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专业医生,但对防病治病有兴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学习,多蒙恩惠。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阴阳五行,我的看法

(2018-10-29 00:08:59) 下一个

与有点儿闲网友商榷。

阴阳五行理论是否对中医中药极端重要,还是让我们来看具体例子。

板蓝根(或板蓝根+大青叶)治疗感冒和流感效果很好。尽管没有严格的大规模统计数据作证,但我和我的很多家人亲友经常使用,效果满意。我们根本不信阴阳五行,用板蓝根时不询问中医。引发感冒和流感的病毒种类很多,板蓝根的有效性提示板蓝根可能有广谱抗病毒性质。本坛非常严谨认真的网友dudaan 多次提到国内用板蓝根治疗带状疱疹,效果不错,佐证板蓝根抗病毒的广谱性。我没有仔细查看用板蓝根治疗带状疱疹的病例报道和研究报告,但我相信是有效的。医生和患者使用板蓝根,不是运用阴阳五行,而是根据它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性。我也相信,发现板蓝根可以治疗感冒流感不是人们根据阴阳五行找出来的,是老百姓和中医在实践中用试错法发现的。如果我这个猜测不对,请用事实指正,先谢了。

事实上,很多效果神奇的草药方子,是民间实践的产物,不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产物,使用这些药方,也不需要阴阳五行的理论指导。10多年前曾经很红的中成药,进入美国临床II期实验的“仙灵骨葆”,据说原始药方就是来自贵州山区的苗族,估计与阴阳五行没有多少关系,用仙灵骨葆治疗骨折和骨头断裂用不着懂阴阳五行。

屠呦呦提纯并证明了青蒿素的抗疟疾功能。她是从中医医案中受启发,用现代西医西药的办法获得的成功,与阴阳五行没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相信她懂阴阳五行。青蒿素的成功,不是中医理论的成功,而是在中药医案的启发基础上,西药研究方法的成功。青蒿入药治疗疟疾,也基本与中医理论无关,是行医实践,尝试,试错的结果。屠呦呦来美国时,她的翻译也是中医研究院的,还是我太太的前老板。我太太80年代中期之前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他们研究中医中药不管什么阴阳五行。大体方法就是审视现有药方及其疗效,查考医案,根据效果,做各种实验,验证药效,想办法用新的组合,或改变成分提高药效。与阴阳五行中医理论几乎不沾边,除了实验对象是中药,实验手段和方法是西医那一套。但发表论文时,可能会扯几句阴阳五行,以示高深。

在现代,对大多数疾病,西医已经有了很好的诊断和分类,所以中医院里的中医大夫,治疗疾病时大多用西医病名。比如糖尿病,中医已经通行采用糖尿病这个病名,在实用中消渴症的说法极少有人说了。当然,有些病西医治不了,有些病,西医连合适的名称都没有,好的中医可能会做出正确的诊断,加以治疗。我与中医的交谈中得知,好的中医之所以好,不在于他们懂阴阳五行,而在于他们受中医一些没有明确定义和内涵的术语/概念(比如,阴虚,寒热,等等)的启发,他们自己根据实践,悟出不同的症状群,而且知道如何观察症状,什么症状群有什么合适的中药去治疗,于是他们成为好中医。至于特定的症状群要归入那个概念范畴,则有相当的随机性,因为那些中医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内涵,好中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他们理解中医概念之间的差异,比西医之间理解西医概念的差别大得多。要叫他们明确说出那些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他们就讲不清楚了,但可以给你举例,或叫你去查古典医书。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中医的概念和术语,一定要与症状群相联系的原因。给出定义是很难,但建立与之对应的症状群和身体状况相对容易。庸(中)医就知道说说中医名词和术语,却不清楚应将病人归入什么症状群,不清楚相应的药物。我认为,正确的归纳出病人所属的症状群,就是你说的中医诊断,与阴阳五行没有多少关系。一个由西医转为中医的大拿,担任中医科主任的医生告诉我,一是要熟悉知道寒,热,邪等概念的临床表现。他的老师就是在坐诊时具体告诉他,这个病人属于什么症,那个病人什么症,他自己慢慢领悟整理。二是要背药方及其对症。这也就是上面说的概念与症状群对应,并用相应的药方去治疗,与阴阳五行没多少关系。

现代西医对疾病诊断分类的巨大进步,极大的减轻了中医正确诊断的负担。我认为,一个不懂或放弃使用阴阳五行的中医,如果他能够看懂和明白病人给出的西医诊断和检查报告的确切含义,加上他自己对病人的询问和观察,对大多数疾病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其实好的医生,不管中西医,都会仔细询问和观察病情,绝非中医特有。另外,近几十年来,中国用西医的方法和手段,在研究中药药理方面飞速进步,这两者的结合,使得不懂中医理论而知道怎样用中药比以前容易很多。记得大约在1981年左右,上海有个奇才,不是医生,他说服了几个老中医,他分别跟着单个老中医一起坐诊,记录他们各人的诊断过程、结论、和用药,然后归纳总结,编制程序,建立他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初级阶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对后续病人,输入病人的各种诊断参数,如脉象,舌苔,精神状态,何处疼痛,疼痛指数等等,用他的专家系统开药方。并与那些老中医对同样病人的诊断和药方相比较,据称基本相同,只是药方的强度有时偏弱(考虑安全因素?)。这说明,不懂阴阳五行的程序编制者,如果能指导计算机正确地划分症状群的分类,并知道对应的药方,计算机也可以做出大体正确的诊断并开出正确的药方。该报道登载在当时的《解放日报》或《文汇报》上。

我外婆是中医,医术很好,我儿时在她家里生活了5年,她从不提说阴阳五行,我不认为她懂阴阳五行,她解释治病方法也不用阴阳五行等理论。我追问她治疮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她回答,师傅教的,不知道为什么(参见: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236/201304/15785.html )。这没有妨碍她成为当地的名医。我亲眼目睹,每年疾病高发的夏季,从早到晚,客堂间(侯诊室)里满是病人和家属,她忙的不可开交。我上小学的路上,会经过治疗同类疾病的另一个中医,却发现病人很少。

当年的77级学生,曾经在中医学院学习过的本坛名医说过,当时他们中医学院的学生要老师解释那些阴阳五行,温,湿,寒,邪之类的中医概念,那些老师怎么也说不清,学生极为不满。我的记忆中(不知是否有误),他说学生甚至闹着要罢课。但他又说,毕业之后,他们经过实践,逐渐领悟,用中药治病,效果良好。在我看来,原因是他们那些学生很聪明,不满足于用一些自然现象的类比来界定概念,而是要求概念的清晰,和概念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这正是中医理论所欠缺的。他们的悟性高,通过医疗实践建立了与概念对应的症状群,而且知道什么症状群用什么合适的中药去治疗,成为好中医。估计他们的老师,讲述中医概念时,与症状群的联系不够,又给不出清晰的内涵或定义(这确实很难,尤其是对古人采用的概念),自然无法讲清楚。无独有偶,我上大学后,有一个省中医学院的77级学生,暑假时与我交谈抱怨,说他们的老师无法讲清楚中医理论和道理,

传统的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哲学,但是糅合了古人对人体的一些认识和猜测,想必对推动当时医学的发展有正面的作用。可是,当时那些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和猜测很多是含混不清,片面或错误的。条件受限,不能责怪古人。哲学有可能对医学发展有帮助,也有可能阻碍。但哲学不能取代医学,医学必然是与症状紧密联系,注重实际细节的学问。

因此,学习中医中药,用不着去学那些连中医学院的老师教授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古典阴阳五行理论,那不是成为一个好中医的必要条件。重要的是正确分辨不同的症状群,熟悉与症状群对应的西医疾病诊断和分类应该会有很多帮助,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能做到,就不会是庸医,就可以成为好中医。如果能够知道和熟悉各种中药药理,各味中药的相互影响和对应的症状,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化学、等等,那就更好,更可以运用自如,成为高手。中医胜过西医的地方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针灸,可以医治很多西医棘手的疾病,西医在这方面望尘莫及;另一个是千百年来积累的大量中草药方剂,很多药方价格低廉,疗效极佳,是巨大的宝库。至于阴阳五行学说,我的看法,在医学领域中早已落伍,还是扬弃革新为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