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中原汉语中的北方诸族语言成分2

(2007-03-08 10:30:14) 下一个
"公"姓诸生
在孔子的七十七个弟子中,含"公"字的姓氏有九种、人数则达十一人之多:"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公皙哀字季次";"公伯缭字子周";"公西赤子华";"公孙龙字子石";"公祖句兹字子之";"公良孺字子正";"公夏首字乘";"公肩定字子中";"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箴字子上"。此外,《史记》还说:"黄帝者,……姓公孙"[30]。因此判定这些含"公"姓氏的族源,对于中原古族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汉字"公",有"祖父"、"男士"、"雄性",和文化层面的"公正"、"无私"等意义;古代姓氏中的"公",看来与这些语义是无关的。有人说,"公孙"是"公之孙","公伯"是"公之伯","公祖"乃是"公之祖",这大概都是些无稽之谈。我们可能还是应该从语音上来寻找它们的族名之源。
从字形上来看,"公"与"瓜"有相象之处;但是"公"和"瓜"究竟是否相关?或究竟如何相关?从文字考据的角度来说,是颇难求证的。然而,"瓜"可以衍生出"孤"和"狐"等字;我们也若将"公"作"乌"、"兀"、"斛"、"纥"读,所有含"公"姓氏[31] 与北方诸大族族名的关联,倒是一目了然的了:

"兀者":公祖、公肩、公车、公仇、公畴、公季、公甲、公建、公坚、公期、
公旗、公綦、公之、公朱、公仲、公子、公族、公左;
"回纥":公夏、公甫、公房、公父、公翰、公何、公户、公扈、公华、公为、
公巫、公务、公右、公玉、公阅;
"乌孙":公孙、公山、公上、公申、公慎、公胜、公献、公襄、公行、公宣;
"纥奚":公西、公皙、公师、公施、公石、公士、公思、公息、公析、公绪;
"曷萨":公沙、公若、公帅、公索、公叔、公休、公输;
"斛律":公良、公林、公刘、公留、公旅、公牛;
"纥突":公涛、公佗、公德、公都、公堵;
"巫马":公孟、公明、公罔、公文;
"呼延":公冶、公言、公羊;
"阿巴嘎":公伯、公宾。

据此,"公"的读音为"乌"或"兀",不失是个普适的归纳和成功的猜想。对传统的观念,它或许也会形成某种挑战,例如"黄帝"既姓"公孙",也必是"乌孙氏";而"乌孙氏"很可能就是"爱新氏"[32]。这无疑揭示了"中原民族"与"通古斯系"是有着深度渊缘的。至于那种"乌孙"是"印欧人种"的说法,则本来就是没有什麽根据的。

"?"氏诸生
孔子弟子有五人的姓氏含"?"字:"?耕字伯牛","?雍字仲弓","?求字子有","?孺字子鲁","?季字子产"。
一般认为"?"字即是"冉"字。其实,它是"内"或"南"的别写;这个说法可能较少质疑,因为"楠"字,亦是作"?"写的。"?"从"泥母n",读"纳"、"奴"、"粘"、"囊"皆可。"?耕"、"?雍"、"?求"、"?季"等,可能与女真姓氏"粘葛"、"纳合"、"纳吉"相关。而"?孺"则可能是蒙古语的"太阳"nar,或naran("纳兰")一字。
除上述含"?"诸姓氏外,诸弟子中还有"南宫括字子容"和"壤驷赤字子徒"者,另如商王"南庚","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者。这些"南宫"、"南庚"、"壤驷"、"南子",以及古代姓氏"淖盖"和"淖齿",当然都是"?耕"和"?季"等的变音或异写。传说中Nakuz("?耕"?)是蒙古民族祖源氏族之一[33];而Nagy("?季"?)又是现代匈牙利头号大姓。

"颜"、"燕"、"原"氏诸生
在《同源字典》中,王力先生曾就"安"、"焉"、"恶"、"乌"四字的同源性,进行过充分的论证[34]。"安"、"焉"(an),与"恶"、"乌"(a、ak、al)间的音转,本与n和l间的谐变有关;这种谐变出现在字首,就有"南"和"兰"之通;发生在字尾,则是"安"和"乌"之转。《魏书》人名"张焉豆伐"[35],《北史》记作"张乌豆伐"[36],就说明"焉"和"乌"是音通的;这也是我猜测"焉耆"即"兀者","安息"即"乌孙"的依据。an和al间的变换,在北方诸族语言中表现得更明显,"金"字在通古斯语既作"按出"(an-chu),亦作"阿勒楚"(al-chu);反之,山名"阿尔泰"(al-tai),亦作"按台"(an-tai)。
"颜"(ian)与"焉"音同,常作"安"(an)读;基于上述的音转讨论,它当然也可以转读作"乌"或"兀"(al)。因此,孔子的五名"颜"姓弟子的姓氏:"颜回"、"颜无"、"颜高"、"颜哙"、"颜何",可能就是族名"乌护"、"护骨"、"回纥"的转音,而"回"、"无"、"高"、"哙"、"何",则是"东胡-鲜卑系"氏族名后缀"古"、"骨"、"纥"、"胡"等。
孔子的另外四名学生:"颜幸字子柳","颜祖字襄","颜之仆字叔","燕?字思"的姓氏"颜幸"、"颜祖"、"颜之"、"燕?"等,显然就是通古斯族名"爱新"、"按出"、"奄蔡"、"安息"。另一名"原宪字子思"之姓"原宪"当是"元宪"或"兀宪"[37],或即"乌孙"之异写。
按此分析,孔子的"颜"(含"燕"、"原"等)姓诸生,可以分成"东胡-回纥" 和"东夷-爱新"两系,而这些学生又多为"鲁"、"卫"人士。称"鲁国"及周边地区为"奄地",或许与诸多"颜"姓部落聚居在那里有关。

"高柴"、"后处"
仲尼弟子中有"高柴字子羔"者。"高"字可能不是读作gao或kao,而应该是读作ghao、khao、hao或ao的;事实上,由"高"字衍生出来的"蒿"、"镐"、"毫"、"豪"等字,也都是读hao的。如是读来,"高柴" 和另一名学生"后处字子里"之姓"后处",都应当是"兀者氏"无疑了。
求得"高"字的读音,也识得了先秦文献中的"高辛氏"的族源,它显然就是通古斯系的"爱新氏"或"乌孙氏"。今商丘南二十余公里处,还遗有地名"高辛镇"[38],从种种方面来看,"高辛氏"都是"商族"的核心部落。在《左传 昭公元年》,有这样一段记载:

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沉、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

此中,"金天氏"当是"爱新-阿巴嘎氏";"阏伯"即是"阿巴嘎";"实沉"就是"息慎";"允格"和"台骀"则分别是通古斯-满语的"哥哥"和"弟弟";"玄"字意"黑",它可能是通古斯语"黑"字"萨哈连"的缩音,"玄冥师"可能就是古已有之的"萨满"巫师。
"子产"姓"?季"("纳吉"),是个通古斯系的姓氏。他对先世的传闻掌故颇有了解,一段短短的答辩,竟包容了通古斯民族的丰富信息。从这些对话也可发现,春秋时代的中原诸国民众,除少数知识分子外,都已不通祖语了。

"任不齐"、"宓不齐"、"罕父黑"
这三个姓氏可能与族名"阿巴嘎",和变自"阿巴嘎"的人名"阿保机"[39]等有关。波斯文献《史集》在谈及元蒙时代的"钦察"部落时说[40]:

……乌古思称他为"钦察"(q(i)bjaq)。这个词由"合不黑"(q(a)buq)一词派生来。"合不黑"为突厥语"空心树"之意。所有的钦察人都出自这个幼儿……

q(a)buq就是"阿巴嘎",《金国语解》中亦作"呵不哈",余大均先生将其译作了"合不黑";如将q(i)bjaq译作"阿巴察"或"阿保机",可能要更准确些,而蒙古人将其译作了"钦察"。这段记载告诉了我们,"阿保机"的确是"阿巴嘎"的变音;元蒙时代的"钦察"部落是说突厥语的,他们甚至连"阿巴嘎"的"天"意都不知道了。这个音变也可能在北方诸族的自中原出走前就发生了,先秦历史中有很多中原人士名"伯齐"或"不齐"者,它们大概都是"阿保机"的缩音。
"任不齐"就是"阿保机","罕父黑"则是"合不黑";而"宓不齐"可能是"宓羲 阿保机"之缩音。


"卜商"、"伯虔"、"步叔乘"、"邦巽"
"卜商字子夏","伯虔字子析","步叔乘字子车","邦巽字子敛"四人的姓氏,可能与出现于不同时代的"白羊"、"拔野古"、"伯岳吾"、"巴牙兀惕"等北方部落名有关。
韩儒林先生说"伯岳吾"出自"伯颜"[41],即满、蒙两语中的"富人"一字;然而,这个言之有理的说法也有可质疑之处:族名产生于远古社会,难道那时的人们已经穷富贵贱有别了吗?《史集》是将"巴牙兀惕"列在"迭儿列勤 蒙古诸部落"中的,我以为"迭儿列勤"就是"朱里真"(即"女真")之异译,它们的先祖应是"通古斯系"民族[42]。

这个氏族后来在欧亚草原上播散得很辽远。据八-九世纪的西方记载,南俄地区出现过一个凶悍部落名Pechenegs("伯虔"?),匈牙利人称其为Bes(h)enyo("卜商"、"步叔乘"、"邦巽"?),阿拉伯文献则记之为Bajanak("伯颜"?),它们可能就是后来的"钦察伯岳吾"部。从这些欧亚草原上的"流",我们可以回溯它们出自黄河流域的"源"。

"漆雕"
孔子有三名姓"漆雕"的弟子:"漆雕开字子开"、"漆雕哆字子敛"、"漆雕徒父"。《说文》说:"雕,琢也";又说:"琢,雕也" 。因此"漆雕"的读音应该是chi-tiu或chi-teok,即"赤狄"(chi-ti)之音。
不少人是用对颜色的崇尚,来解释"赤狄"和"白狄"这些部落名的,而不多有人去正视它们的音源。其实,"高车"又名"赤狄"[43],女真人也有"赤盏氏"[44],匈牙利有Csarszar氏,中亚则有地名Chirchiq;而蒙古氏名"博尔济吉",西域族国名"薄知"、"白题"、"跋提"等[45],又与族名"白狄"可相比照。这些远离汉地的相关族名、姓氏、地名的存在,都否定了那些用"赤"、"白"之义,去猜测这些部落"尚红"或"尚白"的说法。

"施之常","石作蜀"
"?狄"是个重要的氏族,北齐名人"?狄干"是被称作"鲜卑老公"的[46]。唐代漠北"思结"部,元蒙时的"失吉"氏,入主近东的"塞尔柱人",可能都是"?狄"之裔。古代西域的"瑟底痕"[47],现代中亚的Sazagan、Shazhagay、Shizhaga等地名,想必都是"?狄"部落徙居之遗存。
孔子弟子"施之常"和"石作蜀"的姓氏"施之"和"石作",大概就是"?狄"。有趣的是,据公元491年安提俄克城"约翰"的记载,有一个名叫Sigizan的Hun人,曾服役于拜占庭的军队[48],Sigizan显然就是"施之常"。

"仲由","宰予"
"仲由"和"宰予",可能与族名"昭武"有关。
从北魏、隋唐起,西域河中诸邦王族皆属"昭武九姓",据传它们都是来自河西"昭武"地方[49]。唐末敦煌西有"仲云"部落,据说是"小月氏"的遗族[50]。"昭武"和"仲云"可能都是"西戎"之裔。
今南俄地区的"楚瓦什人"(Chuwa-sh),是Hun人的后代;楚瓦什学者认为Chuwa是从Savir、Suvar、Suwar等字演变来的[51];而"楚瓦什语"又表现出许多不同於"突厥语",而类同於"鲜卑-蒙古语"的特征。这提示了我们:"楚瓦"与"昭武"、"渠武"、"仲云"等,都可能是族名"室韦"之转音。

"司马耕" 
仲尼有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者。
一般以为"司马"是从官衔转化来的。司马迁在《自序》中,却从未说过因祖上当过"司马"官,而袭了这个"司马"姓。在他的先人的名字中,除"错"、"靳"、"昌"、"宪"、"谈"等外;还有"蒯聩"、"昭豫"、"无泽"等,它们显然是"护骨"、"昭武"、"兀者"转化成的人名,太史公的家族,看来也是有着"戎狄"的血统。
人名"司马耕"、"司马迁"、"司马靳"、"司马昌"、"司马谈",与族名"悉万斤"、"悉万丹"、"悉泯健"[52]、Sarmatae[53]("萨尔马泰"),地名Samarkand("撒麻耳干")等如此音似。我想,汉姓"司马"、"西门",胡姓"泣伏"、"乞伏"、"石抹",匈牙利姓氏Szima等,可能都是族名"悉万"之变译。

"原亢籍"、"孔忠"
"原亢籍"、"孔忠"是两个弟子的姓氏;孔子本人也叫"孔丘",与"孔忠"很相似。"原亢籍"可作"元亢籍"或"兀亢籍",急读即是"王籍"或"弘吉";我想"孔忠"和"孔丘"同样也是"弘吉"的转音。这个后世著名的蒙古氏族名"弘吉剌",竟也是先秦中原人名。《夏本纪》记载:"帝不降之子孔甲"。"不降"当是"伯颜",而"孔甲"自是"弘吉"。

"曾参"、"曾虔"、"颛孙"、"曹恤"、"左人郢"
"曾参"即"曾子",是孔子最亲信的弟子。
"曾参"、"曾虔"、"颛孙"、"曹恤"和"左人郢",很可能就是远古时代的"颛顼氏",或后魏的北族"长孙氏"[54]。唐朝在西域所设置的府州之名,若干竟与它们惊人地相似,例如:"迟散"、"乞施献"、"骑失"、"奇沙"、"据瑟"、"遮瑟"等。迁徙中亚的东北亚族名,应是这些地名的源音[5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