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俄罗斯之声:中国应该“告别革命”吗? 2013-02-27 08:06 来源:大公网 有0号: T|T

(2013-02-27 12:12:51) 下一个
俄罗斯之声:中国应该“告别革命”吗?
2013-02-27 08:06 来源:大公网 有0人参与
收藏 打印字号: T|T
  大公网2月27日讯 据俄罗斯之声中文网报道,昨日该网站刊文讨论在中国国内是否应该告别革命。“革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成了中国学者和网民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再版引起轰动。俄罗斯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认为,热议“革命”是对中国当前正经历着的复杂时期的一种反映。
  现在许多人又不约而同地想起了90年代中期著名自由思想者李泽厚和刘再复的《告别革命》一书。这本哲学政论谈话录当时能成为畅销书,也反映出改革之初相当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当时自由派分子大力支持改革开放政策,赞成中国融入世界政治经济空间。他们在思想上拒绝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并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事件的暴力革命道路。虽然在90年代中期批评《告别革命》一书的人不多,但是主流仍是尽量不要动荡和革命而主张改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工具不是暴力,而是进行政治对话、达成社会共识。用李泽厚和李再复的话说就是,“要告别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以及一切革命”。
  20年过去了,中国这些年发生了难以令人置信的变化。然而革命问题再次搅动中国知识界。二月末中国有影响的博源基金会举办了“中国能否告别革命”座谈会。
  座谈会上也想起了托克维尔的忠告:革命经常不是发生在百姓生活状况每况愈下之地,而是发生在收入虽在不断增长但依然赶不上民众厚望增长速度的地方。同20年前的李泽厚和刘再复两位学者一样,大多数座谈会参加者反对暴力以及用暴力砸碎旧社会,而是主张改革和改良。例如,中山大学荣剑教授就说:“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这个意义上的反革命者”。
  然而当前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如此之多、如此复杂,人们的政治思想分歧如此之大,以致并非所有人都做好了“告别革命”的准备。现在有许多人公开呼吁比较革命和改革道路之优缺点,比较革命与改革之“成本”,包括所付出的生命代价。一些中国学者引证100年前的事件作为例证,并指出有时革命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尤其当开始改革的执政阶层已经丧失改革意志、进而成为社会发展阻力之时。
  类似的情形在当今的中国似乎再次出现。今天的中国尽管从外表看上去繁荣昌盛、发展迅猛,但它正站在十字路口上。经济资源主要集中在可以获得政治资源的少数人手里。政治和经济垄断滋生出诸如“权贵资本主义”,导致社会财富不公的分配机制、日益严重的社会分化、腐败和道德败坏、民众不满情绪的增长以及各种抗议活动日益频繁等现象。
  即使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的文件中,问题的尖锐性已被描述为“是关乎国家和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因此一些人建议不要“害怕革命”,要推翻“必须告别革命”的“假命题”等等。另一些人则认为要把“好革命”与“坏革命”分开。一些学者则问道:现有体制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吗?
  现任领导人称,中国不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谁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是不是现在正在走的路?走这条路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制度性问题?现在恐怕谁也无法下结论,”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指出。座谈会的最后结论:在某些情况下中国根本不能“跟革命说再见”。
  有可能,许多自由派学者之所以呼吁对新革命前景进行思考,是为了让执政阶层 更大胆地改革现有政治体制。
  另一方面,讨论这种敏感话题不能不异常谨慎。要知道,中国上世纪已经出现过不少动荡。对将来不得不花很长时间才能收拾的烂摊子进行预测没有危险吗?总之,中国今天的确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借鉴历史经验对正确分析和预测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不无益处。
关键字: 中国 告别革命 自由派
责任编辑: 方乐迪
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