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首中国走向贸易战的路径(完)

(2019-01-23 09:16:17) 下一个



让美国再次伟大,是要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美国生病,让中国吃药,还要在美国身上立竿见影,是需要神操作的。不排除川普总统只是拿中国做药引子,但搞不好药引子比药还贵得多。中国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日子好好的打什么莫名其妙的架么,有什么事谈谈。但却给美国贸易谈判的技术人员出了个难题。他们不仅对美国究竟需要通过贸易战达到什么不清楚,到底怎么才是对美国有利的,也被这场贸易战的时间方式搅成一团乱麻。除了总统,估计谁也搞不懂。


双方贸易平衡,真的是美国想要的吗?这个国家像吸了五十年的资深瘾君子,一下子断供能受得了吗?没有贸易逆差,发行的美元往那里去呢?财政贸易赤字已经成了习惯的补贴和生活方式,断了或减少民众的生活补贴,国内会动乱吗?如果一时无法减少总体对外贸易赤字,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舍近求远偏绕过中国这个最好的贸易伙伴?


完全开放市场也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全开放并不能改变现有格局和趋势。同时,像欧洲威胁的那样,美国能够承受完全对等开放吗?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方面,美国现在并不比中国更自由,美国国会近年来对涉及中国的贸易和并购的干涉,显然不支持完全自由化。


知识产权方面弹药也不够多。现在中国企业对高科技方面的知识产权需求很大。但由于中国是最终生产方,购买技术对这些企业来说,都是合算的。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买到。这次美国没有指责中国盗窃,而是指控中国“强迫合资企业转让技术”。这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是个伪问题。美国是在积极发明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但这些在美国大都会成为走向金融和资本市场套利的“概念”,要真正形成生产力却不得不走出美国。对这些技术的拥有者来说,需要尽快投入市场,必须找到合适的买家。而中国正是既出得起价又能最快投入生产的最佳买主。


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也越来越得不到美国企业界的支持。少数中国高科技企业,与美国企业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美国竞争者都不赞成杀死对手,不是出于良心,而是出于相互依赖的生存环境。再说,杀死了华为,谁知道这帮人出去不又搞出十个八个“新华为”出来?毕竟限制只有一个华为的,只是市场容量,不是制造能力。美国掌握着研发优势,但中国掌握着生产能力优势,各执一端抬担子。一直有议员叫嚷要对中国彻底断供芯片。但是总统和厂商都明白不能这样做。


芯片和新药研制有类似之处。大量投资用在设计和测试上。等到真正生产了,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为什么中兴大量依赖却自己不产芯片?因为购买芯片太便宜了。现在地球上芯片生产企业比钻石矿还少,为什么个个大批量生产还相对便宜出售?说到底,是为了消灭潜在竞争者。芯片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在短期内没有大量销售出去,就永远失去了利润甚至收回研发成本的机会。所以,失去一个像中兴或华为这种大客户,对生产商这一代芯片的伤害可以是致命的。甚至可能对这个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造成重大影响。


今天世界上没有什么技术产品或企业,是绝对不可替代的。不但要防同产品的对手,还要窒息可能出现的替代技术发展空间。去年通用电气被踢出了道琼斯指数,被一个街角杂货店代替,我为美国制造业悲哀。通用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但现在每一台发动机都亏本卖,靠售后保养维护合同赚钱。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大的市场占有率与这种程度的技术垄断都不敢提价,可见现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如果美国政客一再使用芯片作武器,那是逼着新竞争者或替代产品出现,甚至有可能触发整个技术路线的改变。这是与美国大企业的战略布局相违背的。


去年底我去Homedepot买钉子,发现涨价了。突然想起Mid Continent Steel and Wire, Inc.这家美国最大的钉子生产商。就在川普实行进口钢材一律征收25%关税后,这家公司很快宣布裁员并考虑关厂,因为无法承担原料价格上涨。今天我查了一下,还没有申请破产,但是已经解雇了40%的工人了。仍然在苦苦支撑并考虑是否搬到墨西哥去。自从去年三月征收钢材进口税以来,美国市场钢材价格上涨了25.8%,税收效果都体现在国内。截至十一月底,已经有两万两千家厂商递交了钢材关税豁免申请,迄今商务部只处理了几百份。这种贸易战的方式,同样伤害着美国企业的利益。杀敌八百,自伤一千。


1956年,毛泽东曾在大会上对知识分子们说:“。。。现在美国只有十几颗氢弹,一万万吨钢,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中国应该搞它几万万吨钢。”2018年,中国钢产量既2016年产能压缩后,再次超过八亿吨。美国2018年钢产量上升到八千万吨,正好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美国当今的钢铁总产能也只有一亿吨。由于品种规格问题,进口一些是必须的。但这种统一关税,推动了国内钢材价格的全面上涨,损害了所有以钢材为原料的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利益和国际竞争力。而且,更让全国许多基础设施新建改造项目停顿,连重编预算的必要性都没有了。不知如何有助于MAGA。


当然,也有少数受益者。一直为川普总统站台的联邦钢铁企业(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就是代表。在听到关税风声后,穆迪立刻把这家的信用评级连升两级。这家公司也马上宣布把两年前关掉的两座炉子重新点火启用,并召回了当年解散的两千工人中的六百个。公司表现确实不错,预计2018全年销售增加15%,税前利润(EBITDA)会翻番。但是,这么好的表现,公司股票到2018年底却下跌了30%,是前所未有的年度跌幅。


为什么会这样?说明金融资本对联邦钢铁的跟风动作不看好,没信心。如果说价格高会让国内企业投入生产,那关税需足够高,还要让全国全世界相信这政策能保持个五十年不变才行。否则增加长期投资就是经济上的不智行为。哪届美国政府能保证个十年?何况川普?穆迪也将对美国钢铁行业的展望由Positive整到Stable,认为关税效应也就到此了。川普总统受到标兵好表现的鼓舞,顺口说出联邦钢铁还准备投资六个新厂。吓得该企业的CEO赶紧出来辟谣:没有的事!总统先生您还有几年可做?千万别给我们在资本市场添乱。


美国的制造成本高是个死结。即使关税能暂时让一部分国内企业得到点好处,喘口气,企业并不因此而就放心。美国国内环境很共产主义,谁都自认为是“Stakeholder”。一旦看到企业得到了些好处,很少能留在企业作为研究发展的本钱。政府规管、员工工会、社区环保、司法民族等,都会一拥而上瓜分唐僧肉,进一步推高基本成本。美国制造成本高并不简单地是人力成本高,而是整个国家环境对制造业“不友好”。制造业需要大量投资不动产,靠日复一日机器轰鸣。这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经营方式,在今天的美国,迟早成为政治法律社会环境等制度的牺牲品。风险压力太大,创业者更青睐于能在资本市场兑现捞一票就走人的解脱。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对金融的规管呈放松趋势,而对生产企业趋严。美国制造业的小企业越来越少。大企业都在金融资本控制下。除了公开上市的那些,被各种公募私募基金控制的企业也很多。这些基金不断地买卖或上市退市,搞投机倒把。他们收购这些工业企业的目的,除了抽取几年现金流外,就是寻机包装转手赚一把。再者,美国法律允许企业购买自己股票,这就取消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界限。今天,大量的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也被用在企业并购或股权回购上,并不是真正服务于添置设备和扩大生产。很轻易地就实现全民金融。货真价实的金融帝国主义时代。


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是不一样的。厂房设备,工人管理,产业供应链等等,不再重要。金融资本关心的是能在金融和资本市场套利的“新概念”。企业总部在美国有利于在美元金融中心的操作,而生产基地在海外,更有利于规避政治法律的规管和干涉,从而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转手。跨国公司除了有利于生产销售外,也有利于资本逃避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当前的贸易战,可能把一些中国企业打到国外去开厂,同时可能将一些美国企业打到国外去。与将工作带回美国的目标背道而驰。


美中谈判又没有进展。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贸易战其实是个假象。美国这次根本无心于谈判细节,也没有在贸易方面的明确目标。中国即使在谈判桌上百分百满足美国台面上的要求,美国也可能觉得什么都没得到,甚至反而亏了。以前的热点话题,比如政府补贴,币值操控等等,现在都不再多提。就是中国的保证短期消除贸易赤字,美国方面似乎也兴趣泛泛。之所以最后保留了个知识产权的说辞,我觉得是在暗示美国的真正目的。因为这方面现在已经不是大问题,数量上也不足以影响贸易格局。那么,美国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种种迹象估计,美国当前真正想要的,是中国做出一个承诺和保证:就是现在美国占优势的领域,比如信息产业等高科技工业,中国不要再进入与美国竞争。美国在谈判中不断重复并不存在的“强迫转让技术”,以及开始时看似荒唐地攻击“中国制造2025”,都是在传达同一层意思。昨天美国前驻华大使Max Baucus在洛杉矶县Pasadena举行的“中美建交四十周年高峰论坛暨庆典”上提到美中“科技冷战”。他提示“中国必须认识到哪些科技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行的,哪些科技能被用作正确用途。”更是赤裸裸地表露了心思。


美国可以认可中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领先,前提是但中国不能吃相太难看,必须退出目前美国还领先的领域。真实的背景是,现在美国还承受不了中美经济位置的转换。中国跑得太快了,美国不准备继续这种赛跑。而是想要另辟蹊径,改变游戏规则。大家一起停下来,画地为牢,把现有位置固定下来。这种想法,倒是很符合总统先生的商人思维。大国之间可以像垄断寡头企业之间所作的那样瓜分市场,再多一条瓜分行业。美国想要的东西,没法直接说出口。可这种承诺,中国也没法做出,也不想公开提出来讨论。双方各怀鬼胎,谈判其实是在演戏给世界看。


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作了重大牺牲和努力,才换来现在的局面。自信只要继续跑下去,一定能跑赢美国。而美国英雄迟暮,体力和身体结构都不再适应如此剧烈运动了。不惜使出这种伤人先伤己的“七伤拳’,实属无奈。中国的赶超战略,必须有模仿对象,必须有个追赶目标。现在唯一在前面的美国突然发难,不但不许超过,还不许跟随,不许走同一条路。这是要让中国感到无路可走了。这一点中国可恐怕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中国目前看起来并没有准备在荆棘丛中趟出一条新路来。


这届总统有些“疯狂”,但可能他也有些自信。我瞎猜也许有如下几点:首先他以为中国这几十年已经对GDP增长率上瘾了,不敢承受放慢或下降的局面,就一定会让步。或者,大家都受伤,中国既然上升得较快下降也就更快,美国就保住相对领先位置了。再者寄希望于习近平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承受不了经济动荡的麻烦就会让步。也许总统伤痛于国内政策无力感,觉得中国经济能高速发展是受益于国家战略的执行力。能通过贸易战给中国政府施加些压力和干扰,让中国不能再专注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也是可以放慢中国赶超速度的。


我觉得川普总统本人富于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智慧,却缺少些世界视野和国际理解。简单地想当然地将其“美国经验”直接推广应用到国际事务中,实在显得力不从心。不过,他这样做也的确比较容易取得美国政界甚至部分民众的共鸣,因为他们也是习惯于一样的美国套路。但是,美国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靠躺在路中间不让中国过去的姿势。究竟要“play around”到什么时候,总统才能宣布赢得贸易战而收兵,拭目以待。



(完 十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毛人 回复 悄悄话 Oh~My~God,你可真能写。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驴兄的这个系列很好地解读了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解释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内在原因。虽然只是一个独特的角度,但仍然是我读过的对中国经济现象解读的很系统很有逻辑的一篇,当然,如果需较真的话,商榷的地方也是有的。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对美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已经不大了,贸易战即使全面开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大的。现在是有人故意夸大贸易战作用,把所有中国出现的经济问题都归到贸易战上,不去细分哪些是中国自己调整结构,改变发展模式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周期因素,哪些是历史遗留问题。
替补球迷 回复 悄悄话 把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本质点透了,优质的系列文章!
清水一隅 回复 悄悄话 森林里只有狼和羊的故事。敌国间的贸易战是海盗船,水雷和u-2.你说的贸易战只是华尔街索罗斯层面的。对友邦美国用广场协定臣服你。美欧对俄熱战打不动了就是冷战都是你死我活。现在是经济封锁。对中国没什么贸易战,要干什么老美自己还清楚,读读中途岛之战的历史吧------。
危言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贸易战的真实目标,确切地说就是发动贸易战的美国鹰派的目标,就是打垮中国。因此,无论你论证美国会遭受多少损失,他们都是不在意的。因为战争都要付出代价,只要战争最后能取胜,发动战争的一方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一点也是中国方面误判的地方,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为,美国在贸易战中要承受那么多损失,因此不会打下去。因此,确实小看美国鹰派的决心了。
危言 回复 悄悄话 作者很懂行,而且做了不少功课。要点赞。
koolaid2015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美中各有优势,美国在社会形态和自然资源上占优,中国对经济有强力干预。谁能胜出,要看历史的选择。
sufficient 回复 悄悄话 nightrider

It is total bull. You are just parroting. Perhaps, you can enlighten us by listing all the WTO agreements that China had agreed but did not do. I heard plenty of complaints about China not doing enough to satisfy individualiz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greements by some segments of political spectrum but not in violation of prior agreements. Of course, those complaints are no more than political posturings. Otherwise, USA already complained left and right to the WTO.
nightrider 回复 悄悄话 Nothing changes the fact China reneged on almost all of its commitments upon its accession to WTO two decades ago. The blogger puts up a smoke screen, beats around the bush and evades this essential issue. If China has a way around its predicament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t wouldn't have bent to US demand. No amount of sophistry would get it out of the pickle it is in.
ily 回复 悄悄话 楼主这个系列, 极其精彩。 我学到了很多,还要慢慢再细细品味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