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新解(1)-资源有限论

(2012-03-14 17:59:36) 下一个

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都会感受到中西文化之间有些地方真是差别很大,以至于有些人得出了一些对中国传统很负面的结论∶丑陋,陋习等。差矣,那是因为他们用纯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不同的出发点,当然有可能看不顺眼。中国人也不笨,怎么就会发展出这么一套东西呢?我想尝试从经济层面上剖析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总而言之,虽然古人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实行的是:资源有限论。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用这条“定律”,许多中国传统,勤俭,内斗之类,包括许多儒家思想的主张,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只敢说是原创,不敢说是首创。反正在网上搜不到。如谁知道哪有类似言论,欢迎指点。

在古代的中国,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住在中原的人们从他们有限的知识中意识到只有中原是个适宜居住和农耕的地方。北方太冷,所谓不毛之地,南方太热,所谓瘴气太重。于是就有了“逐鹿中原”,就是说只有中原才是值得争夺的地方。然而在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地中海周边诸国,每个地方物产都不多,贸易才使人们得到各种资源。形象的说,中原的人认为“好的东西都在邻居那里”,而西方人则认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从而中原的人们总会致力于守住自己那份土地,而西方人则会致力于从外国寻求财富,甚至不惜找借口去进攻和抢劫别国。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Zeus)之子赫尔克里士(Hercules)必须要去很远的地方获取金羊毛之类的宝物,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正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两地的人们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生存手段。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人性总是有共通的地方,只能说哪种心态在哪个地方比较占上风。

正因为这种“好的东西都在邻居那里”的心态,于是就会眼红,内斗。其实这种心态哪都有,只是在中国传统里比较明显而已。一块土地只能属于一家人,一个官职也只能一个人做,一旦陷入这种思维,难免会互相争夺。我想他们不是存心这样做的,只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也。其实在任何稳定的(变化不大的)环境里,包括官场,因为新的机遇有限的缘故,就会滋生这种心态。西方人也不例外。它能在中国古代长期相对稳定的社会里比较风行,实在不足为奇。如果社会在发展,人的发展机会多了,这种现象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既然土地有限,就要努力耕作,才能有好的收获。辛苦得来的收成,当然要好好珍惜,否则就是“暴殄天物”。这应该就是中国人勤奋节俭的由来。中国人最恨浪费,因为他们深知资源来之不易。一不小心,就会面临贫困以至饥饿。凡是脱离实际的东西,都叫“华而不实”,“投机取巧”。做一些和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会被视为“不务正业”。这种心态使人们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研究与日常生活不太相关的东西。反正一切都是天意,老老实实做人才是本分,以至于科技无法进步。炼丹的人倒是做了一些实验,结果发现了火药。这原是为了皇上想找长生不老药,因为药效不佳,也被“叫停”。

那怎么解释上层阶级的奢侈呢?如果你每年从你的封地有一个固定的税收,就好像每年有一笔固定的股本红利,又没有太多的投资选择,只能挥霍,或是堆成金山银山。如果不小心被皇上抄了家,那钱都归了皇上,岂不冤枉。百姓也会有限度地接受上层阶级的奢侈。一旦过份了,也会受谴责。所以上层阶级也会有所顾忌,不会做太多脱离实际的事情,怕被指为“劳民伤财”。一旦有了社会共识,谁也逃不出它的限制。

相反,西方人“好高鹜远”的精神使他们愿意去冒险,包括花时间和金钱去研究与日常生活不太相关的自然界的东西。特别是贵族们喜好研究一些摸不着头脑的哲理之类的课题,以标榜自己高人一等。既然是冒险,肯定会有失败。人们不会看不起失败的人,只会看不起没想法的人。磕磕碰碰之中,终于发展出各门科学,造福世界。可以说每一个新发现,都饱含了数不清的失败。也有赌输的时候,文化发达的古雅典的衰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拥有经济军事优势的古雅典人为了掠夺更多财富,远征西西里岛,不料却兵败而至海军全军覆没,元气大伤,结果被别国伺机攻下了雅典城,扒了城墙,还规定不许重建,从此一撅不振。今天很多美国人债台高筑,和当年哥伦布航海冒险其实没多大区别,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只是哥伦布运气好一点,遇上了新大陆,不然恐怕早就完了。看来如何把资源用得恰到好处,才是最难的。

用会计学的眼光看,西方人更重视顶线(top line),就是营业额。而中国人更重视底线(bottom line),就是利润。也就是说,西方人致力于如何广开财源,而中国人则假设资源有限,那么节省成本就成为提高生产力和积累财富的主要方法。用现代的眼光看,其实两者都对,只是中国人特别善于压低成本罢了。中国人的态度是,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可以用就行了,但是成本务必要控制到最低最低。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有时讲“中庸之道”,有时却走极端,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答案。节省的观念,深入人心,终于打造了中国今天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这是有赖于千百年文化的底蕴,不是谁都能够随便复制的。因为节省的心态,有时甚至会连一些不该省的东西也省了,譬如不肯花钱处理工业废水等。

中国人浓厚的家族观念,也是为了争夺资源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西方人所不能及的。在古代,家族强大的,没有人敢欺负。一个人要是脱离了家族,恐怕很难生存。血浓于水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血缘关系的,可以靠联姻拉关系。甚至在社会上也用这种心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凡是关系密切一点的,都以亲戚相称,“称兄道弟”。旧时仆人就叫主人“老爷”,“奶奶”。假如你跟他关系好,什么都好办。假如你被视为外人,那就麻烦了。西方人是绝对不会叫外人“叔叔”的。可以这样说∶中国人重诚信而轻公义,重家规而轻国法。很明显,在家族或熟人当中,要靠诚信来取得别人的信任,至于合不合法那倒是次要的。而西方人则相反,重公义而轻诚信,他们希望用法律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不是靠人们的承诺。有了法律人人都要遵守,连国王也不例外。至于人们说的话,反而不要太当真。这也解释了中国传统上为什么会“用人唯亲”,“结党营私”。假如一个人属于其它的派别,即使他有才,也不能用,因为害怕他会暗中为他的派别争利益,反而添乱。似乎只有在战争或危难时候,这种心态才有所收敛。西方人似乎喜欢以族为主,他们的“族”并不分血缘姓氏,这就是民主的起源,而外族人则成为被欺负和奴役的对象。

文化学者余秋雨“在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中说,在三千多年前,当希腊的哲学家在爱琴海边追寻“精神自由”,印度的智者在恒河边寻求“灵魂解脱”的时候,中国的思想家则在黄河边思考“社会管理”。道理何在呢?中国的思想家们认为既然资源有限,那么如何管理社会,合理安排资源,让百姓满意自己的生活,才是至关重要的,管得不好就会出乱子。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为人上人,必须从事管理工作,所谓“学而优则仕”。其实他的想法,到今天仍然很风行,全世界当领导的都是受人尊敬的。但这也贬低了一切从事非管理工作的人,包括搞科研的人,也只能算是“劳力者”。那谁还会愿意去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一个主要主张是“克己复礼”。说白了“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为什么人要分等级呢?归根结底就是资源有限,每人所得各不相同。如何让每人都能满意自己所得到的一份呢?他认为既然人一生下来,是长,是幼,是男,是女,是君,是臣,他(她)的等级就已经定下来了,那么用“礼”这种天然的方法来分配资源是最理想不过的了。只要每人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三纲五常”,不要有非分之想,儿子听老子的“父为子纲”,妻子听丈夫的“夫为妻纲”,臣子听君王的“君为臣纲”,那么天下肯定会太平的。其实孔子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理念的人,这些是古代逐渐发展出来的习俗。最原始的目的,是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确保一族人的父系血脉的传承。西方也有这种习俗,圣经里也要求妻子要服从丈夫,只是篇幅不大,不像儒家把它看的那么至高无上。孔子看见的是那个动荡的春秋战国年代里旧规矩开始受到动摇,他认为恢复周礼旧制才是治理社会的良药,但是他不明白这种“礼崩”伴随着的是社会的进步,难怪他会备受冷落。后来汉武帝看到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毕竟有限,人们为了争夺资源打来打去总不是个办法。儒术教人遵循等级制度下的资源分配,正中下怀,才决定“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思想也被后代君王所认同,以至儒教深入人心。儒教的好处是容易执行,人的等级关系非常严明,没有商量的余地,不满意自己的资源份额也没办法。坏处也是太严明了,没有商量的余地,与人性相违。实际上人都是自私有贪念的。儒教规定不能违抗上级,那上级没道理怎么办?只好背着上级偷偷地干,真正能“克己复礼”的人不多。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