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人生的第六笔储蓄--买房喽!

(2018-04-21 18:02:02) 下一个

女儿出生了。那是围着女儿转的两三年。

女儿出生在曼哈顿。当时我们住在一个老式、宽敞、自己门内有上下两层的公寓。离家不远就是东河边上一个堪称曼哈顿最好的儿童游乐场,相邻的是一个地势有高低、景致有错落的公园。我父母每天推车带孩子去那里玩,大人、孩子一起,顺带着也看河、看船、看风景。每个周末的一天,我一定带孩子去一次中央公园,另一天就去纽约大大小小的地方,包括世界一流的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也包括上不了台面的渡轮等。反正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

因为那个儿童游乐场真的是非常好,也因为周围环境称得上规整大气又不失自然,家里也住得宽敞,没觉得有缺什么,直到因为某个原因我们不得不搬家去了纽约的皇后区。在皇后区虽然也是租了不小的四室两厅,但总觉得并不比在曼哈顿时更宽敞。而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儿童游乐场,与原先曼哈顿上东城的几乎是天地之别,我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孩子,决心要给她一个自家的院子。

我对家里那位说,“我要买房。我要给孩子一个院子。”他问:“你什么意思?你用什么买?”我固执得不讲道理:“我不管,我就是要买。我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院子。”他叹了声气,不再说话。我知道,他会去做。

果然,几天后,他告诉我,要看房子必须先有车,他买了辆车。还记得他取车回来那天,正好我和孩子在街上走,他对着我们按喇叭,我对女儿说,这人干嘛,我们又没有碍着他!还是孩子眼尖,看出来开车的是爸爸。这是我第一次见着我们自己的车,我不认识!抱着女儿坐进去,一起跟去了车库。

因为既没有足够的钱买车,又想把手头的一点点钱留下买房子,车子是贷款买的,只付了500美金头款。接下来就是一边攒钱一边看房子。

朋友介绍了一位房产经纪人。第一次是作为教育性质的,各种式样的房子都看一个,懂得了什么是牧场式,什么是现代式,什么是维多利亚式等等。第二次才是正式看房,是针对我们具体情况挑选的房子。当时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每个周末都去看房子。记得就是第三次看房,我一眼就爱上了一个前院、后院都大,特别是后院有一条溪流的房子。快速看了房子内部,我就站在后院木阳台上,指着远处听得见水声的溪,对我那位说,“我好喜欢这溪。我要买这个房子。”他也指向溪流方向,但却是指的后院草地边沿与溪水相接那片陡峭的、完全是野生状态的地,说,孩子还小,这个地方太危险。我觉得这个理由无可辩驳,只能叹口气,放弃了。

我没有料到的是,我的心已经被这条溪、这块地俘虏了。第二天上班,坐在电脑前,睁着眼,听见的是溪流的水声,闭着眼,看见的是溪流的波光。我无心无力做任何事情,只能给我那位拨电话:“我不行了。我必须买那个房子。”谢天谢地,他说“其实我也挺喜欢的。那就买吧。”

这时距我们决定买房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我们手里积攒了一点点钱。看着有限的“头款”,我们去申请房价97%的贷款。估计是收入太低,没有获得批准,被告知最低必须付5%的首付。老天有眼,就在与银行来来回回的过程中,我们的积蓄达到房价的5%了!就这样,用我人生的第六笔储蓄,买下了我心爱的溪边陋屋。

说是陋屋,一点也不夸张,那房子真的是又小又旧。只是在我眼里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女儿对这房这地的喜爱丝毫也不亚于我,有故事为证。

故事一:还是女儿5、6岁的时候,记得一次爬梯回来的第二天早上,她坐在厅里的沙发上,环顾四周,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Their house is big. Our house is small. But I still like ours better.(他们房子大。我们房子小。但我还是喜欢我们的房子。)”我很理解她,因为我也是一模一样的感觉。 其实买房时是打算加层的。我相信是女儿毫不自卑的心态使我对要不要改造房子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虽然几经提起,我们两个懒人最终还是没有扩大房子。

故事二:这个可以当笑话讲了。那次女儿去一个小朋友家玩,回来后抱怨说小朋友家后院虽也够大,但什么也没有。我知道那家人家,房子很大,据说里面像迷宫一样会走丢;园子收拾得非常干净,除了该长的花草外,没有一根杂枝一棵杂草,更不用说我们家举目皆是的垃圾了。我告诉孩子,那是人家做得好,一个好的园子应该是这样的。可她还是不依不饶,坚持说那样的人家一点也不好玩。

故事三:那年回国探亲在上海的最后一天,姑姑姑父特意开车载我们去好远的森林公园游玩。女儿那天身体欠佳,精神不太好,玩得乏兴。回美后的第二天,我起床后发现女儿因时差关系已早早起来坐在窗前看风景了,她扭头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看来看去还是我们家最美。”我知道不是,但那一刻,这的确也是我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是一句已经冲到我嗓子眼的话。

故事四:女儿不知哪里听来美国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大多把房子卖掉换住公寓之类的,以求生活简单一点。她问是不是我们也会这样做。我说还没想过,也许会吧。于是她认真地告诉我,到时候房子不用卖,给她就行了,她很喜欢这房子。我嘴上说行,心里却在笑话她的天真无知。 不卖这房,我们拿什么去买公寓啊?

我深深体会到儿时游戏的场所是成人后最易被梦到的地方。我总预言说,女儿成人之后,这条溪、这块地,一定会常常走进她的梦中。愿这方水土不仅今日陪伴了她甜蜜的童年,美妙的少年和如花绽放的青春,而且还在将来带给她迷人的梦境


(我的人生储蓄系列到此就结束了。谢谢阅读!)

P.S. 也许真的是老了,近来有时会想到什么时候该搬去公寓住了。每每有这个念头,心中就一阵悲哀,一是舍不得这溪、这地,二是自嘲:离开了这溪,我还是溪边愚人吗?

 

更多博文

我的文章系列
美国大学AA平权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亚裔的何去何从
真的希望你过得好!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

我人生的第一笔储蓄 – 进了宝葫芦啊!
我人生的第二笔储蓄 – 教训啊!
我人生的第三笔储蓄 – 天上掉下个馅饼!
我人生的第四笔储蓄 – 反复归零!
我人生的第五笔储蓄 – 一笔最及时的投资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青岛人生活简单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