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就好

真实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个人资料
小百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一:为林彪在平型关战斗中犯的一个低级错误辩护

(2018-06-24 19:14:38) 下一个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一:为林彪在平型关战斗中犯的一个低级错误辩护

    我在四年前(看了补遗才记得也是世界杯期间)曾在本坛贴过《古战场游记之二十:不屈的平型关》一文,共四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6/22068.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6/22406.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6/22757.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6/23290.html

     里面介绍了老爷庙争夺战一段,我说:"当时假如林彪在庙里先摆有一个排的伏兵的话,3营至少能减少100人的损失。"
     文章登录后有不少跟帖。网友Chiyankun的跟帖说:"据五十年代红旗飘飘记载,林彪事先多次到现场看地形但是没有注意到老爷庙,进入阵地之后部下赫然发现在埋伏地对面的制高点。报告林彪后,林彪居然说“日本人不懂山地战,等打响了再去抢制高点也来得及。”他这是胡说,他大概对日本也没有什么概念。日本遍地皆山,怎么会不懂山地战。于是当时准备了一个加强连,150多人,等打响了,冲过公路去抢这个制高点。结果一打响,日本人就在第一时间去抢制高点,当然是捷足先登。我们那个加强连拼全力去抢,结果150人只剩下不到十人。是七人还是九人我记不得了。这是林彪的失误造成的。假如他虚心一点,哪怕让下级派两个人化妆绕过公路先去接近制高点也会大大减少伤亡。"
    我当时的回复是:
    我们俩从乔沟门(现在是遗址广场,见上集第一张照片)经关沟走到长城平型关关楼,共12.5公里地。平型关关楼已属繁峙县界,离战场太远了,很偏僻,大概从来没人去过,所以修复工地的负责人对我们特别客气,破例让我们进去照相。我们从沟底看不到老爷庙(坡壁太陡了),林彪看地形多次也没发现它,有可能他和我们走的路线一样。日军大概一开始也没看到,但混乱中老爷庙梁的缓坡应是他们唯一的逃生路,沿梁往西北向上爬几十米,才发现老爷庙并往里冲了。您说的"进入阵地之后(115师)部下赫然发现在埋伏地对面的制高点"十分合乎情理,因为此时他们就趴在老爷庙正对面。报告林彪后,林彪没及时派兵占领(大概这就是李天佑说的"来不及",因日军已经出现了),是大错。

    又是世界杯了。这四年中不断有文章评论平型关战斗,质疑林彪为什么不设伏老爷庙,毕竟这是一个相当低级的错误。像林彪这样的"战神"不应该犯的。
   
    今天又读到财富001网友的《林彪与平型关大捷》一文。里面说,战斗打响后,训练有素的日军很快的发现了我军漏洞——没有在制高点老爷庙设伏,于是迅速占领制高点,给予我军造成很大伤亡。

    其实,只要到战场走一趟,就明白了。  

    林聂到山西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部见朱德(见财富001的《林彪与平型关大捷》一文照片)时,中央军委前方军委分会(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甚至115师自己就有权按战局变化部署部队行动。聂荣臻的回忆录(见下文)说得很清楚的。从后来的资料看,朱、彭、还有恰在太和岭与阎锡山会面的周恩来正是林彪决心将全师兵力投入平型关战斗的坚决支持者。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平型关大捷。

    林彪率343旅9月18日到达上寨村,日军20日已攻陷繁峙县大营镇和灵丘县城武灵镇。即是说,从武灵镇到大营镇一线都是沦陷区(所以日军运输队才敢大意到不派尖兵就进入115师的伏击圈挨宰,不就往前线送给养嘛)。但这50多公里的公路却也没有日军驻扎,也因此林彪才敢带着陈光、周昆化装成农民去侦察地形。几位大首长在敌人鼻子下侦察是冒大风险的,也因此不可能太广泛、太仔细。漏掉老爷庙情有可原。

    发现乔沟这个perfect的伏击点后,林彪给聂荣臻发电报,让他尽速带344旅前来汇合。聂荣臻的回忆录写的很清楚:"我见到林彪以后,告诉他部队都带上来了,问他情况怎么样。他说,敌人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这里的地形不错,可以打一仗。他摊开地图,同几位参谋一起,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介绍了一下,问我的看法。我表示,可以在这里打一仗。居高临下伏击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我说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样打得好,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 在平型关打一个大仗的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这样的作战计划,前线指挥员有权根据情况决定。好打就打,只要事后报告一下就行了。事实上,事事请示也不可能……特别是游击战争,上午打了,下午就要离开,事事请示,就会贻误战机。至于和阎锡山第二战区方面的关系,我们是独立自主的"。

     115师一共只有5个团。688团因山洪阻隔未能及时赶到战场,独立团由杨成武带去腰站阻击敌人援军了。从关沟、乔沟(主战场)到小寨,长达近十公里,林彪只有3个团。即使这3个团也是115师全部本钱的大半了,几乎都是红军老骨头,多宝贵的种子啊!林彪打仗素来谨慎,此时更是如履薄冰。如何使用这有限的兵力部署这场战斗,他简直绞尽脑汁。
    此外,毛在9月18日的电报中还要求115师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河北阜平开辟根据地。精明且摸透毛心的林彪多了份心眼。115师有个骑兵营,骑兵营在伏击战中派不上用场,反而容易暴露目标。林彪便派师政训主任罗荣恒带政治部机关和骑兵营去阜平开辟根据地。他深知罗是毛的头号亲信,而且发动群众是罗的专长,开辟根据地最合适不过了,也应付了毛的要求。罗荣恒因此成了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第一位开创者。

    在如乔沟那样陡峭的战场伏击(请大家参阅上集的乔沟照片),部队埋伏在沟两侧最理想了,打起来有力、快捷、彻底。但是此时林彪对日军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有多少人,是什么性质的部队,其装备、士气、战斗能力、指挥官.......心中全然无数。假如来的是啃不动的大部队呢,又假如鬼子提前发现埋伏呢,假如战斗失利呢,其他战前预料不到的意外呢.......?那时想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就困难了。毕竟八路军从未与日军交过手,连鬼子长什么模样都没见过,谁敢担保一定胜利?我相信林彪一定预留了"万一"的方案-----打不赢就全体迅速向东南方大山里跑,才会将全部兵力埋伏在沟的东南一侧,因而也就miss了沟西北侧老爷庙这个制高点。

     这天来的日军是汽车运输队,对115师有大幸和不幸两方面:大幸是运输队的战斗力和警惕性都不强,而且缴获丰厚:弹药、器材、粮食(苏静说"日本大米还真好吃"),尤其是几千件军大衣。9月底了,战士们还只有单衣,可谓雪中送炭。不幸的是枪一响,鬼子立即跳下车以汽车作掩体顽强抵抗(假如双侧埋伏就好打了)。钻进车底的鬼子也很难俘虏,最后通通打死了事。

        不管怎么说,平型关战斗送给远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一份大礼。犹如今天下午哥伦比亚对波兰的第三粒入球那一记漂亮的远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