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我知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智慧

(2015-07-24 13:54:58) 下一个
我知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智慧

已有 2670 次阅读 2013-1-18 16:54 |个人分类:Scholarship|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诺贝尔 物理学 李政道 initial yellow    推荐到群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智慧

很多年前,我听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Tsung-Dao Lee (T.D. Lee, Chinese: 李政道; pinyin: Lǐ Zhèngdào) (born November 24, 1926))的演讲。他说的是理论物理 - 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最后,有人问了一个如何进行研究的问题。

他回答说,“我其实和所有人都一样, 有许多试验和错误如何进行研究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 不要怕犯错误,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犯了,最后你可以成功

我要问他:你怎么知道你已经犯了所有的错误。我不知道“所有”是多少?我不敢问。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说:“你要在机会来临时做事情。在我的一生中,有些阶段我会有一大堆想法,有时也有灵感枯竭的阶段。如果下周我有想法,我就会做些什么,如果没有,我就什么也不会去做……在你的一生中,只要你没有做错很多事,那么只要能做对少数几件事就行了。”

巴菲特说,“做优秀的投资者并不需要高智商”,只须拥有“不轻易从众的能力”

佛陀说得更简单:“不要相信任何东西,不管是从什么地方读到的,也不管是谁说的,都不要轻信,哪怕是我说的也一样,除非它符合你自己的理智或常识。

看“打架”有感

恕我直言,我很尊重和佩服的网页在使用 思想领导者社交媒体大师创新/创新” “科学研究理念” “科学精神”“高端人才”” 精英””牛导师-- 你读他们的文章后,你不知道他们谈论的是什么东西. 如果你不能确定谈论的目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为什么辩论?

这些大空的废话,作为手足无措的自我促进的标记! --残酷,但却是事实。我的意见, 任何人在网络上真正聪明的人, 避免这些标记。你不说什么目的,但显示的事实,让读者作出自己的结论.

你来到人世间是要做什么呢?你走在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的路上--自我发现之旅永远不会结束。

你是你自己的领袖,你是你自己的老板 -- 在你生命终结的,作出自己的结论“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654564.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李胜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欧亚混血儿韩素音多元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下一篇:听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谈顿悟与创新

8 曹聪 张士宏 鲍得海 王春艳 陆俊茜 杨正瓴 孟浩 XY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删除 回复 [6]孟浩  2013-10-11 17:02
你是你自己的领袖,你是你自己的老板,你走在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的路上--自我发现之旅永远不会结束!创新之源永不枯竭!
删除 回复 [5]李胜文  2013-10-5 09:46
作者:曹海扬 陈典 易珏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10-5 11:51:4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杨振宁谈人生中的遗憾: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



9月24日,当代知名物理学家、香港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杨振宁教授做客人民网香港直播间。谈到人生的遗憾,杨振宁表示,在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但他还说,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这也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

当主持人问道是否有人生遗憾时,杨振宁说:我想不应该说是遗憾吧,我们所做的基本物理学里头,最近这几十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未尽全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像我这一辈的人希望解决,可是没有达到。这些领域里头,想要解决,到现在为止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后二十年、五十年会不会能够有大的发展?我对它也没有很乐观的信心。换句话说,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成就,可是最后最困难的东西,我现在一时对于很快的能解决不太乐观。是不是一种遗憾呢?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遗憾。不过科学的发展,我想永远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完全圆满的解决,所以,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我想这恐怕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

在谈到与李政道的关系缘何渐行渐远时,杨振宁表示很遗憾两人没有机会再在一起合作。他说,李政道比我年轻4岁,我们是在1946年在芝加哥最先认识的。那个以后合作得非常的成功,后来到1962年我们彻底的决裂了,这个以后又有很复杂的一些经过,不过到了今天,李政道也快90岁了,我们现在对这个比较放松了。将来,到底是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一定有人去研究。所以,也可以说是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所关注的事情。

杨振宁回忆西南联大在昆明念大学时的感情经历,说道,我是16岁的时候进西南联大念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在物理系,数学系来了一个女同学,叫做张景朝,她很容易使人注目,很漂亮,又很活泼,因为她是数学系的学生,我的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那个时候的办公室很简陋,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位置选课这一类的事情到我家里头找我父亲,所以张景朝有时候到我家里头来,所以我就认识了她,我父亲母亲也都认识了她,后来过了几个月以后,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跟我自己讲张景朝没来之前,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我知道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我心里头很烦燥,我那天想了想,我说这个不好,这对我的前途不好,所以,我就决定,说现在不是我交女朋友的时候,我现在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

杨振宁继续说道,这时候是17岁的时候。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是贯彻这个决定。怎么贯彻这个决定呢?当然不是和张景朝说绝交吧。可是,我不大去注意她,或者不大去找她讲话,就尽量的把关系变得平淡下去。从今天看起来,我想我有一定的成功,为什么呢?我看了一下我同时代的人,他们写的自传,我就知道西南联大很多男同学都在那里追女同学,没问题,是受了很多的纷扰。事实上我刚才讲我17岁的决定,不止是到17岁,因为后来我在西南联大念完本科生,念完研究生,到美国去念博士生,我是一直到1949年,就是我27岁的时候,才开始去找女朋友。在那以前,我是有意识的我不去交女朋友,因为我当时应该最好的对于我的前途是集中来做我的学习工作。我想这个决定维持了十年,与我后来的学术成就有直接的关系。我讲这话并不是说,我这个办法是人生最好的一个办法,我只是讲出来,这是一个经验,尤其是今天我看见了很多我同时代的人自传和别人写他的转,像我这样,能够维持那么久的一个处理交女朋友问题的原则很少。这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有多么大的影响,说是有影响,是没有问题的,有多么大的影响,是不是应该效尤,我想每个人的决定都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讲出来我自己的经验。一般讲起来,我的思想,你说比较单纯也好,或者说是比较理性,克服了感情也好,不管怎么样,这与我人生整个经历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删除 回复 [4]李方和  2013-1-23 19:39
我要问他:你怎么知道你已经犯了所有的错误。我不知道“所有”是多少?

他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所有”是多少?但当我在这一领域中开始小有成就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在这一领域中现阶段犯错误的频度……,
我似有所悟,但仍不敢问。
博主回复(2013-1-24 10:37)正是!四美具,二难全:科学美,历史美,人美,故事美(四美具);未知与已知(二难全)。未知而知入门,入门方知更多的未知。自解悟无知得很,不敢多语:“人啊,总是很纠结!”
删除 回复 [3]王春艳  2013-1-20 06:59
我是这么说的:大部分事情你都能自己想清楚,而且只有你自己真正想清楚,所以尊重你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如果别人想对你发号施令,或者想要你听他的话,不管这个人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老师,他需要说服你,或者感动你,或者你信服他,总之你若是感到你不喜欢,你要尊重你的感受,思考你的感受,想办法解决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659-522774.html
博主回复(2013-1-31 17:50)Well said! Wonderful! Inspirational! Judg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xperience: Somehow, some people can know very well what they want, how to get it, no matter what other people say, the determination! Wisdom! But, how can you get that? Any thoughts?
删除 回复 [2]鲍得海  2013-1-20 06:37
笔记:
【你来到人世间是要做什么呢?你走在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的路上--自我发现之旅永远不会结束。】
【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博主回复(2013-2-1 15:38)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comment! You are welcomed to talk more about your own 自我发现的路.
删除 回复 [1]张士宏  2013-1-18 23:34
大师、人才、帅才等等,都是官方、媒体赋予的;一方面全国都说没大师,可是没几天科学网又报某大师离去了!又有某大师获奖了!好像活着的都不是大师,离去就成大师了。或者获最高奖的就是大师。其实大师基本都糊涂了,别相信大师。科学网很多名博以后可能都会被慢慢成为大师。
博主回复(2013-1-31 17:53)Great! You made a point: Readers can make their own conclusions. Naming names and fame could be discouraged to readers, insulting readers. Thank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老煤OldMike 回复 悄悄话 洋派邪教共惨黑帮一统中原后,天下多少学者受骗,争先恐后回去,自以为是回去为国出力,却全被惨酷的迫害,或多或少,无一幸免 而当李政道先生在送同伴的机时候,回答一个回中原者的问题时,'你为啥不回去'?我不愿意被洗脑,李政道回答,能在当时这种环境之下,能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看清洋派邪教共惨黑帮邪恶的真面貌,可见他的智慧是何其之高也,
HeartSutra 回复 悄悄话 名和利都是空的,连自己的肉身也是假的,那么这个世界什么是真的?没有真的,一切都是假的。Because if it's REAL, then nothing will change! 娑婆世界就是一幅画,you feel it and you see it, then you think it's real! it's all subjective.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可怜无数山:
你说的完全不是事实。 实际上,李政道先沉默了10多年,直到杨在台湾出书,其中有大量歪曲事实,有辱李先生名声的语言,李先生才接受记者采访,以澄清事实,起到 balance 的目的。与杨的言论相反,李从未声称那个成果是自己的idea,而是很谦和地强调“象两个小孩在海边一起发现了美丽的贝壳”。

你的话“杨也要高得多”明显说明你是一个很不严谨的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仁不智者看到的只有龌蹉。
TJKC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怜无数山' 的评论 : That's true as you said; however, it's sad that they have fought for who's the first get that idea. You and I, all of us couldn't tell: Yang said he got the idea first and Lee said the opposite. Why is that important? Both of them got Nobel Prize, recognized. So pity!
TJKCB 回复 悄悄话

李政道教授的答案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吗?
(2012-10-13 23:13:18) 下一个
出处:新华博客 浏览630次,读者评论0条
李政道教授的答案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吗?
2012年08月19日,星期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94岁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建言,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提出后,激起了中国全国上下的一片热议。然而,一阵热过后,很多人就把这一问题置诸脑后了。但是仍然有一批关心中国前途和未来的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苦苦探索着。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李政道先生就是一个热心解决钱学森之问的人。最近,他在担任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主席时,从两个方面对钱学森之问进行了解答:

一,要实现“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模式。

二,教与学必须要有创新。“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那么李政道教授给出的这两个答案能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呢?我看恐怕不行。

第一,实行“一对一”精英教育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批本身就很有创新意识的教授,本身就有拥有自己科研成果的导师。但是中国的教授本身的创新意识如何?中国各大高校的导师本身的科研成果能拿得出手的有多少?“打铁先要本身硬”,教授自身尚且在创新上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又怎么指导学生?导师本身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又怎么指导研究生?中国教育遇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恰恰是教授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扼杀者,导师本身就是创新人才的毁灭者。我们的教授缺乏一种爱迪生精神,不能在百折不挠的实践中展开论题导向性研究,经受原始经验积累期检验,真正把真知灼见传授给学生。他们教授给学生的是从古今中外各大权威那里搜集整理出的一大堆教条。而我们的导师的所谓成果,不过是越来越厚的从各处搜集而来的知识编辑而成的书本而已。让他们来进行教育,既使“一对一”又怎么样?因此,中国高校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并不在于精英教育而在于教授教育、导师教育。如果把教授、导师教育好了,既使不是“一对一”,也照样会有大批杰出人才涌现。“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授、导师的创新素质真正提高上来了,仅仅是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受益无穷,只要是引导学生入门,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修行成长为杰出人才。

第二,教与学必须要有创新。“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这个提法其实是爱因斯坦“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升级版。事实上既使是爱因斯坦的这个提法也欠妥。因为仅仅是提出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上不力,岂不是问题会越积越多?中国现在提出问题方面早就形成题海大战之势了。你问题提出再透,岂不是也只能处于题海大战的包围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一起来,集中优点和长处逐步解决缺陷和问题,才能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把提出问题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割开来本身就不科学,业已造成严重的题海大战。李政道先生再来强调一遍,岂不是让题海大战更为严重?岂不是让题海大战淹没更多学生?岂不是让题海大战给中国教育增添更多烦恼?

正因为如此,李政道教授给出的两个答案并不能解决钱学森之问。真正要解决钱学森之问,还需要了解古今中外各种教育,需要集思广益、集大而成,坚定不移走论题研究型之路,实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统一,集中优点和长处逐个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高校才能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


前人的成就以及我们过去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不可放弃的根据地而不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顶峰。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对客观世界了解越多,我们自身的知识圈越大,接触的问题会越多;对客观世界了解不多,我们自身的知识圈越小,接触的问题会越少。正因为如此,我们永远不要担心前人已经把许多好项目研究了,发达国家已经把好多核心技术掌握了。只要我们相信潜能、珍惜机缘,永远可以发现更好的项目,掌握更核心的技术。对待机缘,我们要搜寻、要挖掘、要捕捉、要提炼,绝对不能守株待兔,才能好运连连。
我们的优点和长处在促进我们奋发进取,我们的缺陷和问题则在使我们的潜能沉睡不醒。我们相信潜能,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充满信心,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我们承认缺陷和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高自大,以唯物主义精神承认自己的有限,珍惜机缘,与他人团结合作,善待后人。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积极唯物主义。我们创建积极唯物主义,集中优点和长处,逐个解决缺陷和问题,完全可以取得使现有的一切科技成果相形见拙的更多更大成果!

我们的教育必须结束死读书、读死书现象,把自身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每个人的受教育生活变得富有价值和意义。鲁迅先生批评的铁屋子必须打碎,教育决不能变得一潭死水,而应该倾听经济社会发展的呼声,认真接受钱学森教授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人在各个方面的办事创业加油鼓劲,决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现实、实践决不能逃避,而只能在其中做得更精采、更出色。我们每个人要经历原始经验积累期、专业经验积累期、事业发展期、社会共享期四个阶段的奋斗,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大有成就,在科学上、在经济上、在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一 在原始经验积累期,科学的入口处正如在地狱的入口处,你必须毫不犹豫、豪不怯懦,经过长期的努力、艰辛的付出,才能在一团漆黑中豁然开朗,发现其中奥秘,积累到人生第一桶金;
第二 在专业经验积累期,你必须善于整理,善于总结,善于反复揣摩,善于耐心磨砺,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把握准各大实践要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熟能生巧、游刃有余,技高一等;
第三 在事业发展期,你必须放眼社会,跳出专业内,不在书本中,关注社会需求、人民喜好、群众疾苦,才能不是以陌生的专业术语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以热情的专业服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社会大舞台上叱咤风云、谋高一等;
第四 在社会共享期,你一定要拿得准,放得稳,不专横傲慢,不做守财奴,才能成为全社会尊重的带头人,促进社会共富共赢。
科学其实很朴实,离我们每个人很近,只要教育引导得法,我们自身愿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则经过四个阶段的奋斗,我们许多人都可以成长为杰出人才。

只要我们全社会有足够的诚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们解答钱学森同志的提问、培养杰出人才,就决不是远在天边的梦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







评分 收藏0分享0

- Write with meticulous search and fun.
可怜无数山 回复 悄悄话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15-07-24 15:10:33
李政道先生品德高尚,被杨振宁恶心了那么多年,基本秉持君子作风,以清者自清的态度,没有与杨纠缠,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令人敬仰。



=======

好像李政道更多抨击杨振宁的采访和文章吧?杨说的相对少很多。

在物理学中贡献和地位,杨也要高得多。

你喜欢谁是一回事,但不能因为这个去抹杀事实
TJKC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诚信' 的评论 : You're right - Lee was so kind that he didn't join in the fight. So sad. They didn't have to go that round of self-destruction. Hope our fellow Chinese remember that.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李政道先生品德高尚,被杨振宁恶心了那么多年,基本秉持君子作风,以清者自清的态度,没有与杨纠缠,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令人敬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