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解决中国教育产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支招

(2004-10-28 20:33:07) 下一个
对于现在中国教育产业化的主张,我基本持反对态度。虽然有人说,这是与国际接轨大势所趋,比如美国的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产业。但他们没有看到,或者不愿看到,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哪有我们这么多光吃饭拿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牛B烘烘,连教授都不敢惹他们的行政人员?光养这些人,中国的学子们便要交不少冤枉钱。要教育产业化,得叫这帮官老爷中至少一半卷铺盖先! 不过话说回来,当教育产业化的主张者,决策者和受益者三位一体时,跟他们讲这道理也是白费力气。我们还是想想看,有没有办法让那些农村的,下岗工人的子女,在这个“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跨进大学校门吧! 媒体时有报导,社会上热心人捐赠让贫困考生上了大学,但这种方式只能帮助很少数量的学生。这种来自民间,没有利益驱使,全凭道德力量支撑的资源虽然可贵,必竟有时而穷。其他很多方式,如贫困生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实现起来都很困难。我认为,应当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接受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长线投资,白花花的银子出去,四年后拿到一张文凭(没准还学到了一些知识),回报呢,就是能找个不错的工作,多挣的钱若能抵消这四年的花费还有余的话,这投资就算是赚了。从前,投资是由国家承担(当然,说到底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纳税人的钱),可突然间国家说老子不干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转眼国家投资成了家庭的投资,该交的税照交,从前免费的现在却是有理无钱莫进来,升斗小民自然叫苦连天。 其实,一个投资,只要有利可图,要找资金还是有可能的。国家不愿投,老百姓家庭没这个本钱,何不让它彻底市场化,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让社会来投资,风险,利润都由社会来承担? 实现方法之一: 建立一个类似于发行股票的机构。那些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把自己象原始股票一样“卖掉”。社会上的个人,投资公司,乃至于政府,都可以来购买这些原始股。原始股筹得的资金即可用作上学费用。作为回报,待这学生毕业工作之后,除了收回自己的投资,在若干年之内,该学生按比例交出自己收入,各股东按额分红。这些股票也象一般的股票,可以升值贬值(根据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入党拿奖学金追到领导千金则升值,不及格受处分谈恋爱过份投入则贬值),买进卖出。 因为是经济利益驱动,这种方式的好处选择投资时更注重投资对象的综合能力,而不仅限于考分,同时为了股票增值,投资者自会想出办法对投资对象进行能力培养。一些中介职业会应运而生,比如对学生的潜力进行评估的公司,对学生的进行课外的职业能力培训的公司(签合同时,投资者可以要求学生参加指定的培训)。投资者为了自己的收益,也会想法替这些学生找分好工作。 实现方法之二: 一些需要培养长期人才的公司,可挑选有潜力的学生,资助其上学,签下合同,在校期间需接受公司的集训,毕业后必须至少到该公司工作若干年,否则罚款若干。需要人却招不到人的冷门政府机构,研究所也可如此办理。 实现方法之三: 大学免费让一些学生上,毕业后指派工作(好象又回到过去了啊?),用人单位付给学校一些钱,学生在若干年内也需把收入按比例给母校。 希望大家都来出些点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