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
正文

在英国和爱尔兰的两周

(2016-07-08 12:21:58) 下一个

昨天晚上不到九点就上床睡觉了,然后凌晨三点多就醒过来,躺到五点多,实在是无法再入睡,就起床了。打开露台的门来到后院,在这宁静的晨曦里看着后院的花草。前天夜里才从英国回来。英国虽然和这里只有七个小时的时差,看来还是影响了我的正常作息。两周的时间,没有给后院的草坪和盆花浇水,已经有部分草坪变黄了。那些盆里种的一年生的花草还好,可是显然也渴极了。所以昨天一早起来,就给这些花浇水,晚上太阳落山后,又浇草坪。现在经过一夜,感觉草坪和花都恢复了生机。昨天剪了院子里的一些月季,雏菊和其它随便开着的花,插在花瓶里,放在饭厅和厨房里。还洗了衣服,熨好;中午做了咖喱鱼,然后下午去健身房跑了四英里。我很高兴又回到自己的家,恢复平静的生活。

   

去年就计划去英国参加这个会议,所以在今年四月初收到组委会的通知我组织的panel被接受以后,就开始订机票,和酒店,以及计划要去的城市。会议只有三天,而我将它延长至两周的假期。

伦敦

先飞到伦敦,住了三天。六月底的伦敦,风雨交夹。虽然去之前看了天气预报,但还是没有想到会觉得这么冷。整个旅途中,最有用的就是一件短风衣和雨伞,非常应伦敦的文化和天气。

因为事先买好了伦敦 pass,所以这三天就主要看pass 所涵盖的景点。喜欢Hampton Court, 在伦敦的郊外。好大的一座宫殿,后面连着花园。而这座昔日的宫殿里,我最喜欢的是那个皇家厨房。午餐就在厨房所附的咖啡厅里点了牧羊人派,烤土豆和草莓蛋糕。都是高热量的食物。在旅行中,我不愿对饮食严苛。在厨房的礼品店里。我买了一块tea towel。

西敏寺大教堂里看到那么多名人的墓碑或纪念碑石。乔叟在这里,达尔文在这里,狄更斯也在这里。以前看过的书的作者,我在这里和他们的墓碑相遇。

伦敦塔很宏伟,但我觉得有些阴森。伦敦眼,议会大厦,大笨钟,白金汉宫这些电视中,书中看过的地方,我都在这三天中一一走过。觉得这阴雨的天气反而最适合看这座古老的城市。

去了贝克街看福尔摩斯的故居纪念馆。外面排着长长的队。英国侦探片是我这两年看得最多的节目。觉得英国人写侦探小说写得非常好。也许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太拘谨,反而把想象力都倾注在侦探小说和戏剧中——生活总是要有出口的。也去看了莎士比亚圆形剧场。当然这是后来重建的。而原址就在后面的一条街上,上面建着两座普通的公寓楼,只在地上铺了一块黑色的弧形大理石,上面刻着 The Globe,旁边一盆绣球盛开着火红的花,陪伴着这寂寞的遗址。

    

博物馆只去了大英博物馆和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但也只是走马观花。其它的博物馆都来不及去。我知道这些地方都需要花大块的时间看,这是我这次旅行不可能完成的。我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伦敦以后一定会再来多次的。下次一定要去大英图书馆,那里收藏着金刚经。我爱这古老的城市,厚重,深远。

在伦敦的这三天,正是英国公投脱欧。前一天,还路过一个投票站,空荡荡的,没有看到投票的人。第二天上午,我在想,不知公投结果如何。到中午的时候,在地铁站就看到了报纸的头条,公布了结果。而我看旁边匆匆而过的人流,与昨天无异。

巴斯

从伦敦坐火车到巴斯大约一小时四十分钟。喜欢坐火车,很慢,几乎每个小站都停,令我想起年少时在国内坐的绿皮火车。来巴斯主要是想看郊外的巨石阵。又是阴雨天,一大早在巴斯市中心的大教堂前等着去巨石阵的游览车。一个小时的车程。记得计划这次旅行时,我在世界风情里看帖子。一位网友提到不来巨石阵是个遗憾,但来了,也觉得不过如此。我当时想,那还是不要留遗憾吧。所以就把巴斯加在行程里。在这么宽广的一片田野里,突兀地立着一堆经过搭建的巨石,沉默地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而后人在揣测着祖先建造它们的目的。

巴斯的市中心有很多古罗马时期留下的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罗马浴场了。本来以为这里只是当初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没想到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场所。里面至今还有温泉流淌,蒸汽令浴场的内部烟汽缭绕。

巴斯的圆形屋也是著名的历史建筑。也在市中心。这座建筑目前还有实际的功能,有人家居住在里面。

在巴斯的感觉和在英国其它的城市很不一样,或者说不象英国,更象在欧洲大陆。我很庆幸选择了来这里看看。

   

利物浦

坐火车从巴斯到利物浦要转两次车。在Bristol 转火车的时候,看到很多人穿着雨靴,上面沾满泥水。带的行李都是帐篷之类的。当时不明所以, 为什么画风忽然变了。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当地有一个露营摇滚音乐节,因为下雨,营地非常泥泞。

我参加的会议在利物浦大学。基本没有时间游览这个城市。和很多工业城市一样,城市有一点脏和乱。当然这里最有名的是披头士乐队的纪念馆和那个巨大的红砖教堂。站在这座教堂前,令人感到震撼,并不是来源于宗教的,而是那种工业化的气息。是的,这座教堂带给我的就是工业化的气息。

都柏林

从利物浦去爱尔兰的首都去都柏林,先坐火车去威尔士的Holyhead,再从那里坐船去都柏林。我喜欢这样慢慢的旅游,路上看到很多风景。火车穿过威尔士的绿色田野,成群的羊安静地吃着草。隔着窗玻璃,看到雨丝在空中飘着。

非常喜欢在都柏林住的旅馆,是由一座老庄园改建的。不在市中心,可是坐公车就可以到了。一条河流穿过这个城市,主要的景点就在河畔,分为教堂区,城堡区和博物馆区。步行都可以走到,当然坐公车也可以。特别去参观了爱尔兰作家博物馆。Jonathan Swift, Bernard Shaw 等都是爱尔兰人引以为傲的作家。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来到他们的故乡,看他们用过的打字机,眼镜,和散落的手稿。

在都柏林,还参观了 Trinity College的图书馆,里面珍藏者 Book of Kells, 圣经的绘本,小牛皮的质地,上面有彩色的插画,我对那些插画的工艺很感兴趣。图书馆里的Long Room 也对游人开放,在这褐色的古老的镶嵌着木墙的藏书室里,人不由得融入这静穆的气氛里。

   

这就是我住的那家旅馆。作家博物馆的照片取自网络。

在St. Patrick Cathedral 里也看到Jonathan Swift 的大理石半身像,他作过那里的 dean. 在教堂里,还有供游客临拓的小型宗教浮雕。我拓了下面的这一幅,是很有意义的纪念。

     

                                                                     (Jonathan Swift 的大理石半身像取自网络。)

卡迪夫

最后一站是卡迪夫,威尔士最大的城市。从都柏林坐船回到威尔士的Holyhead,再坐火车到卡迪夫。这里最著名的是卡迪夫城堡。重建的城墙曾经在二战时期做过人民躲避空袭的防空洞。参观城墙的地道时,里面用二战空袭时的噪音做背景音,地道的两边贴着战时的宣传海报,例如如何躲避空袭等。我走在里面,庆幸自己到目前为止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地区。也去看了卡迪夫的国家博物馆,里面展示着卡迪夫城在历史上的变迁,如何成为今天的摸样。在威尔士,所有的路牌和站名都是双语,英语和威尔士语。在一个小书店里,还买了一本英语和威尔士语辞典。在卡迪夫,最喜欢的是去了当地的一个市场,里面的一个个小摊位卖着本地的各种传统食物,物美价廉。又在这个市场里买了一块 tea towel, 上面是威尔士地图。

   

(卡迪夫城堡的照片取自网络。)

我完成了为期两周的英国和爱尔兰之旅,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对这两个国家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我很高兴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和去的那几个英国和爱尔兰城市相比,这里和大自然更接近一些。我慢慢收拾着家,回想着那两周的见闻,心里充满平静。

 

写于2016年7月8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