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5-05-02 20:04:34)
最近刚刚回了趟北京,不免又再次受到中国文化的洗礼。一般来说,我是很喜欢中国的东方文化的。但正如任何古老文化一样,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有争议的东西。比如说:中国人讲究中庸,做事适可而止,无论做什么事,都强调不能过分,其中包括学习。而西方人却讲究向自己的极限挑战,超越自己。我想如果李娜大姐适可而止的话,那么她就不会有今天的的成就了;如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15-04-26 20:35:34)
随着祖国的渐渐富裕强大,来往于中美之间的华人也越来越多,回国飞机上见到的国人面孔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我感到异常亲切,感慨祖国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时常感到尴尬,烦感中国人的一些小聪明,恶习。这不,排在我前面登机的这位老兄就是这么一位。他一人先排队,等快排到登机口了,才挥手让抱着孩子的老婆加入他,于是他老婆抱着孩子,越过两道隔离绳子,直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2015-04-25 22:42:04)

今夜惊闻汪国真去世的消息,感慨万分。他是我学生时代最喜爱的大陆诗人。记得那是台湾作家席慕容的诗给我们洗脑的时代,我就想我们大陆也该有这么好的诗人。然后就出来了汪国真。最开始时我是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他的诗的,那股清新隽永的风格,富于哲理的诗句,美妙的音律,一下就打动了我。他的诗没有朦胧诗那么诡异,和其他现代诗相比,他的诗更重视音韵的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八)写作练习:从身边写起
就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样,写作也是离不开练习的。人的大脑好像一台超级电脑,能够同时产生并处理大量的观点和信息。然而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必须一句一句话地说,一字一字地写。怎样把脑子里同时产生的大量信息按合理的顺序逐一说出来,写下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训练的。我想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需要向别人解释一件复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六)学习写作的次序
有些人认为,学习写作应当从学习用词开始,再学造句,最后是作文。我认为这种顺序是错误的。写文章时用什么词,造什么句子应当是根据行文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刻意追求的。刻意追求使用成语,“鲜亮”的词,以及各种夸张的比喻是不会写出好的作品的。当大师们都在尽量用朴实的词汇,恰当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三)情景创作:生动的描写与真实的感情
那篇文章的最后又提到magnifythemomentandshownottell。这些无疑都是写作中最重要的功课,也是最应当提倡的。但文中举的例子却不得要领,容易误导人。这个例子是这样的:
“要求:magnifythemoment1)Thepizzawasdelicious.就是在文章中不能直接写出pizzawasdelicious,要描绘出一个状态,让读者感觉到pizza太好吃了。这就是shownottell。儿子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最近朋友给我送来在文学城里流传的一篇关于教小孩学习写作的文章,这篇文章是summercamp所作,让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读过后,发现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和我对写作的认识有矛盾,觉得大有问题。
那篇文章是一位家长根据某学校从四年级开始的写作班的教学大纲和孩子的练习,作业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写的。里面提到,学习写作应当从学习单词开始,然后是特殊写法,成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14-01-13 13:15:06)
由于家庭的影响,再加上我贪玩,我小学期间没读过几本小说,语文不好。上中学后,特別羡慕那些文笔好,能出口成章的同学。轮到自己写时,就跟便秘似的,千言万语憋在肚子里,就是挤不出来,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出来一点,也总是干干巴巴,晦涩难懂,气味难闻,连自己看着都觉得对不起读者。可忴我们的语文老师们,不但得捂着鼻子看我们制造的垃圾,还要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14-01-11 12:31:05)
儿子今年十八岁,再过两周就要搬进大学开始大学生活了。回顾在当父亲的十八年中,我做过太多的错事,不是一个好父亲。我和儿子的性格,爱好相差甚远,在一起时的冲突,矛盾很多。在他努力学习做我的好儿子的同时,我也在挣扎着学习做个称职的父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我儿子在一点点教我如何作他的父亲.可当我终于慢慢学会时,他却已经不在乎了......
我上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14-01-09 15:37:36)
前几天一个朋友在微信上晒他老家的照片,一片远山下一个小山村,一条乡村小路上一架老牛车,几间茅草屋边几株红月季,那景象让我向往不已。我从小就羡慕那些能把一片青山,一条绿水,一块农田称为家乡的人。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各种人造的呆板建筑当中。从平房,到楼房,从这座楼房,到另一座楼房。我们从来不敢管任何地方叫家乡,一是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