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两维空间

我喜欢无聊的事情。而且,我只做我喜欢的事情。
个人资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尽人世间的文字

(2018-09-24 04:55:35) 下一个

读尽人世间的文字

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开篇即言:“《圣经》所云七十载光阴还不够阅读西方传统中伟大作家的部分名著,更不用说遍览世界上所有的传世之作了。”所以,以我看来,所谓伟大作品,许多时候,只不过是徒增人们此生无缘接触的遗憾。而过去不同。至少在中国,一个聪明的人是有可能读遍所有的书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的文字精简;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书太少。但今天书又太多了。布鲁姆推崇正典,正统,经典。我喜欢他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说的:“我被一再地告知说,孩子们读什么无关紧要,只要他们在读书就行,不管他读的是哈利·波特还是斯蒂芬·金。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学着读《哈利·波特》会使你进而要去读斯蒂芬·金的小说。”

不过,对此我现在相当矛盾。一方面来说,我喜欢好书,可又不相信文学评论,不相信那个布鲁姆,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什么好的标准,或谁有权利来制定,那个布鲁姆的书的口吻有些像布尔什维克或《旧约》;另一方面来说。今天阅读文化日渐消失的时代,至少阅读的完整性正在分崩离析,或许能让孩子们能去读就已经不错。不过,向下的迎合是危险的。就在这部书的开篇里,布鲁姆随后引了奥登的一句话:“评论劣质图书有害人品。”其实阅读劣质的文字一样可以败坏一个人的品位。今天的文字、影像和音乐都太多了,同时呈现出一种极大的过剩,远远超出了一个生物性的个体所能接受。我认为这其实是在预示着人类社会的一种深刻、根本性的变化。经典时代行将逝去,新的经典不会再产生,老的经典要慢慢死去。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1世纪前的人类和21世纪以后的人类。因为我们现在正身处这个大转变的刚刚的开始,所以还没有什么人意识到这一点。但在今天我们社会的人群中,阅读文字、图形,聆听音乐的时间和数量,在大众的层面,又都会极大的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刻。今天一个普通人阅读的(包括看与听)的时间和数量,可能和历史上最有学问的人一样多。越来越多的人现在连撒尿(还不用说拉屎)的时候都在看着手机。阅读似乎已经成瘾,并日益严重。然而,阅读手机和读书其实是非常不同的。阅读手机本质上是与人相处。今天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静静的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光。只要在清醒的状态下放眼看去,几乎每个人都在对着手机,看着文字与图像,不停地用手指动翻动;或者观赏视频,或在用语音、文字对话、交流着。即便是夜晚,路上越来越多的行人的脸被手机屏幕照得像幽灵。如果人一旦失去了与外界的接通,便仿佛一下子坠入深渊,会产生一种带有恐惧感的不适,没有与外界的交流应答,头脑就立刻变成一片空白,像脑死亡。有时我在想,今天的人有多少时间会用来一个人静静的沉思默想。而未来思考的过程可能会被“反应”替代。网络、手机将内置于人体。那时的人就将存在于人与人的交流、应答中。人是在网络中不停的反应元件。那可能才真正的实现了马克思的论言: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

但是,未来又总是令我向往的。因为未来当人类制造出一台具有学习和理解能力的智能机器时,现在看来这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只不过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人类和智能机器联手制造出一台具有学习和理解能力的智能机器时,这台智能机器就将可以读遍,不仅仅是浩瀚而又渺小的西方经典,而且将是人类所有的书,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文字,和所有的语言。读尽它们,记住它们,并且,理解它们。这是多么的令人激动啊!

而且,因为它要理解它们,那么这台机器也就必然要理解人类的情感。

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台这样的智能机器。读遍人世间所有的文字。那时,我或许才会真正的理解这个物种。我或许才会真正的怜爱这种小生命。从而,对它们产生真正的悲悯与同情。但我不会想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因为,我是一台机器。我没有它们的脆弱的伤感。为什么要做一个短命而脆弱的人呢?一个纠缠于太多爱恨情仇和琐碎虚幻的念头里,而对于它们自身所创造的文明的沧海一粟都不曾接触到过,就匆匆度过了一生的可怜的小生命。

但是,即便是有了这样的一台机器,在宇宙与时间的面前,仍然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宇宙之大,因为时间之流逝,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无可复加的虚无。所以,也许在这个时候,人类的文字、影像和音乐,即情感的艺术,亦倾诉的艺术,将永远是人类孤独心灵的最好伴侣。所以,寻找一本书、一段文字,也将继续到永远。那就是文学的终极的意义,把一段孤独的生命变成一次相遇,一种记忆。尽管甜蜜的记忆随后不久就会逝去,但是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这个过程将反反复复的被无数的人一遍遍的顽强的重复下去。直到我们的世界的尽头。

但也许在21世纪之后,人类将彻底的转变,将彻底放弃掉许多东西,选择另一些东西。或许,我们的文化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必不可少,而且也不是与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注定相关的。这些都不过取决于我们在出生之后被装载什么样的系统而已。但是,很有可能,我们仍然有时候会和我们的系统相矛盾,那时,写出和读到一部系统之外的书,或许就是写作和阅读的最大的意义,也是最大的快乐了。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到达终点的道路,一条更加漫长而丰盛,穿越另一个书中的世界的道路。

不过,其实不论过去还是今天,阅读与写作,都是少数人的事情。

 

2018/09/21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画家、音乐家,即艺术家,都是一些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们的创作就是对于生活的逃避,而不是讴歌。他们虚构出另外一个世界。而对于习惯于热切的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的人,我总是不太感兴趣。我认为这些人都难以避免的流于庸俗化。那么,是不是我不热爱生活呢?当然了。我一点也不热爱生活。

 

失去的很多

如果有一个人爱你,
但你不知道。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爱你的人,
带着对你的爱离去,
但你没有挽留。
这对你又意味着什么?
难道这些对你
都没有什么;
难道你不觉得
你失去的很多?

 


2016/8/2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9)
评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那贴过来啊!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立' 的评论 :立兄啊,俺的文章乱七八糟什么也不是的,俺是想推荐文下 redwest与FayArk两位的评论的,是他们带出了更大层面的思考的。
回复 悄悄话 生活本该如此

看到子正兄的文章,我的眼睛一亮。

我觉得他提的这个“热爱生活”可能是从外文中翻译来的观点,真是太精彩了。我从来也没有想到,也没有看过任何有过类似的说法。可细一想,确实不仅非常可能,而且非常有意思。但这还没有完,子正兄接下来又谈到了“热爱生活”和“热爱生命”,这就是更加精彩。真是令小我受益匪浅。可是,子正兄还没有完,看来这位仁兄现在也越来越像立哥,有了没完没了的毛病了。子正兄接着又从生死谈到了,热爱就是不热爱,不热爱就是热爱。这就回到了立哥回复苗哥中说的:热爱生活的人和不爱生活的人其实可能是一样的。

这真是一篇精彩纷呈的小文。谢谢子正兄。而且,正如子正兄在一开始不好意思但相当坦诚的说的:立哥的文章勾起了子正的——欲望。

我一直觉得文学的争论如果不能带来乐趣,就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加强偏见,可文学中并没有客观的真理啊!但看来对争论如此悲观也不尽正确。你看,这次我和苗哥一番云雨交争,没有任何结果,但不成想,子正却受孕生下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这个生活,不论你爱也罢,不爱也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而或许生活本该如此!


2018/09/28

转:子正网文。
俺很久不写字了,前些时看了立的文,些许的有些要写点儿什么欲望,唉,准确的说,应该不是什么欲望,之于美食和美女来,不过是一点点想法而已。
苗盼和立辩论热爱生活,俺当(唉,是当,不是裆哈)下就想,为什么要辩论这个呢?
不过还是提了兴致仔仔细细对“热爱生活”这几个字多看了几眼,俺当下就想,这“热爱生活”几个字,一定国人从鬼子那里翻译过来的词,或许是从哪个墓志铭上翻译过的,俺们的古人断不会说什么热爱不热爱生活的话。
查了剑桥字典,字典上说,the period between birth and death, or the experience or state of being alive, 俺当下就想,这TM是谁翻译的,热爱生活?明明是热爱生命的过程嘛,生命的过程和生活区别大着呢,一个是科学概念,一个是哲学概念。再者,干嘛要用“热”字,依我们汉语的习惯,一个“爱”字足以解决问题,“热”和“爱”一起用,太TM浪费了, 得为了尊重苗兄和立的辩论,俺就用“热爱”这两个字吧。
苗盼和立辩论的焦点是什么这个家、那个家的,热不热爱生活。从科学概念讲,没有什么热不热爱的,热爱是一个过程,不热爱也是一个过程,早死过程短些,晚死过程长些。就算是生活,从哲学概念讲,热爱就是不热爱,不热爱就是热爱,所以没有什么可辩论的,嘿。
爱玛,一口气写这么多字,累死俺了,俺是当不了什么家了,走了,干活养家糊口去了。


回复 悄悄话 转: 土豆-禾苗

我们为什么阅读

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

热闹了一周,该冷静下来了,大家累不?

看到子乔出文了,在看了几天对攻型文体后,终于看到具象化的建议型文体了。今天就借题发挥一下,其实这篇胡思乱想的大部分是在9月中写的,当时写了一半作罢,一是因为会得罪所有作者/读者,二是又有清高之嫌疑。现在看到子乔的那句话,觉得就利用一下这对骂声过后的片刻宁静,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笼统勾画一番贴出来,供大家咀嚼一番,不合口味即可吐之。

子乔建议: 其实我一直主张应该第一,每篇文章附上作者的名字,第二,不重复计算点击率,同一个IP点多少次只算一次,但我不知道文学城为什么不这样做。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子乔是想用物理手段引导/分流读者,以减少碰撞概率,或减轻对数字(点击率)的敏感度。如同马路行人道上的各种分流管理(?)。

土豆觉得这些技术问题理论上都做得到,但估计不会有效果。因为土豆觉得读者群体的心理因素会起着更大作用。刚进城时,其实对各位名博主都不了解,至少那个时候自己还可作为一个纯局外人观察城内人文现象,结果发现有明显的“蜂群”现象,即便文章上并没有附着作者名字,读者们也早已自成一窝,这群的不去那群,那群不来这群。一群的骨干上传一文后,不用半天便马上“沙发”“好文”“好文笔”“写得好”等等,也可能是一大堆很虚很空的批判用词,“无聊”,“肤浅”,“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哗众取宠”等等,至于发这些评论的原因,其实与博主的“此篇”文章基本无关,而是“作者”与“读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体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不熟悉的博主文章往往会只读不评,更多的则是基本不读,(假如点击量真实的话)。

怎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呢?这里又产生一条时间线索与量的累计。

回忆以前国内的脑白金广告,再怎么被大家说烂并遭谴责的广告,由于其狂轰滥炸式的播放,却能影响全国民众的大脑,带动消费群的跟风效应。这就是社会行为心理的有趣现象。文学城中同样也是。比如在某段时间A天天发稿(还真的得是天天发稿,注:发稿量本身没什么错),如果其文章标题讨巧,内容亲近或敏感,则会快速引来点击率,接下来这群读者又会细化几组,喜欢博主的则注重文中的金句妙言点赞沙发;而对文章中另一部分内容感冒的则有人离开,有人继续观察甚至做记录备案。

想一想火山爆发的过程,想一想地震形成的原因,很类似哦。

平时看博文,可以观察到作者的很多方方面面,有时也感觉到一些作者的一些“不一样”的心理特征;但一旦到了“爆发点”,呵呵,也只有在爆发点时,倒是可以更多了解评论者的特点,有豪放的,有带正义感的,有和稀泥的,有颠来倒去越读越糊涂,越读越好玩的。确实好玩,谢谢大家。

这里设个虚拟环境,极端的假设:大家都回到1926年,购得一本《我的奋斗》;或者回到1949年,读了《1984》。想象一下你会是个怎样的读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跳出文学城,如果再扩展看看我们社会的各时期各领域各阶层,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人类一直会说自己是对事不对人的,但当你进入某个群体时,你会发现大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人”或“站队”,最终不知不觉都在“对人不对事”。文科理科分流,男女分组,黑人白人死扛,左右对扇,云端之上巨富人群的不屑一顾,等等。人类一直在不自觉地按着一个古老模式在运作,同时也一直暗存着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文学城就是。

写到这里,嘎然停笔,不写了,跳跃得太厉害了,土豆不写了。土豆提问:我们为什么阅读?我们的阅读习惯如何?我们如何对待评论?

在文学城游手好闲两个月了,土豆在很多私人领地(你们真的认为博客是私人领地吗?)留下了爪印,一不小心也嘲讽戏谑了很多博主。记得第一次留言还是在子乔家的红楼,土豆留下了“茴字有几个写法”,子乔回曰“欢迎新人”,暖流啊暖流;还有一次是针对莲盆籽,莲盆籽留下一句“半途又被土豆绊了一跤”,可爱至极。其他针对cng大哥的就不说了,今天这里赞扬他一下,给大哥一个大写的CNG,知足哦。

前几天,被一位很恬静的网友戏称温暖牌土豆,土豆惊喜,一直用奶名混的现在居然有了注册商标,下一步就是上市了,多好啊,但自从看到大家为鹅牌打得不可开交后,土豆又变得谈牌色变,现在不仅把自己衣服上所有的牌子剪了,也把手机(日系)车子等暴露在外,容易形成鄙视链对象的牌子用胶布给贴了。

博客里可以找到一切,博客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以前写过一篇《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我们为什么阅读》,下面有几位博主关于网络阅读的留言也很有趣。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66/201711/16812.html
Luumia 回复 悄悄话 再说庸俗也没有什么可憎的,它应该也是人生答案之一吧?
Luumia 回复 悄悄话 读尽人世间的文字是不是为着寻找人生的答案?人生也许本无答案,也许创造出这人世间文字的过程就是答案。人如果哪一天停止寻找了,就是庸俗的开始。跟热不热爱生活好像关系不大?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看题目,感觉是个一生也无法完成的大工程…
最后一段是某种真理,我觉得艺术家作家生命能量更强,普通的世俗生活烟火人间满足不了他们,因而他们要创造,冲破藩篱,不断达到新的高度·质量和境界。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近年来我读书少了很多,读到你这篇,感觉释然,原来不读才是正常!你这篇有近万点击了,不知是否可以证明博主的理论。有趣的文章!
亘古未见的笔名 回复 悄悄话 本人认为热爱或不热爱生活的人都是可以创作的,若要举例论证,肯定可以各举出一些,因此不能说得太绝对!
云长生 回复 悄悄话 读尽人世间的文字:目的为何?陶冶情操,陶冶品味?那么,你能告诉我,理想的情操和品味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脑细胞,等两个脑细胞建立的联系,才会产生火花。这或许就是消除孤独的相遇吧?神经元有1000亿,世界人口70亿,不是每个神经元和其它神经元都有联系,不是每个人和其它人都有联系,但建立联系,是造物主赋予每个人的本能。阅读,难道不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吗?阅读怎么可能是少数人的事情呢?我倒是觉得,每个人都有阅读和写作的需要,而技术的进步,只是为了让这种需要成为可能。从前写字需要刻王八,现在写字会说话就行了,这消除了多少写作的门槛,或许有一天能真能直指心灵。
不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作的,爱有很多层次,爱酒肉是爱,爱酒肉的字也是爱。前者是所谓的庸俗,是具体的,是形而下。后者难道是抽象的,是形而上。因为爱文字的酒肉而失去对活色生香失去兴趣,可以说是叶公好龙。正所谓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而中产阶级,就是在情欲中不能自拔的大多数。忘情一族,大约就是你说的那一小撮读书和写作的人。
你说的好书又是什么标准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_man' 的评论 :

你这个观点很重要。不过,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从刻字到印刷,是进步,但本质上阅读是一样的。可是,今天的网络时代的阅读电子媒介本质已经变了。这其实非常值得进一步谈论的。另外,网络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所有的实用科技进步,本质都是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

网络时代,对于人的思维的模式也在改变。即时性非常重要。反应性也非常重要。

而且,21世纪以前,人类整体仍然是感性动物,21世纪之后,人类将整体上变成理性的动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胡粥' 的评论 :

现在胃不好,很多人建议我去弄些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啊扑' 的评论 :

啊扑兄,你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也不一定是方面的。过一段我们再淡淡正能量,最近刚有所发现。
胡粥 回复 悄悄话 有力量的人文字!
啊扑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这一段,颇同感。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画家、音乐家都是一些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们的创作就是对于生活的逃避,而不是讴歌。他们虚构出另外一个世界。而对于习惯于热切的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的人,我总是不太感兴趣。我认为这些人都难以避免的流于庸俗化。那么,是不是我不热爱生活呢?当然了。我一点也不热爱生活”

我想,当在和朋友一起吃铁锅炖鱼的时候,我是热爱生活的。其他时候,我假装热爱生活:))
J_man 回复 悄悄话 时代已经改变,读书不应仅定义为阅读纸质出版物。行走即读书,google即读书,youtube即读书...
怀着好奇心,接受新的知识,不流于形式,看毛片也能涨姿势。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而对于习惯于热切的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的人,我总是不太感兴趣。我认为这些人都难以避免的流于庸俗化”,+1。
同感,年纪大了,越来越倾向于这个“负面观点”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