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前奏曲缪斯 ——纪念女钢琴家顾圣婴

(2013-09-30 08:59:18) 下一个
【转】前奏曲缪斯 ——纪念女钢琴家顾圣婴:http://music.douban.com/review/3694454

全文:

前奏曲缪斯——纪念女钢琴家顾圣婴

作者:宋逖   


作为一名松本清张迷,我要在40岁以后才能看到那部根据他的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点与线》,而20多年前在俄式建筑风格的铁道部图书馆里,我早就读了多遍那本薄薄的推理小说。据说松本清张当时是秘密地听着肖邦的前奏曲写出这部表达了时间的错合的推理名著的。而在我收集的几百张肖邦钢琴音乐唱片中,该从哪一张借出松本清张神秘诡奇的“点与线”的推理曲前奏呢?      

T•克拉芙琴柯是谁?在国内找不到一张她的钢琴黑胶唱片。我不知道在上个世纪50年代,她最出色的学生顾圣婴是否拥有一张T•克拉芙琴柯送给她的自己的黑胶唱片,或者,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或者北京的新华书店里,她的学生们是否能买到这个据说以弹肖邦著名的俄罗斯老太太的唱片?就像那个年代的古典音乐发烧友一样,买到苏联钢琴家里赫特、尼可拉耶娃的唱片或者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穿裤子的云》一样。      

既然无法弄到这位俄罗斯钢琴老太太的任何一张唱片来听,那么我们从她的学生们的唱片里“借出”她的肖邦也一样,她的那些即使到现在依旧著名的钢琴家学生们:刘诗昆、李名强、殷承宗、鲍蕙荞或者顾圣婴。但是依旧困难--要去买到一张任何她们的唱片。无论他们之中任何一人的在上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黑胶唱片都不可觅得,顾圣婴的一张由中唱公司出版的肖邦幻想曲的密纹唱片在易趣网上标价高达1500元人民币。也许T•克拉芙琴柯在那个年代开过几千场音乐会,出过无数张肖邦的唱片,但是在2010年的中国北京或者上海,你要是能找出一张,哪怕从旧货市场淘到一张T•克拉芙琴柯的黑胶唱片,那简直算是奇迹中的奇迹。尽管如此我依旧心存侥幸,固执地相信在她的学生们手中,会珍藏着有T•克拉芙琴柯亲笔签名的她的唱片,毕竟1988年T•克拉芙琴柯还曾经专门来到上海,拜访她的逝去的学生女钢琴家顾圣婴的父亲。我想她会不会为那位孤独的老人带来她自己的黑胶或者激光唱片呢?但是作为一名资深的业余俄罗斯古典音乐发烧友,我想我可能命中注定听不到T•克拉芙琴柯的任何一张唱片了,或者关于她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上海为她的中国学生们举行的私人肖邦教学音乐会的实况录像。对于这样的“错失”,作家曹利群先生将之形容为“被背叛的遗嘱”。   

同样,当今世界上出版了那么多肖邦的唱片,最少也有上万种之多,在中国光是那个“少年”李云迪的肖邦唱片就出版了好几次,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就是没有一张天才的女钢琴家、T•克拉芙琴柯当年最出色的学生顾圣婴的哪怕一张肖邦激光唱片。而她在60年代就出过最少3张密纹唱片。在中国的当代古典音乐史上,音乐界只为我们贡献了2位大师级的钢琴家,顾圣婴和傅聪。后者被称之为“远东的肖邦”,在上世纪90年代他的肖邦在国内的音乐爱好者们那里成为传奇。而前者,在60年代不到10年的演奏高峰后,在29岁的时候自杀。造化弄人,有的时候我想,也许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等不到一张顾圣婴的唱片了,她举行过几百场音乐会,也许会有几百盘当时的音乐会实况录像就这样永远沉睡在国家音乐学院的布满灰尘的地下档案库里。世界上也不会有人想到出版她的历史录音唱片。音乐难道真的是“被背叛的遗嘱”吗?那些上世纪60年代被她的演奏会激动的观众们差不多已经都到了暮年,而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有多少肖邦被丢失,有多少往日的青春和热情、革命和思念被锁进上个年代的沧桑清单呢?   

还好的是,我终于还是拿到了一部由周广仁教授主编的《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的纪念画册。2001年9月出版,只印刷了5100册。这差不多9年前“悄悄”出版的顾圣婴纪念画册(对于我这样的音乐界外行,事先还真的是没有从任何渠道听说有这样一本书出版,事实上,在见到这本书之前,我连顾圣婴是谁都完全不知道,尽管我这样的“肖邦迷”已经有了不下于几百张的肖邦钢琴唱片)。而且真正的“奇迹”是,这部售价高达150元人民币的书还“附CD 2张”。去年的一个深秋的下午,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对面的书店里,将这本已经出版了8年多的顾圣婴的书给买了下来,从书中抽出划痕累累(在我这样的正版唱片收集者,从来不买打口碟的发烧友看来,书后所附的顾的2张唱片的划痕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且这2张“珍贵”的顾圣婴的历史录音唱片完全没有用哪怕纸套来保护,我对着店员表示强烈地抗议,这样的CD哪能听啊,感觉就像几千个小孩拿着小刀在上面滑冰啊这个是,这本书我不买了。店员很淡定地对我解释,你要的这本书是我们从别的店里专门为你调来的,是最后一本样书。这本书早就卖光了,你想啊8年前出的书啊。要不给你打个九五折?这样的书我看以后也不会再版了。是的,看来这是我最后的顾圣婴机会了,我赶紧连折扣也没打,交完钱马上千恩万谢地走人。   

那些日子我正迷恋着俄罗斯钢琴学派,刚买来一套2手的“旋律”俄罗斯钢琴学校第2集套装。另外还听着一位1952年出生的俄罗斯女作曲家ALLA PAVLOVA的拿索斯套装,而我买的另一套荷兰“辉煌”版本的玛利亚•尤迪娜的套装又到货了。这让我根本无暇去听那有着最粗暴的伤痕的顾圣婴的2张所附CD。“她的琴声像流动的阳光/抚照过春天的田野和山林。”上海诗人赵丽宏为她的纪念集写的诗歌。我在唏嘘顾圣婴的命运的时候,也向往着她那个辉煌的上世纪50年代的钢琴家岁月。我在尤迪娜的钢琴声中,读着顾圣婴的纪念集,感到自己仿佛回到了50年代,我甚至想起了我童年的时候我的父亲第一次带我去铁道部邮局的情景,想起了我看到的第一套苏联邮票,或者是第一个5年计划的一套邮票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邮票上印刷着的繁体字。那是让我骨子里心生向往的一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专家音乐会,红色中国,新生的中国的气息,我脑海中想像中的令万人空巷的苏联钢琴家里赫特的钢琴音乐会。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顾圣婴的工会会员证的照片。上面印着红五星,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红色字体。还有共青团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颁发给上海交响乐团顾圣婴同志的奬状。我猜想,顾圣婴也许在弹奏肖邦之余,也会像我们一样,读着王蒙的书《青春万岁》莫名地流泪吧,“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所有的日子。”共青团员顾圣婴朝气勃勃地弹奏着共青团员的进行曲肖邦,她昂起来的头,如同在新的地平线上飘拂的火焰的头巾。纪念文集里有不少她和苏联专家在一起的照片,是我最喜欢看的部份,在这些照片里,我看到了青年时期的刘诗昆、李名强、鲍蕙荞和殷承宗,我甚至有点着急,我生也晚,我为甚么没有生在那个岁月,可以去听顾圣婴的音乐会,可以和那些照片中的青年人一起在大海边奔跑,在上海音乐学院夏季炎热的老式教室里夜以继日地练琴----事实上这些都是些不靠谱的幻想。不过,那些照片中的人物,我还真见过一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还完全对古典音乐没甚么兴趣的年代,那个时候我刚开始诗歌写作,天天跟着北京的诗人圈混,忘记了是为什么,我被我的一个粗暴的女同事硬拉去采访刘诗昆。是在一个钢琴城,我就站在刘的身后看他弹琴。有种彻底被大海翻卷过来的奇异感觉。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一位钢琴家离得如此之近。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弹什么,也没有被感动,只是为钢琴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声响而吃惊不已。我完全忘记我后来是如何写下的采访文章了。要是时光能倒转,我想我一定会拿着这本顾圣婴的书,去问问他关于顾圣婴的一切,关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红色中国的肖邦,或者,关于他们那个苏联钢琴专家——著名的T•克拉芙琴柯女士,问问他手里还有没有T•克拉芙琴柯签过名的黑胶唱片。   

出于唱片收集者的洁癖,我封存了那2张顾圣婴的“唱片”。在我看来,那2张划痕累累的唱片根本不能算是唱片,只能算是声音附录资料罢了。也许我的潜意识里是多么希望真的有一张比如EMI或者 DG哪怕 NAXOS公司出版的顾圣婴唱片啊,实在不行由中国的普罗唱片厂牌出版也行啊。但是等到现在我还是只能听着傅聪、米开朗基利等人的肖邦唱片,并把他们的肖邦错想成是顾圣婴弹奏的,是代替她所弹奏的。直到半个月前,在看完了松本清张的推理电影《点与线》之后,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那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我产生了强烈地要去听顾圣婴的唱片的愿望。(那一天是7月2日,恰好是顾圣婴的生日。1937年7月2日,她出生于上海)。我终于把那2张划痕累累的唱片放进我的唱机。   

记得在初听拉赫玛尼诺夫在流亡美国的时候的肖邦音乐会实况录音的时候,我惊异于大师是将肖邦弹得如此的“旧”,如此地黯然神伤,那种流亡感极其强烈的弹奏颠覆了我对肖邦的认知。而听傅聪的肖邦的时候,那种比暗夜还要飳骨的风骨感,是我听任何钢琴家的肖邦所没有的,可以说傅聪弹的是晚期的肖邦,是真正的精神的肖邦,他弹出了肖邦音乐的“流亡之心”和流亡之根。他的肖邦让我想起一位中国南方诗人写的肖邦:“此刻楼梯上的人数不胜数/上楼,黑暗中已有肖邦/下楼,在人群中孤寂地死亡。” 但是即便如此,听顾圣婴的肖邦,尤其她的慢得如同“比快更慢、比深刻更深”的入神般的肖邦演绎,似乎才让我真正理解了肖邦的音乐。是的,不是别人而是她。但是我想,之所以我能有如此的感触,也许不是因为她弹的比以往的大师们真的好出许多,而是她的肖邦于我心更有戚戚蔫。她的如初发的春芽般的肖邦更和我此时的心境相契合,她那灵魂般的感伤、她的忧伤甚至狂热的高蹈完全地如泉涌般地打开了我们每个人心底那个叫信仰的东西罢了。奇妙的是,在顾圣婴的肖邦里,即使是最狂喜最炽烈地部份,我也听出了深深的忧伤,本质性质的忧伤,这样的本质性质的忧伤也是一种预兆,让我无来由地想起了西蒙•娜薇依。这是出轨的肖邦,持异议的肖邦罢,我想要是那个年代的顾圣婴真的读到了西蒙娜•薇依的书会怎么办?会弹出如何更出人意料的何种性质的肖邦呢?

不过事实上,以顾圣婴所生长的那个年代,她不可能读过西蒙娜•薇依。也许她从她的苏联老师那里读过阿赫玛托娃等人的诗歌倒是有可能,以及,因为我手里没有任何的资料,也许她无数次地聆听苏联钢琴家比如里赫特,比如她的老师塔图良、谢罗夫和克拉芙琴柯的肖邦录音,从中奇特地发展出了自己天才般的肖邦轨迹(关于她的天才,只要听她弹奏的那些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就知道了,一种完全顾圣婴方式的钢琴演奏)。在那个年代,或许她从来没有听过科尔托、阿劳或者和她差不多同时代的人比如弗朗索瓦等大师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肖邦”,他们是她“消逝的地平线”。她无法借来他们的唱片或者现场实况录像来为自己的肖邦“校音”。她只能从当时她可以参加的东欧国家的肖邦大赛和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苏维埃肖邦中发展出自己的“上海的肖邦”。听顾圣婴的唱片,我始终觉得那里面深深地藏着一个悲伤的西蒙娜•薇伊。顾圣婴的肖邦是如此地纯粹,仿佛是肖邦最初的源泉。她弹出了一个前奏曲般的肖邦,她仿佛就是我们的前奏曲缪斯。   

第一次听那张顾圣婴的肖邦唱片,感觉她那泛着华光的神思是忧伤的细致入微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再次听则感觉完全不一样,那钢铁般的意志力,戏剧性的分句和入骨的美与哀愁,还有着共青团员早晨般的浩淼的眺望,这还是早前那位女钢琴家的同一张唱片吗?听到此处让我几乎能忘记肖邦,或者只记住顾圣婴的“这一个肖邦”。听完她的唱片,你会有信心觉得她的肖邦不比任何一位大师逊色。她的肖邦打开了内在的那个宇宙意义上的肖邦,打开了我们凡身上那个神性的听肖邦的耳朵。这个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听到她留给我们的70多分钟的肖邦残卷,而她那几百场音乐会的肖邦,她弹奏的李斯特、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则完全如同葬入海底的暗夜,这个世间似乎已经无缘得以聆听了。随着这5100册的《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的绝版,在这个世界上要到哪里去买顾圣婴的唱片呢?

其實,作為一個肖邦音樂愛好者,聽了那麼多個版本的肖邦,或許早已形成了關於肖邦的“定見”,記得最初迷上肖邦的時候,曾被這句話所深深打動“肖邦 的音樂是鮮花叢中的大炮”,這樣神奇的比喻給了我無比的遐思呢。顧聖嬰的肖邦不是如傅聰般那樣的有著晚期幽深的思考,彈出了肖邦的風骨。她的肖邦不知道為 甚麼總是讓我想起阿勞,其實他們是大不一樣的鋼琴家。但是越聽顧聖嬰的蕭邦就越讓我產生如同阿勞在彈奏的錯覺或者幻景。也許是顧的肖邦自然泉湧出的那種 “深度靈性”吧,這樣的深度靈性不是來自於晚期般的思考,不是來自於鋼琴家的那種洞察力,而是來自於初發的春枝般的對美和美的幻滅的眺望,預兆,聽顧彈奏 的肖邦練習曲,那種“花落春仍在”的離愁感如入仙境,但是這仙境卻有著凡間的夜涼的南方詩境,甚至有著蘇維埃那憂愁的青春頭巾在飄拂,自由的靈光閃現,似 乎預示著虛無的到來,預示著最微弱的信仰般的花朵們的春天在聚集黎明前的綠樹和道路。但是來路和去路都在哪裡呢?卻無從發覺。老一代音樂家倪洪進評說顧的 演奏“猶如微風掠過樹葉”,是一種“近似仙氣的東西”描述了他聽顧聖嬰的音樂會時的感受,很昰恰如其分。顧彈奏的肖邦的前奏曲,雖然只留下了數首的錄音但 是之中傳達了真正的前奏的精髓,顧的前奏曲在意氣風揚地吟唱中,銓達的卻是那種源泉性的繆斯的靈光一閃,無比珍貴的暗夜的憂傷的花朵將如何重開,將如何離 別,或者將如何和我們心中的大悲傷所暗合?顧的前奏曲彈出了那種真正的中國神祕哲思中的那種“陰陽將分未分”的時刻,幾乎是不可言說的。所以說與其是“得 蕭邦精魄之助的演奏”,倒不如說是琴者之心和冥冥中的天意相合的心意顯現,是一種當下的洞察力。


“黑暗中,睡者,
你在田裡漫步?剝落穀粒,
在你這方面,傲慢地?不等任何人,任何時間。”??   


這是意大利詩人翁加雷蒂的詩句,這位“你放下尊嚴在恐懼當中”的大詩人寫於晚期的這首詩歌,最恰如其分地描繪了顧聖嬰這位“心中有詩”的鋼琴家的內在氣 質,如同一場將下的雨,顧聖嬰的琴曲是早於任何人的,不等任何人,也早於任何時間。有的時候我覺得她的演奏是沒有慰藉的,她不等任何人,她甚至也不等她自 己。在聽她在60年代中期彈奏的那首《幻想波蘭舞曲》的時候,顧聖嬰在這首幻想曲中以夜歌般的憂鬱如水流般地探入,那無人的舞蹈的船,那幻景中出現的跳舞 的精靈,那孤獨的樹林們打開的嫩葉全部的耳朵,有誰在此刻剝落睡眠那深深的穀粒?她的纖弱轉為悲哀與豪邁,將哀歌轉化為挽歌般的蒼涼,如此個人化的肖邦潛 意識,這已經不是肖邦的波羅乃玆舞曲,在那樣的每一條河流所呈現的夜的花瓣之暗的琴思裡,為甚麼我們時代的雲雀,我們高傲的姊妹們會迷途如此之深呢?聽著 這樣的肖邦,即使在40多年後的今天,在完全不同的時代裡,全部的夜也會慢下來,花若離枝春更寒,夢入故國誰識君,是的,我們一直是在一個沒有女主人公歸 來的時代,如何猶如但丁回到故國的天空下,如何從每一首夜歌的睡袋裡取出那挽歌的雲,如何對著迷路的繆斯揮舞著夜之曲的頭巾,這些疑问也許就是肖邦音樂的精魄所 在吧。

这几天一直在听顾圣婴的唱片,听她的肖邦(可惜听不到她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那是她最拿手的代表作,曾多次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我深深地感觉到,顾圣婴的肖邦是弹出了新时代之伤和之殇的第一人。这位弱女子,经常要靠咖啡因支持去参加钢琴比赛的女钢琴家,几乎是红色中国唯一的肖邦专家。她却有着曼德尔斯塔姆所说的那种新世纪敏锐的听力,这个早夭的天才几乎那个时代唯一的天才。《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一书里纪录了她在60年代的一百多场音乐会的曲目,在1964年之后,顾圣婴的演奏曲目几乎很少有她拿手的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了(想到在60年代中期那个特殊的时代,顾圣婴还在公开的音乐会上弹奏资产阶级的肖邦真是不可思议),取而代之的是《洪湖赤卫队幻想曲》《翻身的日子》《青年钢琴协奏曲》甚至《小扁担,三尺三》和《战斗的越南人民》。那双弹肖邦的手终于拿起了时代的枪,60年代中期的女钢琴家到工厂为做灯泡的工人们演奏,为纺织女工们演奏。不过,从《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所附的第2张CD来听,即使她在演奏朱践耳等人改编的云南民歌的时候,依旧为听众们借出了那个终极意义的肖邦。或者说,顾圣婴用肖邦“前奏”了云南民歌钢琴改编曲,从革命歌曲里为听众们借出了那肖邦的耳朵来聆听那个不同的时代。肖邦或许是顾圣婴一切音乐的“珍贵的黎明的保险丝”。

我最近才开始读那本《傅雷家书》。由此想到傅聪和顾圣婴之间的比较。1967年2月1日自杀的顾,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代女钢琴家中最出色的,她的完美诗意的肖邦钢琴演奏在60年代不到10年的辉煌期内颠倒了众生,只留下了3张早已绝版而不可得的密纹唱片,几乎被人遗忘。而傅聪却晚到上世纪90年代才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被阿格里奇称赞为除了科尔托之外最好的肖邦钢琴家,他的肖邦难得地弹出了肖邦“流亡的心”,把另外一种肖邦,深度肖邦晚期肖邦呈现给听众。我不敢设想如果顾圣婴要是还活着,在今天她会弹奏出怎样的肖邦。出生于1937年前后的许多钢琴家都成为了世界级别的大师,比如和顾圣婴一起参加过肖邦国际比赛的波利尼,比如其家族和顾圣婴有过许多交往的傅聪,比如阿什肯那吉,等等。但是被残忍地遮蔽和扼杀了的顾圣婴注定是前奏曲缪斯,在她29岁的时候死亡结束了这一切。不过,要是聆听过这个“纤弱的小姑娘”(指挥家李德伦语)那充满了预感的肖邦演奏,你会知道,这一切都没有什么,这一切都是命数,是钢琴家的命数呢。

在听钢琴的时候我总是习惯做点什么,于是,我找到了这本舒婷的第一本诗集《双桅船》来读,“风儿已把你的诗章缓缓送走/叫我怎能不哭泣呢?/为了我的来迟---更为着我这样的年轻。”是的,为了我们的来迟,我们怎么能不哭泣呢?在顾圣婴逝去后的40多个年头后,我们才听到这2张“附书送的CD”,不到2个小时的录音。让我们该如何不哭泣呢,为了我的来迟,为了我们集体的来迟。但是肖邦不是被遗忘的、被背叛的遗嘱,肖邦以及顾圣婴所带给我们的是命运本身所带来的全部,来支持这个最沉重的时刻,如诗人舒婷写的那样:“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想来40多年前的顾圣婴,也是这样想的吧。肖邦是春天必经的道路,在那张肖邦150周年纪念活动的照片上,顾圣婴穿着不太适合她的风格的连衣裙,感到自己回到了波兰,回到了音乐的天国(我是个无神论者,她曾经说过)。是的,为了我们的来迟,我们才得以听到顾圣婴的有着强烈的启蒙性质的肖邦,源头的肖邦。音乐从来没有被背叛的遗嘱,即使在任何缪斯被遮蔽的时代里,我们来迟了,是为了她的早到,为了她带给我们的那“不可再得的美”,我们也唤醒了那个我们体内的流亡的肖邦,她曾经有各种各样的名字:科尔托、哈丝姬尔、里赫特、傅聪、克拉芙琴柯、波利尼---但是现在他们都叫顾圣婴,那么更高地昂起你的头颅吧,那前奏曲缪斯般的大海的头巾,肖邦的头巾,正和黯然怀旧的我们错肩而过,又一起前行。

附记:读顾圣婴1964年的日记,其中5月15日她写到:“今日购得Rachmaninoff第一协奏曲唱片,325法郎,贵的惊人,我的零钱一半去掉了。”看来当年的女钢琴家比我们现在买唱片疯狂多了,不知道她买的是谁弹的版本呢?在另外一则日记里她又写到:“十点午饭后,去市中心购唱片,为数不众,希望买的皆无,如Gieseking弹的 Debussy,Rachmaninoff的第一、四、五协奏曲,其中有10元人民币是陈借我的,他不买东西。比较高兴地是买了2套歌剧,渴望一听呢。”不知道顾圣婴买了多少歌剧,如果有人日后拍摄一部顾圣婴的电影,我想象中应该有那样超现实的一幕:顾在市场上意外地买到一张自己的肖邦的黑胶唱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一张这样的唱片,所以这样的情节只好属于电影里的吧。在日记里顾圣婴还多次抱怨自己生病,身体不好。这让我感到她真的是很像那个哲学家西蒙娜•薇伊,用信仰的花朵和地平线洗礼了来迟的我们。是的,只要你有幸听到顾圣婴的肖邦,你就会相信,音乐如同信仰,如同强烈的启蒙,没有被背叛的遗嘱,因为这一切来自于肖邦,来自于我们的前奏曲缪斯。在肖邦诞辰200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女钢琴家顾圣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