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千年古都伊斯坦布尔(上)

(2013-10-29 20:44:41) 下一个

伊斯坦布尔是我们土耳其之行的最后一站,每次出游,尽量把最有分量的景点留到最后,所谓save the best for last,主要是到了旅程的后半部分,时差也慢慢倒过来了,一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暴走,脚力也渐渐练出来了,一切都渐入佳境。可惜到这个时候,旅行也即将结束。

作为唯一一座地跨两大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Istanbul)是土耳其文化,经济,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300万。伊斯坦布尔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希腊移民,在当地建立了一座城市,名叫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选中拜占庭,作为罗马帝国新的都城,当时更名为新罗马,后世称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的城市。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历史上最长久的帝国。作为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是欧洲最繁华的都市,建于公元六世纪的索菲亚大教堂在之后的一千年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席卷中东,在北进扩张的途中,与基督教拜占庭帝国遭遇。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谁打下君士坦丁堡,就能升天堂。公元674年,第一个伊斯兰教政权倭马亚王朝派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双方死伤无数,穆罕默德的亲随,掌旗官阿尤布(Ayyub)也阵亡城下。最后拜占庭靠着秘密武器“希腊神火”,打败了倭马亚军队,阻止了伊斯兰教向欧洲的扩张。

进入公元第二个千年,基督教经历了一次大分裂,以君士坦丁堡牧首为领袖的东方教派,形成了东方正教会,简称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会分庭抗礼。之后的几次十字军东征,有的以君士坦丁堡为进军耶路撒冷的中转,有的是应拜占庭帝国之邀,抵御周边的塞尔柱突厥等异教徒。其中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还没跟异教徒交手,先对友邻下手,攻占了君士坦丁堡,赶跑了拜占庭皇帝,建立了一个罗马天主教的拉丁帝国。直到1261年,拜占庭才收复君士坦丁堡。

经历了几次十字军的折腾,加上突厥人的围攻,拜占庭帝国每况愈下。到了十五世纪,昔日庞大的帝国仅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四周完全被奥斯曼突厥的领土包围,只能从海上接受外援。1451年,默罕默德二世继任奥斯曼苏丹,年仅19岁。这位被后世称为“征服者”(Fatih)的年轻苏丹,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念念不忘先知的圣训,志在夺取异教徒的最后堡垒——君士坦丁堡。默罕默德二世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起了两座城堡,阻断了拜占庭来自黑海的援助。又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切断了来自威尼斯的增援。同时出巨资从欧洲人手里买来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用以摧毁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

1453年4月6日,默罕默德二世率领二十万大军和三百多艘战舰,对君士坦丁堡发起了总攻。经过近两个月的围城苦战,终于用大炮轰塌了君士坦丁堡的一段城墙,5月29日,奥斯曼大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国,千年帝国寿终正寝。默罕默德二世从埃迪尔内门入城,即刻将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下令停止屠城。对于东正教和基督徒,默罕默德二世采取了怀柔的政策,保留了东正教教会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允许基督徒保留信仰。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基督教世界特别是西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意味着通往东方的贸易通道落入穆斯林手里。为了寻找从海上到东方的新航道,西方的航海家只得另辟蹊径,向西向南航行,从而导致了航海的地理大发现。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默罕默德二世宣布继承罗马帝国的帝位,但是没有得到基督教世界的承认。俄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也纷纷称帝。最后号称继承罗马帝国衣钵的有三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沙皇俄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奥斯曼帝国将首都从埃迪尔内移至君士坦丁堡,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在征服了阿拉伯世界之后,又承袭了哈里发的头衔,十六世纪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是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君士坦丁堡也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中心,通过对东西方陆路贸易的控制,富甲一方,其文化艺术建筑也达到了鼎盛。

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奥斯曼帝国盛极而衰,版图逐渐缩小,到十九世纪,沦为西亚病夫,君士坦丁堡也不复往日繁华。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战败,战后被协约国瓜分。1923年,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退位,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结束了君士坦丁堡近六百年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历史。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急于破旧立新,很多地名特别是希腊化的地名,纷纷改成土耳其时代新名字。1930年,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伊斯坦布尔。现在君士坦丁堡一词,只能用于拜占庭时期。

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伊斯坦布尔逐渐恢复了元气,人口大量涌入,经济腾飞,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欧洲第二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地处欧亚连接之处,扼守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航运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运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来自东西方的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种族,在此融合交汇,形成了伊斯坦布尔独特的风情和魅力。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伊斯坦布尔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伊斯坦布尔独特的风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2012年来访的旅客人数达一千一百多万,位居世界第五。

那天一早我们离开埃迪尔内,沿着高速公路驶向伊斯坦布尔,一路都很顺畅,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伊斯坦布尔的郊区,可最后不到20公里的路程,却用了一个多小时,充分体验了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大塞车。特别是加拉塔大桥下,埃敏诺努码头到锡尔开吉火车站这一段,完全是第三世界国家才能见到的彻底的无序和混乱,各种车辆争行,互不相让,三条车道的路上基本上是五辆车并行。因为我们的旅馆位于老城区的巷子内,周日的白天禁止机动车入内,我们只能把车停在锡尔开吉火车站,旅馆派来一位前台的小哥,帮我们拿行李带路。在旅馆安顿好之后,我们把车开到金角湾对岸的塔克西姆广场的Avis办事处,还了车,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有三天半的时间,不算充裕,但刚好可以涵盖最主要的景点。从下面这张地图上看,伊斯坦布尔被海峡和金角湾分成了三个部分,依次是左下部的法提赫区(Fatih),左上部的贝依奥卢区(Beyo?lu),和右边的亚洲区。



法提赫区是当年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所在,伊斯坦布尔主要的景点基本上集中在这里。贝依奥卢区旧称佩拉区,拜占庭帝国后期曾经是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聚居地。这两个区都在欧洲部分,被金角湾南北分隔,由加拉塔大桥相连。与这两个区隔海相望的是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区,这一段海峡比较宽,欧洲区和亚洲区之间没有大桥连接,交通要靠轮渡。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三天半,其中半天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的轮渡,半天去了贝伊奥卢区的新皇宫,塔克西姆广场和独立大道,其余两天半都用在法提赫区,亚洲区根本无暇驻足。

关于伊斯坦布尔旅游的几点小贴士:

  • 交通:我们的旅馆在老城区,大部分景点都在步行范围之内。去塔克西姆广场,大巴扎这些比较远的地方,坐过几次有轨电车,用的是伊斯坦布尔交通卡,26TL可以坐10次。打过两次出租,都是事先讲好价,没有打表。
  • 博物馆卡:每张72TL,在72小时之内,免费参观伊斯坦布尔的主要博物馆,包括老皇宫,索菲亚教堂,考古博物馆,土耳其伊斯兰教艺术博物馆,马赛克博物馆和科拉教堂。用博物馆卡可以省去排队买票的时间,去四个博物馆就能收回成本。通过旅馆就可以购买。(刚上网查了一下,现在博物馆卡已经不包括老皇宫的后宫了,参观后宫还要另付15TL,也许就不合算了。)
  • 伊斯坦布尔的三大主要景点,老皇宫,索菲亚教堂和蓝色清真寺,特别是前两个,属于游客必到的地方,最好赶在早上开门之前提早去排队,越晚到队伍越长,等候的时间就越久。我们去的时候是五月初,还不算真正的旺季,在索菲亚教堂和蓝色清真寺都排了二十分钟。同理,参观老皇宫时,先去珍宝馆,后宫,尽量避开游客的高峰。

由于伊斯坦布尔内容较多,分为上中下三贴贴出。这一贴介绍新老皇宫和考古博物馆。

托普卡帕宫(Topkap? Palace ),是奥斯曼帝国的老皇宫。苏丹莫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于1459年开始动工兴建这所皇宫,此后四百年间,既是奥斯曼苏丹处理军国大事的官邸,又是日常生活的居所,直到1853年,苏丹阿卜杜勒-麦吉德一世把皇宫迁到新建的多玛巴切宫为止。托普卡帕宫建在塞拉格里奥海角的制高点上,扼守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交汇点,地势险要。托普卡帕的意思是大炮门,源于19世纪的一座老城门。托普卡帕宫包括四重庭院和后宫,全盛时期有超过四千人在此居住。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托普卡帕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游客除了欣赏奥斯曼时期的宫廷建筑,还能参观宫里展出的珍宝,瓷器,书法,绘画,武器,服饰,以及伊斯兰教的圣物。

1. 托普卡帕宫通向第二庭院的致礼门(Gate of Salutation)。双塔式的大门,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而非奥斯曼式的。



2. 第二庭院:苏丹大臣们的议事大厅(The Imperial Council)。



3. 第二庭院和第三庭院之间的幸福门(Gate of Felicity)。



4. 第三庭院:苏丹接见大臣和来使的觐见大厅(Throne Room)。



5. 第三庭院:阿赫麦特三世图书馆外的喷水池。



6. 第三庭院:珍宝馆入口。馆内不许照相,守卫各个虎视眈眈,根本得不着机会偷拍。



7. 第三庭院:阿赫麦特三世苏丹(Ahmet III,1703至1730年间在位)的画押。



后宫(Harem)是苏丹和家眷以及佣人仆役卫士居住的地方,外人禁止入内。阿拉伯语里,harem就是禁止的意思。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之间不可以互相奴役,所以苏丹宫里的妃子,女奴都是基督徒。男仆役卫士则由阉割过的黑奴充任。

8. 后宫:黑人宦官庭院(Courtyard of the Black Eunuchs)。



9. 后宫:苏丹嫔妃庭院(Courtyard of the Sultan's Consorts and the Concubines)。



10. 后宫:太后寝宫(Apartments of the Queen Mother)。



11. 后宫。



12. 后宫:带喷泉的大厅。



13. 后宫:贝壳珠母装饰的的木窗。



14. 后宫:苏丹穆拉特三世(Murat III,1574至1595年间在位)的私人宫殿。罗马尼亚电影《勇敢的米哈伊》里米哈伊朝见的那位苏丹就是穆拉特三世。穆拉特三世是苏莱曼大帝的孙子,属于比较文弱的君主,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争,到了后期,甚至深居宫禁,闭门不出,生怕被手下的禁卫军谋弑,和明朝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有一比。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就是在穆拉特三世时期走向衰落。这间宫殿是后宫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而完整的宫殿,是建筑大师锡南设计的。



15. 后宫:这种精雕细琢的木质屋顶,在摩尔式风格的建筑中很常见,在土耳其很少见到。



16. 后宫:皇太子寝宫(Apartments of the Crown Prince)。



17. 后宫:皇太子寝宫内部。



18. 后宫:彩色瓷砖墙饰。



19. 第四庭院:割礼亭(Circumcision Pavilion),1640年苏丹易卜拉欣一世时修建,为王子们举行割礼仪式庆典时使用。



20. 第四庭院:叶里温亭(Yerevan Kiosk)水池内的石雕喷泉。



21. 第四庭院:Terrace Kiosk。



位于托普卡帕宫西侧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891年帝国博物馆。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为了学习西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效仿法国的卢浮宫,建立一所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是著名艺术家考古学家奥斯曼·贝。考古博物馆包括三个部分:近东地区,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教艺术。

22.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主展馆。



23. 近东地区部分:巴比伦伊士塔城门的神牛彩釉砖雕。



24. 土耳其南部出土的晚期赫梯王国浮雕,公元前八世纪。



25. 哈图沙出土的卡迭石和平条约石板残片。卡迭石条约是赫梯帝国和古埃及签订的一项停战协议。



26. 希腊罗马部分:1887年由奥斯曼·贝主持在黎巴嫩的西顿出土的“亚历山大”石棺。石棺并非亚历山大的灵柩,而是因为四面的亚历山大浮雕而得名。



27. 浮雕局部:左边骑马者为亚历山大。



28. 亚历山大石棺另一侧的浮雕:描绘公元前333年的伊苏斯战役(Battle of Issus),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以少胜多,击败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大军。



29. 亚历山大石棺伊苏斯之战的局部。



30 . 西顿出土的另一座石棺,“哭泣的女子”。考古学家认为是公元前4世纪西顿国王Straton的石棺。



31. 石棺四周雕刻着18位哀悼中的女子,据说是Straton的18位妃子。



32. 每一位都呈现出哀伤的表情,却又神态各异。



33. 罗马时期的Sidamara石棺。



34. 伊斯兰教艺术部分:伊兹尼克瓷砖。



35. 伊兹尼克蓝釉瓷盘。



36. 十六世纪的净手池,装饰有孔雀,郁金香,康乃馨图案以及阿拉伯书法。



除了托普卡帕皇宫,伊斯坦布尔还有一座新皇宫,多玛巴切宫(Dolmabahçe Palace)。十九世纪,历经四百多年的托普卡帕宫日渐陈旧,当时的苏丹和家眷们都趋向西化,不愿意再住在传统的奥斯曼式老建筑内。1843年,第三十一代苏丹阿卜杜-麦吉德一世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所皇家花园里兴建一座新型宫殿。那个花园曾经是个海湾,后来填海造田,改为花园,土耳其语里,多玛巴切就是填海花园的意思。多玛巴切宫是一座以混合欧洲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为主要风格,并掺入少量传统的奥斯曼风格的建筑,迎合了当时苏丹崇尚西方的审美意趣。工程耗时13年,花费了五百万金币,相当于35吨黄金,按当今的比价,合美元15亿。1856年,多玛巴切宫正式启用,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都曾在此居住。1923年,苏丹退位之后,多玛巴切宫移交给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土耳其首任总统阿塔土克曾长期在那里办公居住,1938年11月10日,于多玛巴切宫病逝。

37. 多玛巴切宫的宫门。



38. 巴洛克风格的大门装饰。顶上的苏丹阿卜杜-麦吉德一世的画押。



39. 正殿前面御花园里的天鹅喷泉。



40. 新宫的正殿男人宫(Selaml?kv),是苏丹办公会客的场所。



41. 参观多玛巴切宫内部必须跟随导游,里面不允许拍照,不过管得不算太严,不时有游客拿着手机或小傻瓜机偷拍。我们因为家伙比较大,太显眼,只能盲拍几张。这是其中的蓝色大厅。



42. 粉色的后宫,外观十足平淡无奇,里面也没什么可看的,比起托普卡帕的后宫,不可同日而语,只是比较现代化,适合居住罢了。



43. 花园里欧式风格的装饰。



44. 面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宫门。



45. 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餐馆Buhara,是我们在以弗所和卡帕遇到的两位上海旅友推荐的,在Tripadvisor上的排名也很靠前。



46. 食物的味道的确很出色。推荐这个有六种凉菜拼盘,都很美味。



47. 烤鹌鹑外焦里嫩,而且腌制的很入味,不像一很多饭店做得干干巴巴淡而无味,十分难得。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