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芝麻烂谷子

记些陈年往事,也有旅游看到的.一乐也.
正文

为徐基泰鸣不平

(2015-10-08 13:32:38) 下一个

屠呦呦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但她不是中国的两院院士。在世界上认可而在中国不认可,起码到2015年十月四日还没被认可。奇怪吗?

今年六月七日国内变压器行业的泰斗徐基泰去世了。也是八十五岁,也是身体十分不好,也不是院士。和屠呦呦比,好的是当过劳模和得过五一奬章。不如的是连院士候选人的提名也没有过。

搜得一篇以“84岁的徐基泰走进会议室,XXX立即起身扶他入座,协助放好拐杖和绿布口袋。...”开头的题为“电力装备进化史”的文章中指出“徐基泰,'中国变压器领域的邓稼先',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的创造性装备研发。”。这篇文章还指出“1979年底,徐基泰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学习交流4个多月,被外方总设计师称赞为'真正的专家'”。

就是这么一位行业的泰斗,从未被提名为两院院士的候选人,反尔是前面提到的XXX是“上一年度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在徐基泰频死时工厂有了技术难题不去问XXX而要问弥留的徐基泰。谁有真本事?我想行业中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不提名'中国变压器领域的邓稼先'为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潜规则?

初识徐基泰在1968年夏,为低频变压器事到隔壁的变压器厂请教。他十分和气地与我们讨论,耐心地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他1930年出生,1952年交大电机系毕业后在上海电机厂工作,1966年上面一声令下就隻身迁到西安。1968年他已是厂里的真正技术权威,我们厂里有变压器的技术问题也去找他。

八十五岁了,除在原来的工厂当顾问外,还在给许多单位当顾问。不是掛名的,是实干事的。今天飞这里明天飞那里,一人行沒人陪。见这么个老人独行,机?的工作人员不肯放行。为此,每次去机场都把以前的登机牌带上,以证明自己一人坐飞机没问题。

今年四月底听说他病危了。20日时还一切正常,22日感到不适。去医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生命只剩下几个礼拜。公司急电他儿子来把他接回上海治疗。

其实近年来很多人劝他退休回上海,他不肯。说每年医院都为他体检,身体没问题。劝多了,就说再等三年,等他的变压器专著完成就回上海。劝他把书带回上海写,不同意。说离开了西安的工厂写作的灵感就没有了。

当得知生命已到尽头,他十分衝动。他不是为马上要撒手人寰而衝动,他是为为什么不再给他三年让他把专著完成而衝动。

短暂的衝动后他开始交代后事。家里的事少,变压器事多。工厂不断有人来探视。名为探视实为临终前的最后求教。病情急转直下,不到一个月已虚弱得不能讲话。此时他只能以笔代嘴来解答工厂的求教。最后通常的麻醉药已无法控制他的疼痛,他在全麻中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未能完成自己专著的永远遗憾。

迁到西安后他过了近五十年的候鸟生活,只是年节时回上海和家人做短暂的团聚。他以厂为家,以变压器为亲人。这个厂对他好不好?我看来也好也不好。

他老婆孩子在上海,很长一段时间老婆没有正式工作。六七十年代时他的工资虽比我们高上一倍,但除去寄去养家的那一部分后留下的生活费还不如我们多。他过着单身宿舍办公室的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吃住全在工厂。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的食堂什么样。他有严重的胃病和其它疾病,但也只能买回宿舍用煤油炉烧烧软再吃。他和另两个工程师挤住在一间单身宿舍,他盖的是没有布面的棉花胎。每到上下班时在厂区门口都可看到穿着再生布工作服夹着饭盒的他蹒跚地在人流中。

为了解决分居问题,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有理论有实际,是变压器的权威。上海交大要他,但工厂不放。工厂的技术人员也联名写信挽留他。放了他,工厂的技术问题谁来解决?他智商高,子女的基因自然不差。生活在两地分居的家庭,子女缺少父亲的帮助,在文革后未能进入大学。

后来工厂总算在老宿舍中分给他一个单间。套间房中的一间,厨厕公用。再后来工厂为他雇了一个家属工,帮给他烧饭打扫卫生。现在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哪个不是又新又大的房子住着,到临终离开西安时他还是在厕所是老式蹲坑的那一间。

对恶劣的生活条件他从未抱怨。他认为不错了,反是旁边的朋友为他鸣不平。


庸猫于2015年10月8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