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国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样新鲜美丽,但很快就会枯萎消失。只有拾起来并风干保存它们才能留芳久远。
个人资料
AprilM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时候最爱吃糖

(2014-02-07 18:54:28) 下一个
小孩都爱吃糖。现在的小孩想吃什么糖没有?家里肯定有糖果,书包里可能也少不了,到哪儿都会有人给你糖吃。就连银行,餐馆,公司等地方都有免费的糖果给人随便拿。除了糖以外,各种甜食就更丰富了,简直躲都躲不开。公司里一个月要吃好几次生日蛋糕,至于是谁的生日,那是最不重要的。小孩吃糖吃到糖尿病泛滥,大人就更别提了,每天算着食物里的含糖量过日子,一不留神就吃过了。现在的糖是白色毒药,哪还有什么吸引力?可我小时候就最爱吃糖,那时的糖没现在好,可对我来说就是人间美味。
自打记事起我认识的糖都是最便宜的,连糖纸都没有的水果糖,一分钱能买两颗。之所以用“颗”,而不是北京人习惯的“块儿“,实在是因为这种糖太小了,太简单了。有一回我不知道从哪儿捡到了一分钱,就带着弟弟立马飞奔到附近的小副食店,塹着脚尖把一分钱放到柜台上。然后我们俩准确地一人摸到了一颗水果糖并迅速地放到了嘴里。整个过程我们跟本看不到柜台上面,完全凭感觉做着每一个动作,居然功夫熟练,准确无误。那时我和弟弟都还在上幼儿园,还不会唱”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那首歌,所以不能怪我俩贪财。
我从三岁起就开始上全托幼儿园了,一星期六天。每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一一早就又被送走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到幼儿园附近就开始哭,不是那种讨人厌的号啕大哭,而是委屈的流泪和小声抽泣,最能赚人同情的那种。父母为了安慰他们自己的“狠心“,后来一到幼儿园就往我口袋里塞水果糖,告诉我上幼儿园才有糖吃。这回是带糖纸的水果糖,一分钱一个的那种。我当时居然”有糖便是娘“,对幼儿园也不再恐惧了,后来想想其实就是习惯了。
我第一次接触到牛奶糖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还是在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见我总吃水果糖,就拿出她自己的牛奶糖显摆。为了让我相信牛奶糖更好吃,她不惜损失一块糖让我尝到了更好的美味。从此我对糖的品尝水平上了一个等级,开始向往牛奶糖了。家里的水果糖已经不再让我满足,我开始提出要牛奶糖,尤其是在拿糖作为交换条件的时候。看来一个人腐败起来很容易,只要让他尝到更好的美味,然后用此牵着他的鼻子走就行了。当然这要看能走多远,可能还需要曾加更多的美味来让他走得更远。
在幼儿园里只能吃自己带来的糖,不管多少吃完就没有了。幼儿园里是没有甜食的,除了吃饭时偶而会有的糖包,糖花卷等。为了让我带去的糖能维持一个星期,我常常只能舔几下就得再用纸包好留到下一次享受。越是快到周末了我的供应就越是紧张,有时候只能断顿儿,等到周末回家以后再补充给养。其实不能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朝夕相处,很难隐瞒私有财产。星期一,二还能自己吃自己的,后来就开始找别人共产,当然是共别人的产。结果自然是大家都变成贫农,一起熬过周末前的苦日子。
到我离开幼儿园以后,父母就不再每个星期一给我糖了。想想也能理解,交易不存在了,交换条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这时候我弟弟还在上幼儿园,父母还得买糖,他每个星期还会有糖。而且可称为奇迹的是我弟弟有时居然能在星期六,我从幼儿园的班车上把他接下来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糖来给我吃。他说是自己留给我的,不知道是真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共产来的。反正我承认他比我厉害。
再后来父母还是会买糖给我们,常常是他们下班吃完晚饭以后发两块糖给我们。但因为晚上吃糖对牙齿不好,所以拿到糖以后我们不许吃,只能看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吃。你说这不是磨人吗?对两个只有几岁的小孩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残忍。父亲说如果我们当晚把糖吃了他就不再相信我们了,以后就可能没有糖了。因为第二天早上我们醒来后父母常常已经去上班了,是不会记得给我们发糖的。为了长久地得到糖的供应我们一直守法,居然没有犯过规。这样的经历为我们长大以后学会控制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插一点题外话。有一次在YouTube 上看到给几个美国小孩做试验。每个小孩都被单独带到一个房间里,面前摆着几颗棉花糖。有人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耐心地坐五分钟并能不碰这些糖的话,五分钟后他们就能得到更多的糖。但无一例外地每个小孩都最终吃掉了至少一个棉花糖。有的是一上来有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糖塞到嘴里,有的焦急地等了一会,但还是忍不住吃了起来。有的小孩盯着那几个糖,做着各种动作,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希望能熬过这几分钟,但最终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一个糖都没动。可见糖对小孩的诱惑力有多大,可见当年我和弟弟多有忍耐力。
后来大一点了,手里有时就会有几分钱。一般我都会用来买糖。有时候运气好还会碰上售货员多给我一块,然后我就会为得到这点小便宜高兴一整天。有时候也会买点其它的小甜食,比如果丹皮,四分钱一根。还有大米花,不带糖的四分钱一大包,带糖的就贵了,同样是四分钱却只有细长的一小包。买哪一种往往要取决于我当时是又馋又饿还是只要享受。享受的话我就买少但是贵的。还有一种像美国圣诞节到处都有的candy cane,那时我们叫拐棍糖,也是四分钱一根。我可以吃好久,因为很容易掰成小块。现在谁吃这种糖呀,买来也是都挂在圣诞树上了。因为好多小甜食都是四分钱才能买到吧,我常常要为攒到四分钱而努力,有时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有时我也会好长时间都没有钱买糖,实在馋了就偷吃家里的白糖。每次吃都希望妈妈看不出来,但次数多了就瞒不住了。不知道是可怜我还是真的没看出来,妈妈从来都没有因为我偷吃白糖而骂过我。
再长大一些,我吃糖的口味就更挑剔了。牛奶糖我最喜欢上海的大白兔,奶味重而且软,香甜无比。巧克力只喜欢纯的,不是那种带巧克力味的。但因为巧克力太贵了,我自己挣钱以前没吃过多少。再有就是各种软糖,像高梁怡那种的。还有关东糖,好吃但难嚼,不过吃起来很过瘾。我的老家有一种原味麦芽糖也很好吃,我爸有一次带来一大块,我们做了好多花生糖,切成小块吃了个够。后来我一直对花生糖和芝麻糖情有独钟,就是忘不了那一次吧。还有一种杂拌糖当年在北京也很流行,就是各种奶糖,水果糖混在一起卖,价钱相对便宜。我和弟弟每次分糖的时候就会一人一块地挑,当然是挑自己最喜欢的了。
人一长大了吃糖的胃口也大了。小时候一毛钱买五块奶糖就很满足了,有时候人家给我六块我都要高兴死了。大了以后就不一样了,常常一斤糖买来两天就没了。最绝的一次是我们四个好朋友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由考分最高的买了两斤牛奶糖,然后我们边吃边聊直到一个都不剩。其实在高考复习其间我们就这么干过好几次了,几个人一起熬夜复习功课,谁都不想做饭,就买来奶糖当饭吃。我们还美其名曰直接吸收,省得肠胃把饭先变成糖再吸收。上大学以后终于有自己支配的钱了,糖和其它甜食都没少吃。女孩在一起最享受的就是边吃零食边聊天。我终于发现我吃糖的水平居然算高的,也许我的同学们在家时都有人管,不像我自由自在,一口气吃掉一斤糖居然没人阻止。坏习惯养成以后确实不好改,断断续续跟了我一辈子。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 sweet tooth,直到看见美国人吃甜食才发现天外有天。我终于承认自己其实不爱吃甜食,至少跟美国人比不算真正的sweet tooth。一方面是年岁大了,知道吃甜食的坏处,谁会傻到整天往自己嘴里灌毒药呢?另外也是真的吃够了,好吃的太多,把胃口吃倒了。小时候对糖的那种渴望再也没有了,虽然有时也会大吃巧克力和其它甜食,但多半是由心理压力引起的,与享受无关,往往吃完就后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猫姨 回复 悄悄话 那我是太有忍耐力了, 把舍不得吃的零食放到坏掉, 西瓜烂掉,都是几年才能一得的珍贵稀有美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