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好学不倦与学礼于周的孔子(1-35岁)

(2014-08-26 20:09:55) 下一个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西元前551年,死于西元前479年。先世是宋国貴族,因政变而逃至鲁国。因为孔子的一生对我国影响甚大,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今将童年与青年孔子年谱列于下,以供參攷:

1岁@公元前551年或魯襄公22年:孔子生于春秋时之鲁国,即今日之山東省曲阜城。

3岁@公元前549年或魯襄公24年:父亲孔纥(字叔梁)去世,由母亲一人养大,生活艰难。

10岁左右:常与隣居兒童摆祭器,学祭礼。〖史记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10+岁,十多岁时:孔子之母亲去世。(注:史记中並无清楚记载孔子母亲何时去世)

15岁@公元前540年或鲁昭公5年:立志努力求学。〖论语为政篇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7岁@公元前535年或鲁?公7年:鲁大夫孟厘子告诫其嗣懿子与敬叔一定要向孔子学礼,因为孔子是圣人的后裔等语。在孟厘子死后,孟懿子与敬叔就向孔子学礼了。

19岁@公元前533年或魯昭公9年:孔子娶妻。妻为宋人亓官氏之女。

20岁@公元前532年或鲁?公10年:生一子,名鲤。
同年、孔子派作委吏,管理仓库。〖孟子万章下篇有“孔子嘗为委吏”〗

21岁@公元前531年或鲁昭公11年:孔子派任为乘田,管理畜牧。〖孟子万章下篇有:“嘗为乘田矣”〗

25岁左右(史记中无年龄记载):鲁南宮敬叔建议鲁君:与孔子一起去周朝学习礼仪,鲁君同意,就给了一辆车、两匹马、一童仆出发。在周天子处学礼。

30岁@公元前522年或鲁?公20年:孔子從周室天子学礼后返鲁后,门下的弟子就日益增加了。〖史记中亦记曰: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31岁:自周返鲁后,广收弟子。孔子打破当时古代的惯例,不仅收贵族的子弟为学生,而且收贫穷的弟子为学生,他的有教无类,仍然是今日教育的典范。〖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无诲也”。〗他的有教无类,有意无意地建立了一个在当时新的“士”的階级,故打破古代階级不平等的惯例。而且他也是率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学生。

35岁@公元前517年或鲁?公25年:鲁国发生乱事,孔子跑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有一次,孔子和齐国的荣宫长讨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他非常专心地学习,在学习的三个月,吃飯时連肉味都吃不出来。由此可见孔子的好学不倦是自己以身作则。〖即论语述而篇之: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由他的童年与青年的経历,我们可以对孔子作出下列的结论:

(1) 在童年时,他常和隣居兒童摆祭器、学祭祀。对兒童而言,此是一种特殊的遊戏,由此可知,孔子從小就注重礼节,所以在儒家哲学非常注重孝道。

(2) 因在他十五岁前,父母双亡,他的好学不倦都是出于自动自发,並不是靠父母的督促。所以他後来自豪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由此可见,一个人若是自动自发的努力求学,则效果最大。由父母逼的好学,仅仅是成绩好而已。

(3) 因为他是注重礼节之宋国贵族的后代,而且從小就注重祭祀与好学不倦,得到当时鲁大夫孟厘子的赏识,並且告诫他的两个兒子懿子与敬叔一定要向孔子学礼。以今日之术语可以说是有贵人赏识与暗中相助。

(4) 在廿岁与廿一岁时,他曾管理过仓库与畜牧。大概经过考验,南宫敬叔才建议鲁君:他与孔子一起去周天子处学习礼仪,当时的孔子大概是25岁,以今日术语可以说是到周朝留学,並学成归国。

(5) 在三十岁时,回鲁国后,孔子就更有名了,同时他又广收学生。而且他收学生的标准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无悔也。”也就是说无论贫富都一律照收。

(6) 在35岁时,孔子学韶乐时,竟然是三月不知肉味,如此可见,他的好学不倦的精神是可以忘食的。他不仅要求学生好学不倦,並且以身作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今留 回复 悄悄话 多谢指教
化外人 回复 悄悄话 “先世是宋国貴族,因政变而逃至鲁国” - 似不妥。易于理解成“先世因政变失败而离宋”。

建议改为“先世是宋国貴族,因宋国内乱而逃至鲁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