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插隊憶往 - 衣食住行

(2013-12-13 13:37:34) 下一个
插隊憶往 - 衣食住行

本叟當年屬於"老三屆",是指六六,六七,六八屆的初高中畢業生,這六屆畢業生全國大概有一千多萬,絕大多數都"被"上山下鄉了。本叟同另外九個小哥們兒(都來自北京男六中)被發落到山西朔縣福善莊公社下水生產隊。

說這山西省根據經緯度由南往北分成四大地區,晉南,晉中,晉北,雁北。朔縣屬於雁北,離著名的成于北魏時期的雲崗石窟一百多公里,另一個著名景點,五台山也不遠。其實這些都是後來慢慢知道的,那時候誰還有閒情逸致去游山玩水呀!

當年是乘火車半夜到達縣城,連夜坐牛車奔赴生產隊,距縣城四十多華里,揺晃了大半夜才到下水村,進村才知道另有十個來自北京女九中的小"姐們儿"已先行到迖。不知上面領導是如何作想,十男十女的混搭分配,是考慮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還是為了我們以後的終身大事著想?不知是大家都出自男校或女校,之前鮮於男女交往,還是因為年少無知,情窦未開,總之最後是辜負了領導們的"苦心",沒有任何成雙成對。

說一說這儿住的房,吃的糧,著的裳,走的梁。住的房子是真正的"就地取材"。用當地的黃土曬製,比燒製少了點溫度,因此不能稱為磚的土坯及鋸樹成木的木頭建成。本叟很佩服當年為建築系"土木"專業起名的人,真是抓住了建築的實質。屋內睡的床,這裡叫炕,亦由土坯盤成,內有煙道,與堂屋做飯灶台相通,那邊做飯,這邊的土暖氣就工作了。

主食為玉米,高樑,碾磨成粉,蒸之而成"窩頭","人血饅頭"因高樑面紅而名。又因連麩帶糠一起,極粗糙,吞之極易刺痛喉嚨通道。配菜乃是醃製的胡蘿蔔,圓白菜,一年四季別無他選,大倒胃口。當年重活之下飢腸轆轆,又盼吃飯,又怕吃飯。

說到吃喝必得說到拉撒,每戶的院落之西南角都有一半人高土牆圈起來的稱為"茅樓"的地方,內有一直徑兩到三米深約一至兩米之大坑,便是屋主便溺之處。既有私隱曝露之危又有墜落之安全隱患。本叟每次如廁都戰戰兢兢,更何況那幫可憐的小女生了。

至於穿,知青們都是自己從家裡帶來的衣服,倒是沒有多大改變。因冬天極冷,當地老鄉人人一身光板羊皮祆,毛在裡,皮在外,既擋風又禦寒。本叟當年也"訂製"一件,真的極暖,就是味道有些羊羶,倒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啊!

行呢?兩條腿,好一點的坐牛車,誰家要是有一輛自行車,那簡直比中了狀元還稀有。況且一年到頭,終日與土為伴,去那儿啊?也沒有真正的路,一眼望去,綠的是莊稼,黃的是土路。
東雲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