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劇的沿革與名稱來由

(2005-09-05 13:44:47) 下一个
我國戲曲劇種中,除了京劇被稱為國劇,己全國普遍外,在地方戲中,越劇是比較重要的劇種,但越劇的歷史卻很年青,從「落地唱書」到今天不過一百五十年,而正式正名為越劇,則在民國廿八年秋,距今祇有六十二年。 清咸豐二年,正值洪楊之亂,民不聊生之際,浙江紹興府嵊縣南鄉馬塘農民金其炳創造了一種用來沿門乞食的曲調,叫「落地唱書」來維持生活,在年關前後,三三兩兩沿村唱書求食,所唱內容以叫順流(唱吉利話)為主,唱到最後是:「東唱西唱家家唱,正月頭尾更要唱,粽子年糕水千張(荳腐)隨便多少喜洋洋。」以乞求人家的年糕粽子而渡年關,後來發展到在茶館或市上廣場裡放一案桌,桌前貼上曲藝人名字,藝人在桌後說唱,但並無樂器伴奏,祇用冊板作為節拍,并伴以尾聲,所唱內容也改以民間故事為主,由於冊板敲起來的聲音的的篤篤,於是就稱它為的篤班了。 這種形式出現以後,部份唱得好的演員,如魏朵梅,馬阿順等就放棄務農專職唱戲,他們琢磨唱腔,編出唱詞,伴以絲絃,加入簡單動作,開始邊唱邊做,但這都是在農村演唱,同時在桌後表演的。 光緒三十三年,落地唱書開始登台演出,藝人們用幾張方桌拼起來,或者在田野裡以稻桶門板搭台演出,併開始化裝和用小導具,的篤班自此被人稱為小歌班,形成了越劇的雛型。 民國以後,小歌班開始進入小城市,在紹興,諸暨,寧波,餘姚城廂演出,民國七年開始進入上海,當時全部是男班,主要演員除了魏朵梅等老一輩藝人以外,有相小泉(小生)劉金玉(花旦),此時演員己分生旦淨抹丑各種角色,後台也伴有二胡,鋼腿琴,三絃,由鼓板掌握節拍,並摻以紹劇的嗩吶,板胡,但不用大鑼大鼓,而以鏜鑼為主,配合演員動作。 演出劇目也由富於農村生活氣息的小戲,如賣青炭,賣婆記,養媳婦回娘家,小尼姑下山為主,並增加了古裝傳統劇目,如碧玉簪,琵琶記,特別應該提出的,是白玉梅,王永春參照說唱,演出了梁祝哀史,後又經相小泉,劉金玉對該戲的十八相送,樓台會兩段作了進一步藝術加工,梁祝就成了越劇的招牌戲了。 五四運動以後,社會上大力宣揚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梁祝一劇正好適應了這個潮流,越劇也在上海立住了腳跟。 民國十二年,王金水在嵊縣施家嶴組織第一副女子文戲科班,參加科班的有施銀花,屠杏花,趙瑞花(後在上海時人稱三花)沈興妹等二十餘人,同年進入上海,假男子文戲場子升平舞台演出,但成績不佳,在此期間,施銀花創造了四句七字的「四工調」與移植來的弦下調,尺調,同成為越劇的主調。 民國十八年,王金水的班子解散,嵊縣黃澤成立了第二副女子科班,接著崇仁,后山各地也成立了女子科班,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魏素雲等一批三十年代的越劇名演員,都是這些科班所培養,由這幾個科班合組為群英舞台,成立不久即開始在紹興蕭山寧波慈谿餘姚流動演唱,直到民國二十年,越劇進入劇場表演,群英舞台的徒弟己全部滿師,分散成很多戲班,其中以竺素娥掛頭牌的素鳳舞台在杭州振興國貨商場演出,姚水娟掛頭牌的越新舞台在大世界演出,後來素鳳舞台赴滬演出,以筱丹桂為頭牌的高陞舞台來杭,在城站電影院演出。 當時在杭州演出的劇目有武松與潘金蓮,投軍別窯,盜仙草(盜仙草是竺素娥的武生戲,竺也因此劇被譽為越壇蓋叫天),梁祝,盤夫索夫,沉香扇,全部都是從其他劇種移植而來。 素鳳舞台赴滬以後,在北京路老閘大戲院演出了「大堂認母」「毛龍吊孝」等劇,並由麗歌唱片公司灌了唱片,廣播電台也開始廣播女子文戲,不久抗戰開始,上海成為戰場,素鳳舞台也在炮聲中離開。 上海淪為孤島以後,租界人口猛增,畸形繁華,六館生意大旺(六館指戲館,菜館,旅館,賭館,煙館和殯儀館),加以江浙兩地許多學校,銀行,商店避入租界,原來在上海的寧波,紹興兩邦,及杭嘉湖蘇錫的富戶來租界避難,江浙籍成了租界中最多人口,更為越劇提供了發展條件。 民國廿七年一月卅一日,姚水娟的越升舞台在泥城橋通商旅館之禮堂開鑼,隔了半個月素鳳舞台回滬,在四馬路上海小劇場演出,並和紹劇同春舞台合作,由同春的吳昌順,陸長勝,七齡童,六齡童等男角,素鳳的竺素娥,袁雪芬,傅全香等女角共同在老閘大戲院演出了武松與潘金蓮,玉堂春等大型連台戲,可稱盛況空前。 四月起素鳳舞台轉到北京路貴州路大來劇場演出,中西廣播電台每天上午十到十一時播送該班的特別節目,至此上海大街小巷和附近縣市可以聽到紹興女子文戲的曲調。 七月底姚水娟與竺素娥合作,組成越呤舞台,擁有演員職員五十餘人,如商芳臣,來金仙,邢竹琴,,毛佩卿諸名伶均在旗下,真可謂名角如林,陣容堅強,在大中華劇場演出盤夫索夫,得到一片贊譽。 八月十日,天津路煤業大樓新開天香大戲院剪綵揭幕,首演越吟舞台之沉香扇,以後姚,竺合作演出了骨子老戲碧玉簪,梁祝,再生緣,鳳儀亭,越劇成了上海戲劇中除電影之外,最鼎盛之劇種。 此時大公報名記者樊迪民因報社遷渝,家屬又避居在滬,而來滬接眷,被聘任為越吟舞台編劇導演,樊青年時即愛好文明戲,先後組織過好多劇團,與鄭正秋,陳大悲共同演出兩年多,對戲劇頗俱心得,樊入團以後,化名樊籬,既與范蠡諧音,也有寄人籬下之意,接連編寫了很多劇本,其中「花木蘭」和「臥薪嚐膽」兩劇更合當時困居孤島觀眾心理,連演不衰,樊又改革了佈景道具,並排演啼笑姻緣,蔣老五殉情等時裝戲,京劇評論家蘇少卿在時代雜誌上著文揄揚。 花木蘭演出以後,英文大陸報刊登了姚水娟的花木蘭大幅劇照,上海各報紛紛著文贊譽,其中四張以戲劇為主的戲報,戲世界,戲劇世界,梨園世界,在花木蘭演出以後,一致堆崇姚水娟為越壇皇后,這一來震動了憑演香豔劇,又以皇后自居的筱丹桂,於是她也請了著名的文明戲導演關鍵出任編劇,希望也有出色的劇目與姚競爭后座,關鍵改名聞仲,又與文種諧音,於是古越兩大名相都進入越劇界。 民國廿八年一月一日,最早的越劇雜誌「越謳」在上海出版,第一期有姚水娟竺素娥邢竹琴三人口述的「馮小青」一劇之唱句白口片段。 由於越劇唱腔簡單易學,調子又通俗平穩,竟能與電影之插曲同樣在上海江浙流行,嵊縣離上海又近,風聞上海越劇走紅,嵊縣的越劇藝人紛紛組班來滬,在滬的越劇名角,又因互爭名位,各組新團,召來各地演員參加演出,到民國廿八年秋,上海就有十二個劇場專演越劇,計為竺素娥的越吟舞台在天香劇場。施銀花屠杏花的第一舞台在大中華劇場演出。姚水娟的水雲舞台在龍門劇場。筱丹桂的天蟾鳳舞台在匯泉劇場。徐玉蘭的東安舞台在鳳凰劇場。馬樟花袁雪芬的四季春班在大來劇場。王水花的瑞雲舞台在三民劇場。王明珠的越剡舞台在環龍劇場。趙瑞花的越陞舞台在通商劇場。 其他尚有如滬光,新風,鳴鶴各劇場也不定期演出越劇,各游樂場如大世界,新世界,先施,永安,大新,福安都有越劇場子,在上海這個彈丸之地,有這末多劇場演越劇,而且賣座卻都不俗,雖不能場場客滿,但也可稱座無虛席,可見越劇在上海的盛況了! 至此,越劇可說紅遍申江,每天各報都有介評,但這個劇種的名稱卻不統一,不論在各報的介評中,演出的廣告上,張貼的海報甚至各劇場門前的招牌,都各有名稱,有叫紹興文戲,有叫女子文戲,有稱小歌班,有稱的篤班,也有叫嵊縣班和女子紹興文戲以別於紹興大班,但稱越劇的並不多。 樊迪民為了統一這個劇種的名稱,根據李白越女詞中的:「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和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鋻湖五月涼」的詩句,和「東南山水越為首,而剡為面。」加上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沼吳復國,向姚水娟提出,要用越劇兩字為這個劇種正名,姚水娟聽了拍手叫好,說:「我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紅,越唱越遠。」一聯串說 了八個越字。 越劇這個名稱就在姚水娟在卡德大戲院登台的第一天,正式正名,樊迪民又在茹伯勛編的戲劇報上寫了一篇長文,說明正名的動機和意義,從此以後,各報章雜誌,各劇團也都以此名刊登廣告,張貼海報,越劇的名稱很快在全國統一了。 越劇這個年青的劇種,既是由說唱形成,所以受說唱的影響頗深,以後又多以京劇,紹劇為藍本移植,在內容,曲調和動作上,都俱有較大的京劇和紹劇的成份,進入上海以後,幾個重要的編導,多是話劇前身文明戲和電影的編導,於是更有了話劇電影的風格,成為歌舞,說唱,武打並存的戲劇,唱詞說白也儘量避免嵊縣土話,改為嵊縣腔的國語,使外地觀眾也可以接受和聽懂。 抗戰時期,越劇不但在上海迅速壯大,在內地由於江浙一帶的下江人退往西南,西北,越劇同樣也得到普遍的歡迎和發展,筆者所在的第十軍的鐵血劇團越劇隊,就走遍了三,六,九,四,七,等戰區,受到極大歡迎。 大陸易手以後,戲劇成了中共配合運動的宣傳工具,加以周恩來對紹興腔調,情有所鐘,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又傳說與袁雪芬不清不楚,越劇就在這幾位大佬的大力扶植下,更加蓬勃,配合新婚姻法的「梁祝」,韓戰的「信陵君」和魯迅寫的祥林嫂改編的「祝褔」,及文革後恢復古典戲的「紅樓夢」,不但在全國演出,而且拍了電影,文革前大陸各省市,包括新疆西藏。都有各自的越劇團,並常年演出。 但越劇必竟是地方戲,文革中,戲劇遭大砍殺,百花齊放變成八花(八個樣板戲)可放以後,各地越劇團也都紛紛解散,現在在浙江雖還有不少越劇團。但比較好的就是到台灣演出的小百花劇團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