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ZT - 科技叫板西方

(2017-08-14 16:20:50) 下一个
"在这科研工作接地气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邻居日本。首先,对于科研选题的价值取向,日本学者能够做到以我为主,而我们还有严重的跟风行为,我们经常不是从国计民生需要、“消费者”需求去设计选题,而是习惯于在外国人的文章中去寻找选题、去拾遗补缺或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级阶段,这样的模式还情有可原,事实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科研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但时至今日,我们都已经以科研成果的“老二”自居了,再这么做情何以堪!坊间有说法,中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专家要三请四邀才来,而日本人开国际会议,外国人常常不请自到,很耐人寻味!"
**



为什么做科研?为谁做科研?——再谈中文期刊与“文化自信” 精选

已有 6112 次阅读 2017-8-13 19:05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技期刊 中文期刊 文化自信 SCI 科研价值观    推荐到群组

科研成果的价值不可能由科学共同体自己坐地起价,也需要买家认可

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影响力这种说辞很像是一块遮羞布

谁来填平研究与产业之间的鸿沟


博文“已讲三遍: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070172.html在科学网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从科学网上已经表达的意见看:

1.对于用中文发表论文,反对的声音似乎要大于支持的声音,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要求科研成果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上,这会严重影响国际学术交流,并不可取。当下中国正在全面崛起的过程中,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不符合国际潮流。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将会把中国学术界与世界隔离开来,其坏处一目了然”(王晓峰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76-1070444.html);博友Claim的评论:“当我们科技还没法叫板西方的时候,就必须接受ENGLISH为第一科技交流语言”;“(文章)要不要用中文发表,我个人看法,恐怕没有必要!……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想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作为科学家,没有任何选择。……让大家把最好的,甚至一般较好的文章都发到中文刊上,短期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建立世界影响的科学家和双一流建设大学,再自信都是没有希望的”(程宗明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70622.html

2.对于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决定:从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发表在中国优秀期刊上!反对意见认为“出台这种规定,本身就是没有自信没有尊严的表现”(博友Skydoom的评论),并质疑:“通过这种手段干预或者说胁迫作者发文合理吗?”(博友禹兴海的评论

还有一些激烈得多的评论,有的已近乎骂街,这里就不引述了。

也有一些正方评论从国家战略、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社会学角度出发,陈述了中文发表论文的意义(博友ep4h、蒋大和、赵建民等的评论),很有见地,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的进一步阐发。

在博文的评论互动环节,我们表达了几层意思:

1.当今科学已经不单纯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情,已经是国家战略,重视中文发表论文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支持中文期刊、中国期刊是中国学者的责任。

2.中文期刊并不影响学术成果的优先权,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期刊对中国学者取得学术优先权不仅没有根本影响,而且有先天的有利条件;
   3.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的决定是
促进民族科学体系完善的制度安排,特定历史时期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

4.当下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环境造成了故意排斥中文刊、中国刊,故意不引用、不投稿、不评审的不正常状况,这是亟待改进的。

   看到程宗明老师、王晓峰老师的博文和博友评论,感到自己意犹未尽,试做进一步阐发,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为什么做科研?为谁做科研?

科学职业化是最近100多年发生的事,此前,科学是贵族的一种业余游戏,玩这个游戏的人是需要有闲、有钱的。他玩他自己的闲钱,怎么玩别人管不着。科学怎么就变成一个职业了,在这里不多闲扯这个问题,重点谈谈作为一个“职业”怎么才能玩得转!

既是一种职业就需要成本和投入,有投入就要有产出,这里的产品当然是科学成果、科学知识,论文是产品的一种体现形式。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形成投入-回报机制,这个“职业”才能玩下去!问题来了,这个产品卖给谁?价值谁来确定?显然,这个价值不可能由科学共同体自己坐地起价(所谓“业内承认”),需要买家认可(所谓“社会承认”)[1]。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科学工作者为什么必须去向公众解释、宣传,求得认可和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要由政府出马,搞一个“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JST)”,“以实现科技创新立国为目标,促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过程的研究开发;营造包括促进科技信息流通在内的科技振兴所必需的基础环境”[2],整体规划科技发展,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让科技落地。

看来,相当一部分中国学者在为什么做科研?为谁做科研这个问题上还不甚了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科研职业化还没有完全走上正道!中国的纳税人肯定不会苛求科研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方向正确应该是基本要求!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恐怕并不能得到纳税人的认可。说得严重一些,有些科研文章其实只是钻了科研体制的空子,成为混饭吃的饭票!从SCI换到的饭票面值高、好使,便有趋之若鹜的势头!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用在中国社会建设中是一个中国学者不能质疑的声音!我们的“消费者”不认可,我们的职业就玩不下去!立志攻克国际难题是少数人的事;解决国内重大需求是大部人的事,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科研出发点

二、科研的价值怎么判断?

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影响力这种说辞很像是一块遮羞布,似乎也是唯一一块能用的遮羞布。

2016年中国制造期刊论文数已经接近100万篇,SCI论文也达到30万篇的规模。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一,SCI论文数也已经坐二望一,其中化学、物理、材料学科的文章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试问,我们是学术强国了吗?我们开创学科方向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又有多少?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工作已经过去了40年,下一个诺贝尔奖在哪里?

要以SCI指标判断,我们蛮可以沾沾自喜,论文数与高被引论文数都同步增长,稳居世界第二把交椅,但中国的科技水平真的到了坐二望一的境界?我们的能源、环境、健康、高端制造等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领域是不是都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了?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永远是少部分人的事,攀登科学高峰不是打群架,从来不是人数的比拼、不是文章数量的堆积!其他因素姑且不论,我们总得承认天赋的差异,大部分人生来就不应该被赶鸭子上架,去攀什么国际科学高峰,而横尸成为垫脚石,应该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发辉力所能及、利国利民的作用。

很清楚,我们科研的“消费者”是中国纳税人,不是爱思维尔、不是斯普林格、不是PLoS、不是SCI。现阶段那么多人自己花钱为国外期刊、数据库、服务商打工,事出无奈,情有可原,但如果还振振有词就匪夷所思了!在SCI发论文的的自信似乎并不值得炫耀!我们有不少学者在讨论社会治理时经常会提纳税人的意愿,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应该具有同样的态度!

在科研评价方面,我们还是可以考察研究日本的科研评价体系。日本的科研评价已经成为统一价值观后的一种职业行为,而不是假手他人

三、谁来填这道沟?

2014年6月,李亚栋院士等给中国科学院上书,建议“创建‘科技文献中文摘要(CAST)’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信中写道:实现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是体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欧美发达国家因英语文献的原因,在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方面形成了特殊的优势,我国虽然科技论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在促进企业新技术发展方面收效甚微,这与我国绝大多数科研创新成果以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不无关系!李亚栋等人由此建议,多部门合作,共同创建“科技文献中文摘要(CAST)”在线服务平台,方便我国企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和行业能工巧匠及时、方便地吸收国际科技新发现、发明新成果,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李亚栋院士在信中对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果操作都有很好的建议。

认为英文发文章天经地义的学者对中小企业技术人员难以及时、便利地获取研究成果的尴尬状态应该不是有意漠不关心,只是并不了解吧!

根据科学院领导的要求,科学出版社组织队伍认真研究了CAST工作方案,由于工作涉及面广、人力物力投入大、工作内容复杂,这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恐怕也非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够胜任,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这科研工作接地气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邻居日本。首先,对于科研选题的价值取向,日本学者能够做到以我为主,而我们还有严重的跟风行为,我们经常不是从国计民生需要、“消费者”需求去设计选题,而是习惯于在外国人的文章中去寻找选题、去拾遗补缺或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级阶段,这样的模式还情有可原,事实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科研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但时至今日,我们都已经以科研成果的“老二”自居了,再这么做情何以堪!坊间有说法,中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专家要三请四邀才来,而日本人开国际会议,外国人常常不请自到,很耐人寻味!

其次,类似李亚栋等人建议的CAST项目,日本人早已经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JST发的日本科学技术信息集成系统J-STAGE除了向全世界即时发布日本科学技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外,还组织日本国内语言专家与各学科专家合作,高质量地将世界最新科技文献即时翻译为的日本语言文字,使得不通晓他国语言的科技工作者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显然,日本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从研究人员到工程技术人员、从研究机构到工程企业之间有着协调机制和互动机制,而我们在研究机构与工程企业之间的鸿沟尚待各界齐心合力,加速填平!比如可不可以从简单的做起,我们的英文刊也加个中文文摘?

文章最后再引述一次欧阳钟灿院士在“第十三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上的呼吁:“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真的是时候了!”。

 

补记:

1. 中文期刊的种种弊端是另一个问题,需要专题讨论

2. 在期刊出版的规划、布局、整合、集约化经营上,我们放任太久,欠账太多,亟待多方合力突破困局。

 

参考文献

 

[1] 参见:李正风. 产权制度创新——科学是如何职业化的,科学与社会,2015年第2期

[2] 参见:程永明. 日本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以JST为例.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本文作者欢迎媒体转载此文,但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胡升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071034.html

上一篇:已讲三遍: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
 

29 周健 刘捷 吴施楷 史晓雷 陈南晖 陶勇 丁克强 李万春 江克柱 徐耀 赵克勤 晏成和 黄永义 范会勇 信忠保 武夷山 牛凤岐 周春雷 许培扬 黄仁勇 彭真明 吕洪波 王可骞 王兴民 林志远 章雨旭 王从彦 loyalSciencefan xlsd

发表评论 评论 (56 个评论)

[56]周贤永  2017-8-14 14:56
中文期刊、中国期刊何去何从?中国科研何去何从?
[55]周贤永  2017-8-14 14:54
中文期刊、中国期刊何去何从?中国科研何去何从?
[54]黄柏林  2017-8-14 09:18
52楼说的简单直白,我给我德国导师说了我要用中文写博士论文,他就是这么说的。。。。。。
[53]黄柏林  2017-8-14 09:04
我不得不说,最近写博士论文非常纠结,我是联合培养的粒子物理专业,但是中国要求博士论文必需用中文,这样德国的导师就看不懂我的论文了。。。。。。你讲了那么多科研的方面。唯独没有仔细去分析如何去做科研,显然关起门来做科研是不会成功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那么要开放做科研就必须大家用统一的语言呀!中国人肯定想用中文呀,事实上德国人也想用德文,在我听一个关于引力波的讲座上,报告人不断强调说,你看你看,原来学术论文都是德语写的,然而也没人吊他呀,谁让你错过了机会的,历史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且无法回头,就像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一样,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学术语言,现在大势宣传中文期刊,中文论文,只是另一种闭关锁国而已。。。。。。老外不喜欢来中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沟通不畅,中文又是相当的难学。。。。。。所以英文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学术语言。另外我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做的问题,什么文化自信呀,什么主义呀,我不太关心。我认为在选用语言上根据不同专业不要一刀切,像粒子物理这种非常国际化的基础专业,毫无疑问,英文没得说,对于具有中国优势的学科,比如中国古代史呀之类的,可以用中文。这种还想像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那样用行政命令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只会值得其反,阻碍发展,让中国进一步扭曲,最后所谓的“自信”只是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
博主回复(2017-8-14 14:10)再引述一下李亚栋院士的话:欧美发达国家因英语文献的原因,在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方面形成了特殊的优势,我国虽然科技论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在促进企业新技术发展方面收效甚微,这与我国绝大多数科研创新成果以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不无关系!
[52]伍国华  2017-8-14 08:20
日本人写日文文章,德国人写德文文章,法国人写法文文章,俄罗斯人写俄文文章,然后开放的世界倒退了?中国人现阶段应该成立国际出版集团,办高水平英文期刊,才是正理。强行要求大家写中文论文,首先解决中英文一稿多投问题,否则就是开历史倒车。论文中的东西, 小企业一般用得到么?需要前沿的技术,大企业都有研发团队。再说企业有需求可以看中文专利和中文专著。政府还应该搭好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
博主回复(2017-8-14 13:53)没有说所有的文章都必须用中文,况且还有中国英文刊也需要支持呀!
[51]程宗明  2017-8-14 06:35
胡老师,我查了一下欧阳钟灿院士的文章: Google scholar 列出的前五篇文章:Cavitation in drying droplets of soft matter solutions,F Meng, M Doi, Z Ouyang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4 - APS;  Solute based Lagrangian scheme in modeling the drying process of soft matter solutions F Meng, L Luo, M Doi, Z Ouyang -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 2016 -; ]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ing Kinetic Transition Network in Polypeptide from Top to Down: Trajectory Mapping. L Gong, X Zhou, Z Ouyang - PloS one, 2015 - journals.plos.org;  The phase diagram and radial collapse of an inflated soft tube under twist. F Meng, JZY Chen, M Doi, Z Ouyang - Soft matter, 2015 - pubs.rsc.org; The 'coin-through-the-rubber'trick: an elastically stabilized invagination F Meng, M Doi, Z Ouyang, X Zheng… - Journal of Elasticity, 2016 - Springer.  如果这些文章都发在中文刊上,就很有说服力了。非常欢迎这种学术讨论和辩论。
博主回复(2017-8-14 06:42)另,您的博文是促使我写这篇小文的一个重要因素,特此致谢!
博主回复(2017-8-14 06:37)谢谢!有机会我就您的问题请教欧阳先生。
[50]王可骞  2017-8-14 06:31
写得好
博主回复(2017-8-14 06:35)谢谢
[49]朱玉长  2017-8-14 06:30
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中国人自己的期刊就一定要是中文的,英文为啥不行?发表了中文的研究成果,难道相关的企业就更容易获取了吗?目前,哪个中文数据库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哪个是开源的?不都是要买的?SCI数据论文要花大价钱买,中文数据库就不用买了?真的要说英文期刊数据库买不起,可以用Sci-Hub啊,能覆盖大部分英文期刊吧,中文数据呢?不买能用不?
博主回复(2017-8-14 06:35)中国也有好的英文刊,也需要大家支持
[48]黄洪林  2017-8-14 06:29
支持胡老师,    写了一篇无厘头的文章,敬请胡老师审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41239-1071081.html
博主回复(2017-8-14 06:33)谢谢,很高兴大家参与讨论
[47]scientist  2017-8-14 05:04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用在中国社会建设中是一个中国学者不能质疑的声音!我们的“消费者”不认可,我们的职业就玩不下去!   坚决反对烧“大钱”,做着“没有用”的东西!   
[46]方飞  2017-8-14 04:55
中外期刊,问题多多, 比如: 各个大学学报就是大杂烩, 应该取消学报,每个学校办特色杂志。
博主回复(2017-8-14 05:56)学报确实很难。有些高校在尝试改刊,定位于学校特色学科,但很难有两全的办法。
[45]范运年  2017-8-14 04:27
支持胡老师
博主回复(2017-8-14 05:51)谢谢
[44]diwunju  2017-8-14 04:25
科学家都用自己的母语发表论文,那怎么交流?这跟文化自信有什么关系?别想太多了。
博主回复(2017-8-14 06:38)中国也有好的英文刊,也需要大家支持
[43]许培扬  2017-8-14 04:20
科研有规律,文献也是有规律的,全球80%多的文献是用英文发表的。
博主回复(2017-8-14 06:09)请许老师指正。
[42]liu864732  2017-8-14 04:13
要想不被英语统一,就应该中文独立自主。
[41]youhoen  2017-8-14 04:05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决定:从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发表在中国优秀期刊上!
[40]ch1103838310  2017-8-14 03:24
陈军老师的文章,在国内公开发表了,科学网科技部中科院为什么不能宣传一下,供科技界讨论讨论呢?
[39]牛凤岐  2017-8-14 03:15
凡是花纳税人的钱所搞的研究,必须向纳税人做出交代,包括理论成果、技术创新,应该以技术方案、产品实物、科技文献等各种方式报答纳税人,除尚无明确实用目的的基础研究之外,绝大部分都应应以富强国家、造福民族乃至人类为宗旨。花着纳税人的血汗却对他们毫无报答,而一心一意追求个人名利,是奇耻大辱!!!
[38]ch1103838310  2017-8-14 03:11
陈军老师的学术成果概览           详情见http://vixra.org/abs/1603.0243

1,提出耗散功的概念W=CF2t和力的热效应Q=CF2t。耗散功,是力在保持物体的形变程度不变时,所必需消耗的能量。其大小与力的平方成正比,与用力时间成正比,C为常数,有待测量和验证

2,修正了动能定理F1ds-CF22d t =d E。物理意义是:物体动能的增加量dE,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力所做的机械功F1ds,与物体的反作用力(合力)所做的耗散功CF22dt(形变部分发热)之差。当F1=0时,则 F2=0,dE=0,物体的动能E保持不变。可称为动能守恒定律

3,补充了角动能定理d(rF1scosθ)- Cd(rF22t) =d(rE)和角动能守恒定律。物理意义是:物体角动能的增加量d(rE),等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机械功矩d(rF1scosθ)和耗散功矩Cd(rF22t)之差。补充角动能守恒定律:当d(rF1scosθ)= Cd(rF22t)时,d(rE)=0,即角动能rE保持不变.

推论:一切转动的物体,当没有切向力做机械功时,即:d(rF1scos900)=0,角动能会逐渐减小,即:d(rE)=-Cd(rF22t)。(具体表现:行星卫星会坠毁、电子会坠入原子核、自转的物体会逐渐停止自转),这可以称为角动能不守恒定律。要想保持转动物体的角动能守恒,就必需有切向力做机械功,简称带动性。

4,用角动能守恒定律很好地解释了太阳系天体运动现象。带动性是原因,同向性、共面性、非对称性(非圆、非椭圆、非闭合)是带动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太阳系是一个“永动机”的话,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永动机,现在只是处在相对稳定的运转阶段。宇宙是演变的

5,发现并阐明天体运动遵守的是角动能守恒(在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能rE=1/2GMm,rv2=GM命名为角动能守恒判别式),而不是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6,发现并阐明月球没有自转,提出宇宙中物体不自转的标准。从而将“天”上的物体和地上的物体不自转现象进行了统一。在宇宙中,物体不自转的标准:其几何特征是物体有一面始终面向公转中心,另一面始终背向公转中心;其物理特征是自转力矩和自转角动量(角速度)均为零,而公转角动量(角速度)不为零。平动只是此标准中,在公转半径为无穷大条件下的特例或者叫做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不能以此标准,来判断自然界中的天体或者物体,是否自转的依据。指出了平动与假平动的区别。

7,发现并阐明势能不是能量,是力距,是力做机械功的必要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多余的,实现了保守力与非保守力的统一。

8,提出三个预言,供证伪。

预言一:逆向公转的人造卫星,不管发射多高,在无动力的条件下,运动寿命都是有限的,运动时间,今后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Cd(rF22t)= - d(rE),(F2为离心力,大小等于引力),理论值要大于实际值(太阳风、宇宙射线、大气等阻碍无法计算)。

预言二:绕月飞船(探测器),不管方向如何,在无动力的条件下,运动寿命也是有限的。

预言三:同样两颗人造卫星,在同样的高度,在无动力的条件下,以同样的角速度绕地球公转,一个顺向公转,一个逆向公转,逆向公转的卫星运动寿命会很短。

PK的舞台已搭好,欢迎各种理论一试身手!

先定性后定量再验证,中国宇航愿意为科学发展做贡献!
[37]刘立  2017-8-14 02:37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做广义的(而非狭义的)理解。
博主回复(2017-8-14 06:01)抱歉,网络没有反应慢,点了三次。
博主回复(2017-8-14 05:58)愿闻其详。
博主回复(2017-8-14 05:58)愿闻其详。
博主回复(2017-8-14 05:58)愿闻其详。
[36]xiaobaobao888  2017-8-14 02:23
为什么做科研?—— 答案:帽子

为谁做科研?—— 答案: 还是帽子

  
[35]陆建飞  2017-8-14 02:06
为什么要把发高水平国际刊物论文和解决国内的工程实际问题对立起来?好的研究就是要顶天立地,既解决工程问题,又提出或解决科学问题,对世界科学做贡献。现在作为一个规模企业,哪家没有研发部门,哪家的研发人员不懂外语?就目前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程度,成果用英文和中文发对国内企业已不是什么关键问题,关键是中文期刊背后的人情相对复杂,当初引入SCI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杜绝人情因素。中文期刊的出路在于国际化,借鉴国外的办刊模式,和国际接轨,和国际刊物竞争,而非闭关锁国,国内科研水平上去了,刊物水平上去了,稿源充足,生存自然不成问题。
博主回复(2017-8-14 02:58)中小企业还是用不起中外数据库。
[34]周洲  2017-8-14 01:27
目前大部分都是为了生活做科研,为了自己的名利做科研!
若博主身边或认识的人中有为了理想、信念、兴趣,促进国家强大的科研可以尽量举出来,多多益善,好让大家以他为榜样!
博主回复(2017-8-14 01:51)谢谢你的坦率。
[33]polarm  2017-8-14 01:15
现在评奖都是以sci论文数量和质量来定等级,谁能不重视
[32]陈国宝  2017-8-14 01:14
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才能解决这类问题,其实首先要改革评价体系
博主回复(2017-8-14 01:16)有道理
[31]Claim  2017-8-14 01:13
做科研是一种基本人权。
[30]刘庆生  2017-8-14 01:04
不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博主回复(2017-8-14 06:05)愿听刘老师详述
[29]张志刚  2017-8-14 00:53
先看看充斥媒体的“MOZI”发表在哪些刊物上了?
[28]ch1103838310  2017-8-14 00:51
   http://vixra.org/abs/1603.0243,http://blog.sina.com.cn/u/2392978131,看看这篇论文,让人茅塞顿开。
[27]张大林  2017-8-14 00:44
真心希望 科学家 为了社会人类的进步 做科研
[26]范会勇  2017-8-14 00:42
完全可以商业化操作。建议科学院成立一个科技数据信息技术公司。
博主回复(2017-8-14 06:05)谢谢你的建议
[25]晏成和  2017-8-14 00:41
赞赏:科研工作要接地气。不是发一点狗尾续貂的洋文章。
千百年来,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探求、思索,面对自然界奇异的万事万物,极尽猜想、竭力求索:它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它是怎样形成?(3W)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始动力。
拙文《做科学要的是什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066&do=blog&id=1068036
[24]黄永义  2017-8-14 00:32
好!
[23]徐耀  2017-8-14 00:09
为什么做科研,因为有问题需要解决。
为谁做科研,为民族振兴做科研,为子孙后代生活的保障做科研。
[22]cnm666  2017-8-13 23:58
为了力量为了资源所以做科研,

搞出一些具备力量的成果,用来对抗自然,对抗敌人入侵,换取资源用于生存和继续研,维持自己的稳定研究环境。


所以说,科研是为了更好的拥有科研环境。

每当外敌入侵,经济危机,社会混乱等可能波及到破坏科研环境的事情出现时。
科学界应该是第一个要思考解决方案的,否则出事后就没法维持美好的研究环境了
[21]沈律  2017-8-13 23:10
  
[20]bshhwkl  2017-8-13 23:10
发表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播一种新知识,一种新技术,而不是仅为了引人注目,如果你的文章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新知识、新技术,首先应发在国内的中文刊物上,让国人优先受益,然后,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因使用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发展了,自然便会引进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加以应用的。
[19]bshhwkl  2017-8-13 23:07
发表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播一种新知识,一种新技术,而不是仅为了引人注目,如果你的文章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新知识、新技术,首先应发在国内的中文刊物上,让国人受益,然后,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因使用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发展了,自然便会引进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加以应用的。
[18]Claim  2017-8-13 22:51
”科研成果的价值不可能由科学共同体自己坐地起价,也需要买家认可”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17]Claim  2017-8-13 22:48
"谁来填平研究与产业之间的鸿沟"

市场。
[16]蒲亨建  2017-8-13 22:26
关键问题是用中文发表学术论文,外国人看吗,有多少外国人能看到?如果只是或主要是本国人看,那它的传播与影响会不会大大降低?这个问题应该谈一谈吧?
[15]proedus  2017-8-13 22:03
什么叫“科研”?
[14]光寿红  2017-8-13 21:46
诛心啦
[13]loyalSciencefan  2017-8-13 21:45
   好文章!

中国老祖宗在教育问题上留下一句名言,叫做:学坏容易,学好难。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恰恰把SCI、IF学来用于干坏事了---数着点数发奖金、谋利益。用SCI、IF去混自然基金,混下基金,就可以提成捞一笔,甭管课题上不上道,动轧六、七十万,结题时啥问题也没解决,糊弄着发篇SCI,然后再数着点数捞一笔。可以算算,国家每年一万三千多个亿的科研经费,都解决了那些科学问题,纳税人的血汗钱构筑的基金,有多少回报了纳税人。

在国外,用纳税人的基金完成的课题,要给老百姓一个科普性的交代,要让老百姓买帐。这样的事情怎么就从国外学不来?!

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博主回复(2017-8-14 06:03)谢谢
[12]陶勇  2017-8-13 21:44
我从一开始就是希望以中文写论文,发表论文,我在大二开始就向国内中文期刊投稿。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从大一开始就不学英文了(英语课常常旷课),所以大三还要补考英语,当时我觉得干嘛要学国外的语言,还要以英文发表,我甚至觉得中文期刊和教科书就是最好的文献。
当时本科毕业由于失业在家,论文的单位都是写的家庭地址,结果投稿中文期刊总是被拒。后来没有办法只有自学英文投国外期刊,当美国physical review D没有因为我写家庭地址而送审时,我才发觉科研的舞台原来在国外。所在中断6年的英文学习之后,我彻底开始自学英文。

附上我的一篇博文《我写在祖国的四篇代表性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984083.html

只有经历过才有发言权,我作为亲身经历者,给出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明中文期刊的问题。
博主回复(2017-8-13 21:54)中文期刊确实有不少问题。
[11]Claim  2017-8-13 21:42
你办个刊子,世界同行不认可,小范围咕咕大叫:老子天下第一。顶个屁用!

企业是个阿斗,非中文期刊所能扶。现成技术摆在他们面前,还是冷漠无比。

发中文,就不买外文数据库,不了解世界进展了?

只善于在中文公开出版物上免费猎取科技资料的企业,算啥企业?

走向市场,走向竞争,大势所趋。

硬规定是大杀伤。
博主回复(2017-8-13 21:59)据我了解,企业是欢迎的,只是我们不太能搔到企业的痒。
[10]陶勇  2017-8-13 21:29
我反对的就是你说的现象:“现在国内学者的大部分工作都是follow或者扩展国外研究”。
_____________

我不知道胡老师是做什么领域的研究,不好发表意见。
就我所做的领域: 一般均衡,演化经济,经济物理,量子临界现象,高温超导,绝热定律,自旋霍尔效应等。我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大部分都是扩展国外研究,但也有很小一部分原创者(科学网上也有几位博主)。
看是不是中国学者原创,主要看其论文所引用的主要理论框架来自哪国学者?  
就我列出的领域,你可以随便找一篇论文,我可以帮你找出其来源。
[9]xlsd  2017-8-13 21:29
好问题
[8]fdwllq2  2017-8-13 21:14
说得好!打了那些崇洋媚外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7]丁克强  2017-8-13 21:05
说得好,说得对! 中国科研人员的科研费是中国纳税人的钱!科研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别的不知道,在日本留学时,公司新研制出来的产品,让我所在的实验室免费用,期望找到新的应用领域。
论文和应用两张皮的现象急待解决。
博主回复(2017-8-13 21:11)谢谢你提供的佐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