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人

几方田亩,耕耘不辍,乐在其中
正文

管弦上的哲理——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浅析

(2011-12-01 21:46:00) 下一个

中学时代,听老师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当局为鼓舞士气,在被德寇围困数月的列宁格勒演奏交响曲,苏军用飞机运送交响曲总谱,从前线士兵中抽调演奏人员,用密集的炮火作掩护,使列宁格勒免受徳寇炮火干扰,保证了交响曲的正常演出,同时还作了实况转播,借以鼓舞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当时,听了老师的叙述,内心惊撼于这是什么样的交响曲呀!能起到鼓舞将士奋勇杀敌的作用吗?后来,从有关的文章中得知,在列宁格勒演奏的交响曲是苏联著名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所作,曲名是《C大调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

前不久,孩子带回来一张肖氏《C大调第七交响曲》CD盘,我反反复复听了几遍,心灵所受的震撼自不待言,解除了几十年前的疑问,觉得在那严峻的时刻,演出这样的一部交响曲确实能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演出本身就是必胜信心的最好宣证,遑论那激动人心的音乐篇章。

自此,我开始关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先后听了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但在心中留下的印象不太深刻,有人拿这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比较,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层次的作品(也许当时我未能理解肖氏的立意),心中对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上的成就产生了怀疑,认为光凭一部《C大调第七交响曲》,还不能和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大师比肩。

前一阵子,一次我在收拾CD盘时发现有一张肖氏《c小调第八交响曲》,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安德烈·普列文指挥。一般情况,买了光碟我肯定会听,可是这个CD盘却没一点印象,说明听了没留下印象或者没听完就放下了。联想到令人血脉膨胀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于是就在诸事完毕后的深夜,躺下来静静地欣赏这部音乐。哪知道听完之后,乐曲中那怪异玄妙的独奏、那海啸般的喧嚣、那春雨冲洗后的清新宁静反反复复地在脑子折腾了大半宿,一直到第二天耳际都余音袅袅。之后的三四天,我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聆听这来自异域的旋律,渐渐地读懂了流淌在管弦上曼妙哲理。我说我读懂了,可能是管见,也许是再创作(自诩?),说出来甚至会令人哂笑,但我还是要一吐为快,与诸位同仁漫聊,以期抛砖引玉的效果。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形式之一,它和舞蹈、绘画雕塑、文字一起奠定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基础。音乐源于生活和巫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需要表达,同样的,生活中焦虑与困惑也需要引导。巫的出现,起到了解惑的作用,巫师通过舞蹈和歌唱帮助人们完成了精神的寄托。

当巫师用歌声祈求神灵护佑的时候,音乐便显示了启蒙与探索的作用。在五线谱尚未成熟以前,音乐特别是器乐乐谱难以传承下来。巫师的歌唱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之间存在一大段空白,无从详细了解这期间音乐的沿袭和沿革。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里,特别是巴赫的宗教音乐中,沉思和祈祷是常见的主题,但缺乏深度和宽度,往往是即兴式的单主题,和唐诗中绝句和律诗表达的范围差不多,精准优美但狭窄。

我认为音乐自贝多芬始,交响曲变成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书,记述和表达了音乐家就某一问题或人生哲理大问题的见解,听过《英雄》、《田园》、《命运》、《合唱》,没人会认为我这样说是危言耸听。之后,又有许多音乐大师,为我们奉献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马勒、柏辽兹等。在这些作品里,大师们以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哲理向人们阐述了真知灼见。肖氏的《c小调第八交响曲》就是这样的一部辉煌作品。

有人把第八交响曲看成是第七交响曲的姐妹篇,理由是它们都是以战争为题材。我认为这样看狭隘了,实际上,第八交响曲表达的是极为宏大宽广的哲学问题,关乎人类的发展历程。就凭这部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就能当之无愧地站在世界顶级大师的行列。

第八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实际上是两大部分,第一乐章是一部分,后四个乐章是另一部分。第一乐章仿佛是论文的导言和概论,后四乐章是具体的论述。

第一乐章以低沉、严峻的宣述调开始,营造出沉重悲壮的气氛,这个引子主题,把听众带进一个刚进入就会凝神屏气侧耳倾听的历史氛围中,展现的是旌旗飘扬金戈挥舞铁马奔腾杀声阵阵的壮烈场景。接着,在极其细弱的弦乐背景上,小提琴奏出了第一主题(阳刚),这个主题开始是平静、和缓、坚定,其中不乏奔放的热情,但是,在发展部渐渐地变得尖细甚至有些怪诞,平静坚定的情绪被焦躁与暴戾的情绪取代,时而又有沉重的引子主题作背景音乐出现,更把这种焦躁与暴戾衬托得令人揪心不安,似乎将有灾难发生。

第二主题(阴柔)的出现,中和了第一主题中的焦躁与暴戾的气氛,她以宁静祥和的优美旋律展现了一个安谧梦境般的田园境地。在接下来的发展部中,这两个主轮番交替出现,最终阳刚战胜阴柔,阳刚的第一主题发展成不祥的刺耳的令人心痛的尖啸。很快地,这刺耳的尖啸又转换成粗野凶恶的进行曲,这之后,整个乐队演奏出排山倒海的音响,形成了第一个高潮,没有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这音响的强烈程度,山崩不能比,海啸不能比,雷霆不能比,它淹没一切,包括第一主体本身。这强烈的音响高潮在整个乐曲中出现了二次(另一次在第五乐章),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第一个高潮谢幕后,在弦乐器微弱颤音的背景上,木管以柔和、圆润的音质做出感人肺腑的倾诉,这段长达近五分钟的独奏略带伤感,既使人心醉,也使人忧伤,仿佛看到一个青春少女面对家园被毁灭时的那种情态:回忆美好,述说痛苦历程,抚摸被痛创的身心。之后的乐章传承了木管独奏的基调,以柔和悲伤的气氛回顾了前面的几个主题,其中一段的演奏近似于葬礼进行曲,催人泪下的同时,反思油然而生于心田。当尖利颤抖的铜管号吹出第一主题时,这阳刚的主题不再焦躁和怪诞,而是近于悲鸣,令人断肠的悲鸣,也是忏悔的悲鸣。之后,乐曲在一片柔和轻缓迷人的气氛中结束,像看得揪心的历史老人带着遗憾远去。

如果要用文字来表达第一乐章所要表达的意蕴,那就是,引子主题表明历史的沉重,第一主题代表阳刚之气,第二主题代表阴柔之气。阳刚之气表示刚健、进攻、进取、建功立业,它是男人之气,它被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它是阳光的、正义的、祥和的化身,可是一旦失去控制,它就变成暴戾、凶残、毁灭的力量,能摧毁一切,也包括它本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战争,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是阳刚之气的恶性发展。帝王建功立业的思想极度膨胀的时候,毁灭之神就站在门口,他们摧毁了国家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就像第一主题在经过几次发展,变成了刺耳的尖啸和山崩海啸般咆哮一样,阳刚之气的过度发展和变异,是人类发展的噩梦,是健康机体中的毒瘤。

作为抑制力量的第二主题,她是阴柔之气,安详而宁静。在这一乐章中,第二主题是和平的力量,平民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在乐曲中,她作为柔和缓慢的力量和雄健坚定的力量对应着。这两个主题和谐的时候,乐曲悦耳动听,呈祥和之美,它们失去平衡的时候,音乐便出现乖张。乖张产生暴戾,暴戾导致毁灭,毁灭之后,阴柔便成为主旋律。这相当于人类社会,决定历史瞬间冲动而导致翻天覆地的是变异的阳刚力量,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它,就像那段音响高潮一样势不可挡。可是当社会被这个邪恶势力摧毁后,承担反省、鼓励、修复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和平力量的身上。听了乐章中那段木管的伤情独白,谁都能从中获得抚慰、滋润和鼓舞,毕竟,自由生活是如此令人向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一边抚摸伤痕一边在废墟上重新建立一个家园。

建立新家园——和谐一段时间——阳刚力量逐渐变异成暴戾——暴戾摧毁一切——人类痛定思痛,反思、抚慰、鼓舞、重建。如此循环不已,这就是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这也就是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要告诉我们的。

第二乐章是全曲的关键所在。

多数人对此乐章的看法相同,认为此乐章和第三乐章都是揭示敌人的丑恶形象。我不这样看,我认为应当用哲理眼光欣赏、阅读这个乐章。试想,一个音乐家怎可能用二个乐章的篇幅来描写敌人的凶残?有这种必要么?

实际上,第二乐章是描写阳刚之气的变异,同时也描写了阴柔之气被阳刚之气绑架、胁迫、腐蚀的过程。这乐章的第一主题的凶残形象不用赘述,关键是在第二主题出现前第一主题发生了变化,它为第二主题变异做了铺垫,它不再那么气势汹汹、那么咄咄逼人,而是变得柔和,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主题出现了。第一主题前面的凶恶表示它在胁迫绑架第二主题,而它后面的柔和却是腐蚀。被腐蚀后的第二主题变得怪诞,旋律不再祥和,先是节奏上的随意起伏和抽搐,继而是类似于妖魔的舞蹈,这舞蹈最终达到邪恶的高潮。这一段音乐的描述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中的魔鬼舞宴是何等的相识!当邪恶达到高潮之后,毁灭结局的出现势在必然。无怪乎乐章结束时出现一段田园风味的独奏以及和弦,那是历史老人在哀叹,感慨于这些不肖子孙。听这段音乐,自然而然地令人回味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中叙事人的情调,它是真切的,感人的,也是伤心地。

《第八交响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完全能证实我这一分析。纳粹集团的崛起就是这样,它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露出凶恶的本质,而是巧妙地掩饰了这一本质,或者说它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异了,进取变成了扩张,功业变成了讨伐,它用胁迫和腐蚀的两手绑架了德意志人民,使整个民族陷入狂热之中(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不就是这样写的吗?),继而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深重的苦难,同时也摧残了德意志民族本身。

第三乐章是第二乐章的合理延伸。

柔和之气被腐蚀后,阳刚之气失去了制约,露出了凶恶的本质。钢铁一般的强硬旋律时而伴有刺耳的尖啸,再加上震耳的大鼓敲击,把侵略者的刚愎自用和凶残面目描写得淋漓尽致。

特别要提出的是中间独奏小号那一段倔强的旋律。有人认为也是描写敌人的。我认为这样分析不对,这段小号独奏带有祥和之气,是正义的化身,是对恶的反抗(她的背景音乐也是祥和的),但由于她的力量不足以抑制强大的邪恶势力,最终慢慢地减弱隐退,她的减弱隐退,预示着邪恶势力的罪恶欲望得逞,进而毁灭了现存的一切。第三乐章最后的强烈音响,那刺耳的尖啸是邪恶势力得逞一时的表现,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随着一个炸雷落地般的震响,世界被毁灭了,一切现存的美好全部被摧毁,又随着沉重的音符出现,乐曲无间隙地过渡到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展现的是一副凄凉的景象。有人做过这样的描述:“这个主题在大提琴、低音提琴上重复出现了十二次,在这个背景上,独奏法国号、独奏长笛、独奏单簧管、相继以凄凉的旋律展开了关于人的最深切的悲痛,关于由繁荣的城市和乡村变为黑暗、冒烟的废墟,关于被战争毁了容的土地等等的悲伤陈述。”(见扬民望:世界名曲欣赏)我认为这是感性理解这一乐章的最精彩评述。

但我还要说,理性地理解这一章也有必要。是否可以这样看,这十二次重复出现的低缓旋律,是对这一阶段历史进程的反思。反思是多方面的,因为造成灾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的,也有团体的,更有民族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对历史的进程形成巨大的影响、给大多数人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什么会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个集团能在很长的时间胁迫绑架整个民族?为什么有的民族一而再地侵略他民族,一而再地制造灾难,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当我们带着反思的心情聆听这一乐章,伴随旋律而展现的在我们脑际的那冒烟的废墟、被毁了容的土地、衣衫褴褛面呈菜色的灾民以及四肢伤残的士兵,像一副副场面巨大的令人肝胆俱碎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音乐在这里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效果,我们的神经也会跟着旋律一起颤抖,进而使我们更加憎恨邪恶,加深对邪恶如何产生的深刻认识,进而发誓要用全部的精力来铲除它。

在对邪恶造成的灾难进行反思后,人们清醒了。什么是最美好的生活?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家园?这一系列哲学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第五乐章,大师用管弦上流畅的音符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没有花里胡哨的渲染,也没有庄严的宣叙,而是通过独奏大管向我们营造了这一理想天地:阳光驱散乌云照耀在原野上,被战争蹂躏的土地开始苏醒,暖风徐徐吹拂,鸟儿窃窃私语,虫儿唧唧嘶鸣,天地像被雷雨淋洗过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之气。在独奏大管的背景音乐中,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大提琴都轮番奏出最优美的旋律,欢庆胜利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心声——尊重自然,关爱自然、自由和睦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通过一系列的器乐独白和协奏后,第一乐章的排山倒海的音响高潮再次出现,但它已不再被用来描述敌人的凶恶,而是用来斩钉截铁地表示正义的决心: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之后,又出现了一段怪诞的音响,像来自天上的声音,又像是神祗的造访,神秘而诡异,似乎告诉人们,邪恶被消灭只是暂时的,它仍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善良的人们啊,不可掉以轻心。但是,这神秘的提示已不能阻止人们胜利心情的表达,他们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主题音乐再次缓慢地响起,像一阵瑟瑟清风掠过安谧恬静的原野,在人们的心中培植出无限向往之情,这细弱却清晰的曼妙之音渐行渐远,像春风飘向天涯,她一边远去一边向我们挥手,似乎告诉我们:自由、和平、宁静、美好的社会就在等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我们。

每当我听完这一乐章,我的思绪很长时间都沉浸在肖氏描写的意境中,久久不能走出也不愿走出。那简洁恬适的令人心醉的声响,一遍又一遍地在胸间回荡,我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它,有时会热泪盈眶。

我渴望着肖氏的理想境界能在人类出现。

我知道这是幻想,因为近年来人类发展的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整个社会被浮躁的海洋淹没了,毁灭似乎是不太遥远的事。因此我常常把幻想借过来,躲进肖氏描绘的理想天地,暂且享受一把虚幻美好的田园生活,它像一杯醇香美酒,每每陶醉我的心灵,这几乎成了不可离弃的精神需求。

理想是这样的迷人,如果能用生命来换取,我将毫不犹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乐闲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NEGI//ETNI的评论:
谢谢提醒!评论不删了,留在这儿吧
一声笑 回复 悄悄话 “炮兵连,急速射!”我还记得这个电影片断,苏军指挥员听到交响曲时发出对法西斯射击的命令,很激动人心的曲子。
TNEGI//ETNI 回复 悄悄话 “即使人心醉,也使人忧伤,”错别字一个,烦请楼主修改后将本评论删除。多谢。
TNEGI//ETNI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收藏了。谢谢分享。
maccabia 回复 悄悄话 人的欲望无止境,需要精神和制度约制, 地球的资源被糟蹋得差不多了
mineralwater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回头看,20世纪还是很不错的,人类至少还是为理想为精神奋斗过, 尽管付出代价很大,21世纪不知道怎样了, 有点太安逸, 太物化商业? 没有理想和精神的生活,有些辜负上帝对人的厚爱, 不像一个真正的人

也许音乐是人类最后的理想精神乐园(之一)

谢谢
夢海星 回复 悄悄话 感謝您分享美好的理想!當很多人都發出這樣善美的意念和做出與之相符的善行時,您的幻想就是可以實現的夢想了。如果人類停止殺戮,上天就會賜給我們伊甸園。讓世界充滿愛,從自己開始--不吃無辜可愛的動物朋友,這是我們作為普通人可以為世界和平做出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貢獻!利己(健康、良心安穩)、利他--挽救動物生命、緩解全球糧荒、解決環境汙染,直至氣候變遷。再次感謝您發人深省的佳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