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大陆影片走向世界 英文片名如何推敲

(2016-12-24 08:19:22) 下一个

 

谁叫咱是“刚丝”来着?隔着浩瀚太平洋,仍喜欢冯小刚导演的作品,上次《老炮儿》莅临多伦多,我们没有错过。这回《我不是潘金莲》(以下简称《潘金莲》)来袭,我们又去捧场。

 

订票时上Cineplex院线网站搜索,发现影片改名为“I am not Madam Bovary”,“我不是潘金莲”改口成了“我不是包法利夫人”。

 

片名往往集中概况反映影片内容,属于诉求性语言,具有商业广告宣传推销的特征,要求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盖如此,《黄飞鸿》在国外发行时没有直译为“Huang Feihong”,而是模仿好莱坞名片“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改名为“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借船出海”抓住了观众的荷包。

 

考虑到国外受众缺乏背景知识,《潘金莲》也没有直译为“I am not Pan Jinlian”,而是试图搭《包法利夫人》这趟车,招徕外国观众。然国情不同,阅读兴趣也不同。以英美文学为例,中国读者熟悉的作品如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伏尼契的《牛虻》等在北美知者不多。同理,中国读者知晓的《包法利夫人》在北美也少有人读过。因此,把潘金莲说成是包法利夫人在推销影片时讨不了什么乖。另外,潘金莲和包法利夫人虽都与人通奸,但两个人物背景故事也有不同。更主要的是,李雪莲是小镇开餐馆买牛骨汤的中国乡下妇女,“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自她口中而出,不符人物身份。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李雪莲没有读过福楼拜的小说,也不知道包法利夫人是何许人也。也许,该片可译为I am not a Slut (我不是荡妇),或者干脆抛开小说原名,根据电影的主题情节另择片名。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老炮儿》的英译名“Mr. Six”。不同社会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系统。在美国,Mr. Six是2004–05年出现在电视广告上的老头,秃顶满脸皱纹,着燕尾服戴宽边眼镜,形象滑稽。把《老炮儿》译成Mr. Six可能使美国观众联想到电视上那位搞笑的老头,似乎难以提起观众对影片很大的兴趣,不如原译名Fading Wave (潮汐退去)。好莱坞有重拍西部片《真实的勇气》(True Grit),该片中的独眼警长科格伯恩满嘴粗口却行侠仗义,是真实勇气的化身,兴许借机把《老炮儿》译成Hutong Grit (胡同硬汉)或 Beijing Grit(北京硬汉)更贴切,更能吸引观众,

 

总的来说,这些年中国电影的英译有了显著进步。就我们看过的影片来说,有些片名译得不错,以前那种死译的做法不见了踪影,英语表达也更地道。例如,《分手大师》直译成“The Breakup Guru”,梵语guru使人联想起无所不能的大师,更具戏谑色彩,更切合影片内容,《非诚勿扰》意译为If you are the One(如若你是意中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意译成Finding Mr. Right(寻找如意郎君),《七月与安生》意译成Soul Mate(灵魂伴侣),《唐山大地震》意译成After Shock(震余)都比较契合影片内容,也比较容易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

 

同时,中国影片片名的英译也不乏改善空间,如《1942》译为Back to 1942(回到1942年),感觉不吸引人,没有反映出影片描绘的震撼历史画卷。另外,《煎饼侠》译为Jian Bing Man也欠妥,大概译者想借影片《蝙蝠侠》(Batman)的东风,但国外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大概会猜出影片讲的是一个什么人(man),但不知道Jian Bing是煎饼,就是知道也不明白《煎饼侠》讲的是什么一个故事。

 

近年来,中国电影逐渐走出去,进入全球市场,影片翻译是个必须时时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片名的翻译,因为片名是吸引观众的第一印象,要让对方心动进而手动,必须仔细考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耕之人 回复 悄悄话 每次看到评论中各种不同的争论,反映出华人的智慧所在!只可惜,不少人没有把这种才华用在本民族的发展上面,实在为这些人的才能感到悲哀!藏龙卧虎,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藏龙卧虎 回复 悄悄话 大陆电影走向世界是真个世界人民,文化的灾难的开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