玉,有褐色沁。冠内掏空,外表雕琢五梁,下部呈长发型,两侧卷云状,下有孔用以插簪使发冠固定。这样形状的冠饰在明代较为流行。冠是用来束发的发饰,亦用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束发冠出现于五代,宋代较为流行,明代则更为兴盛。明代发冠较多见的是梁冠式玉发冠,其上有一到八道梁不等。

明代的发冠多出土于贵族墓藏中,与同样表示身份地位的带饰相比却少的多,可见束发冠不像玉带是隆重官服中的必备之物。并且,由于地位身份的差异,玉发冠的形制也有不同,而庶民是不可用玉材质的发冠。

镶玉佛宝石鎏金银簪

簪头为弯勾形,簪顶部为椭圆形银质花丝佛光背托,底部制成莲花形底托,鎏金有脱落。中部镶白玉雕佛像一尊,佛像直立,面部清秀,五官清晰,身穿宽袖长衣,上刻衣褶纹,左臂弯曲于腹部,挎一可活动的包袋,上刻斜方格纹。头顶戴宝冠,冠顶又有一铜鎏金坐佛,下有莲花座,冠两侧有宝缯下垂。玉佛两侧有银质花丝梵文,莲花座下端的底托上镶三块红宝石、两块蓝宝石。

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银鎏金、白玉佛、红、蓝宝石镶嵌在一起,颜色绚烂,富贵华美,气派非凡。反映出明万历时期皇室装饰品的工艺风格。定陵出土了大量的簪饰品,从定陵出土的簪饰品来看,将玉、各色宝石和金银铜镶嵌在一起的工艺非常流行。

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

这件珐琅器,撇口高足,配木制底座,碗内为白色地,饰以鱼藻纹,碗外为天蓝地,饰番莲纹。掐丝珐琅器,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铜丝铆焊成图案,加填各种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最后磨光成器。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在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日臻完善,成品多以蓝色为地,色泽晶莹,又被称为“景泰蓝”。

“景泰”是明代第7位皇帝朱祁钰的年号。

福寿吉庆纹缂丝椅披

这件椅披长133.5厘米、宽52厘米。椅披红地蓝边,由三组图案构成,图案中有寿瓶及花的纹饰。

双螭耳回纹玉杯

杯为青色玉料,呈青灰色,局部有酱色沁斑。直口,深腹,圈足。内壁光素无纹,外壁口沿处饰云带纹一周;外壁立体圆雕两螭龙为器耳,螭龙无角,头及双臂攀于杯沿,身弯曲成弓形,双腿蹬住杯壁,长尾状系蔓藤绕在杯腹。这种以螭为耳的玉杯明代多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玉“万寿富贵”纹执壶

青白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沁纹。体呈八棱扁形,附盖,壶口为子母口,束颈,斜肩,长腹,撇足。兽首吞流,流与颈间镂雕一螭龙相连,流底与壶胫部攀附一镂雕螭龙,壶柄顶部与壶口之间镂雕一螭龙纹。壶盖琢“寿”字纹及莲花纹,盖顶纽部琢透雕龙纹,龙纽下部与壶胫之间连一条由39个椭圆形小环组成的长链。壶口沿绘一周回纹,颈部绘莲花纹,腹部绘莲花纹和莲瓣纹,壶体两面分别篆刻“万寿”、“富贵”二字。

此件执壶为明代宫廷用器,是明代玉器中的精品。

素三彩菊花耳瓶

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

琉璃香炉

江苏南京市出土。庙宇供器。圆口微侈,两侧有长方形竖耳,圆腹,圆底,下有三兽首形足。腹部一侧中央镂雕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并以绿叶相衬,两龙戏珠穿于花叶之间,龙前绿框黄地方匾,阴刻“景泰四年正月”年款;另一侧中央饰一朵盛开的葵花,两凤相背立于花丛之中,两耳分别阴刻“□人张敬”、“匠人乔贵”。该器釉色以黄绿为主,色彩绚丽,镂空技巧高超。

宣德云纹铜熏炉

明代炼铜水平很高,产量及用量都很大。明朝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生产的铜熏炉,后代称为宣德炉,亦称宣炉。明宣宗朱瞻基认为当时典礼用的礼器与古制不合,下令工部查考秦汉礼器形制,并结合宋代官、汝、定、哥等瓷窑器物形制,更制礼器,供典礼及寺院用。宣德炉以优质铜铸造,造型古朴,端庄沉稳,款识隽永,以褐色、茄皮色、藏经色等为多,深得世人钟爱。这件云纹熏炉铜质优良,造型秀丽雅致,气势宏大,熏香效果极佳,并有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本版文图根据国家博物馆官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