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庄子养生主篇各章大意-順自然之理

(2015-03-03 08:45:39) 下一个
庄子哲学中,他建议要以逍遥遊为人生宗旨,而必要条件就是齐一万物。除齐一万物以外,如果要有安逸的生活,有健康的身心就是第一条件,所以第三篇就是养生主篇(在此,主的意思就是心灵与精神)。在此篇中,莊子以巧妙有趣的文笔与寓言故事论述他的特殊工夫:缘督以为经。也就是顺着自然之理,去维护肉身和培养心性,以下就是依照各章的顺序一一讨论:



(一)第一章是养生主篇的主旨,总结的一句话就是“缘督以为经”。不追求无谓的欲望与心思〖原文: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不为人定的善惡价值而喜怒〖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惡无近刑〗,一切随自然之道而行事〖原文:缘督认为经〗,是最好的养身心与生命方法〖原文: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盡年〗。

(二)第二章是以庖丁解牛为例,大意是:庖丁在屠殺全牛时,操刀的切割声与骨肉分开时发出的声音,其节奏有如古时聖乐一般和谐〖原文:合于桑竹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他顺着牛骨间的空隙轻松地將整隻牛分解,他的一把刀用了十九年都不更換。故文恵君说:“看到你的解牛方法,我可以悟出养生之道了”。此章可以说是“为惡无近刑”之例,虽然庖丁的杀牛聀业骯髒,而且为人不恥,而庖丁並没有如佛教所教诲的放下屠刀的罪惡感,卻进一步使切割声有节奏,增加生活的艺术性。並且在十九年内,他的屠刀仍如新刀,也显出他的聀业技术的高超。庄子教我们虽聀业是卑下血腥,但庖丁將此工作节奏化,亦可以有艺术人生。

(三)在第三章中,莊子以一位独腳之人为例,虽仅有一隻腳,卻能安然生活。可見善养生者与善处世者,不怨天尤人,一切顺自然之道则可,仅求内心平静。虽受刑而独腳,但不责他人,只認为这是天的行为〖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如此勇敢地活下去,全靠内心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在第四章中,一隻野鸡自由自在地在草泽中尋食,但是不幸被捕而餵养于笼中。虽然吃喝不愁,但是精神不爽〖神虽旺、不善也〗。养生之道也是如此,顺自然则其心灵可以欣然自得。庄子推崇不受人界欲望与心思的约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虽然每日勤勞,但心性愉快。

(五)在第五章中,庄子以老聃之死为虛構之故事,秦失告诉他的弟子,老聃的对生与死都採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原文: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如此则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扰乱我们的心灵〖安时而处顺〗,假如我们不愁生死,则我们的心身自然健康〖哀乐不能入也〗,心中不悬掛著生死之谜,就自然解决我们心中的大疑问了〖古时谓之帝之悬解〗。

(六)在第六章中,莊子以“脂盡火传”说明我们的生命都有穷盡的时候,养生之道在顺自然而不为活多久去烦恼。在此章中,莊子只用“火传也,不知其盡也。”告诉我们人生都如燒燭脂一样,都有燒完的时候,而燭脂並不知道自己快烧完了,只是他人將火种留下再接着燃燒而且。莊子就是告诉我们:善于养生的人、不注重形体,而宝贵精神。我们应该像燭脂一样,即使將要烧完,自己也不知、也不憂愁。要我们忘卻死亡,心情健康度此一生。





〖结论〗

总之,庄子建议我们要一切顺其自然,就是修养我们身心的最好方法。在第一章中就希望大家可以缘督以为经,则可以养生、可以全性。再以庖丁解牛为例,庖丁在割开整隻牛时,刀顺着牛骨间的空隙就很快他剖开牛了,此例就是告诉我们顺着自然的话,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章以独脚者不怨天尤人旳心情,一切顺天命、順自然的道理就可以安逸了。再以一隻野鸡在田泽中觅食,则可以优哉遊哉地生活。再以老聃的人生观告诉我们:顺天而来,顺时而去则可解脱了人生的大疑问。最后以燭盡火传为例,劝大家以“不知其盡也”的心情度此人生便可。

由此养生主篇,我们可以看見各章都有此共同特点,就是莊子建议我们要顺自然之道而修养心性、並借此心性或精神而立足于此纷乱的世界中,自己的肉身则以“不知其盡也”来处理。不过,笔者認为在此煩忙的廿一世纪中,一切几乎自动化的社会中,自己锻炼肉身仍是必要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