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多瑙河谷的明珠 ---- Melk修道院

(2011-06-23 00:06:55) 下一个

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由西向东穿过奥地利。其中从Melk到Krems40公里的这一段,就是常说的的多瑙河谷,又称瓦豪河谷(Wachau Valley)。由于这里宜人的气候和卓越的自然条件,人类很久以前就在此定居繁衍。后来罗马人再此建立了要塞。“瓦豪”一词,最早见于公元9世纪,指的是瓦豪河谷腹地施皮茨(Spitz)地区。公元976年,来自班贝格(Bamberg)地区的贵族Babenberg伯爵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在瓦豪地区建立了统治。后来,Babenberg家族又取得了奥地利公爵的称号,在哈布斯堡王朝之前,统治奥地利几百年。德国中世纪史诗“尼伯龙根之歌”里面描述一些故事就是以瓦豪地区为背景的。

瓦豪河谷号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河谷之一,蜿蜒的多瑙河两岸,有古老的修道院,废弃的城堡,苍翠的葡萄园,宁静的小镇,风景如画,宛如世外桃源。这里是奥地利葡萄酒的主要产地之一。美景,美酒,美食,加上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不光吸引无数的游客,也是酒徒老饕趋之若鹜的地方。2000年,瓦豪河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瓦豪河谷离维也纳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通常是乘汽车或者火车过来,然后沿着多瑙河坐上一段游船,再乘汽车或火车回去。08年中欧之旅,我们在维也纳盘桓数日,有机会跟团去瓦豪河谷做了一日游。早上乘大巴离开维也纳,沿着多瑙河畔的公路向西行驶。一路上,导游用熟练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给大家介绍沿途的景物。四种语言,切换自如。

路上经过小镇Durnstein。小镇得名于山顶上的那座已经成了废墟的古堡。这座古堡,当年曾关押过鼎鼎大名的十字军骑士,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一世。看过小说“艾凡赫”和电影“罗宾汉”的人应该记得大英雄理查一世,当年“狮心王”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名震耶路撒冷。可大英雄难免犯小人,理查对当时不起眼的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态度恶劣,多有得罪。1192年,怀恨在心的利奥波德五世,趁理查班师途经奥国之时,扣押了理查,把他关在Durnstein城堡中。理查在支付了了巨额赎金(3万多磅白银)才得以释放。利奥波德拿这笔巨款的一部分,修建了维也纳新城,奠定了后世奥地利国家的基础。

利奥波德五世对奥地利的另一大贡献是国旗。利奥波德虽然小人,但是打仗还是很勇猛的。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Acre战役中,鲜血浸透了利奥波德的征衣,只有腰带围着的一圈没有染上血迹,还是白色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特此恩准利奥波德使用红白相间的横条做为奥地利的旗帜,八百年来,沿用至今,真正是“血染的风采”。

小镇Durnstein。

大巴开到施皮茨(Spitz),施皮茨位于瓦豪河谷的中心地带。从施皮茨码头,登上多瑙河游船“欧根亲王”号,逆流而上,驶向Melk。


小镇施皮茨。



“欧根亲王”号



两岸有许多这样的葡萄园。当年的罗马人带来了葡萄种植技术。瓦豪河谷出产奥地利最好的雷司令。



Aggstein城堡废墟。山顶上的城堡建于12世纪,为多瑙河上的要塞之一。传说堡主曾用铁索横江,拦截过往船只,打劫收税。



Schonbuhel城堡建在河边的峭壁上。始建于12世纪,现在看到的为十九世纪重建。



和长江三峡相比,瓦豪河谷少几分雄奇,却多了几分温润秀丽。

轮船的终点是Melk小镇。史书上对Melk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831年。当时的名字叫Medilica,源于斯拉夫语“边界”一词。公元976年,利奥波德一世入主瓦豪河谷,在Melk建立了要塞。公元996年,这个地区首次被称为Ostarici,后来的奥地利(德文是Oesterreich)就是由这个词演变而来。

小镇Melk



从船上远远地看到了使Melk小镇闻名于世的修道院。黄墙,红瓦,绿色的穹顶,鎏金的装饰,伫立在岩石上的这所修道院看上去确实气度非凡。



Melk修道院(Melk Abbey/Stift Melk)是一所本笃会(Benedictine)的修道院,以其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和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而闻名于世。修道院建在河畔的山岩上,俯瞰多瑙河,地势险要。最初,利奥波德一世在此修建了城堡要塞,统治瓦豪河谷一带。几代Babenberg领主死后也都葬在这里。到了利奥波德二世,Melk要塞渐渐失去了军事作用,但是先人的墓地在此,不想落入他人之手,于是,便把城堡赐给本笃会的修士,1089年,在城堡的旧址上建起了修道院。12世纪,又增添了神学院。修道院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手稿真迹,闻名中世纪欧洲。这些珍贵的手稿,经过修道院的“缮经堂”誊印复制,得以流传。十五世纪,从这里发起的Melk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了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意大利作家Umberto Eco在他的名作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之名)里,多次提到Melk修道院。书中的第二主人公,故事的叙述者,小徒弟Adso,就是在Melk修道院修行的本笃会修士。

在漫长的中世纪,Melk修道院几次毁于兵燹。今天我们看到的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建筑,是十八世纪重建的。1700年,30岁的Berthold Dietmayr被任命为Melk修道院的新院长。Dietmayr既有能力,魄力,又有朝气,履新伊始,就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计划,重建修道院。Dietmayr的计划虽然遇到保守势力的阻力,但幸运的是得到了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支持。Dietmayr聘请石匠出身的奥地利建筑师Jakob Prandtauer任设计师,1702年开始动工。1726年,Prandtauer去世后,由他的外甥兼学生Josef Munggenast接任。1736年,新修道院即将完工时,一场大火毁掉了大部分建筑。修复工作进行了将近十年,1746年修道院正式完工时,Dietmayr院长已经去世7年了,没有能最终看到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大巴把我们从河边码头拉到山顶修道院前的停车场。通过修道院的正门,来到主教庭院(Prelate's Courtyard)。庭院是一个84米长42米宽的长方形,中央是一个喷水池。



庭院四面墙的上方各有一幅壁画,分别代表天主教的四大美德:正义(东墙),智慧(西墙),勇敢(南墙),节制(北墙)。原来的巴洛克风格的壁画由于风吹日晒,无法修复,现在看到的壁画是1988年公开招标的胜者Peter Bischof设计的方案。现代风格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夸张,与修道院古老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也反映出教会与时俱进的努力。

这是南墙上的壁画:勇敢。



修道院内部有一部分对外开放,可供参观。首先参观的是修道院博物馆,介绍Melk和修道院的历史,陈列了很多文物。

博物馆里展出的金器(香炉)。



接下来是大理石厅(The Marble Hall)。门框和柱子都是用真正的萨尔兹堡大理石建造,故而得名。以前这里是特殊场合接待贵宾和宴客的地方。



奥地利画家Paul Troger的天顶画:赫丘利屠龙。



出了大理石厅,来到外面的露台(The Balcony)。从这里俯瞰Melk小镇。



露台正对着的是修道院这两座标志性的钟楼。洛可可风格的钟楼是Munggenast在Prandtauer原设计的基础上改建的。正门上方的两个雕像是天使长米迦勒和守护天使。再上一层一左一右分别是修道院的守护圣徒圣彼得和圣保罗。屋顶上立着的雕像是复活的耶稣基督。



穿过露台重新进入修道院内部,我们来到了修道院的图书馆(The Library)。图书馆大厅的四壁镶嵌着木制的书架,一本本羊皮精装的书籍整齐的排放在书架上。Melk修道院图书馆藏有1800多份手稿,最早的出于公元9世纪。图书馆还藏有“尼伯龙根之歌”13世纪抄本的部分残片。进出图书馆的两扇门旁个立着两座金漆木雕,代表着中世纪大学的四大学院:神学,哲学,医学和法学。天顶的彩绘同样出自Paul Troger之手。



图书馆陈列的中世纪抄本。



通过这段螺旋楼梯,从图书馆下到修道院的教堂。



修道院的教堂是整个修道院最为华丽的建筑。巴洛克风格的内部装潢由意大利设计师Antonio Beduzzi设计,玫瑰色的大理石镶嵌着金饰,天顶的彩绘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得令人瞠目。



雕栏玉砌



极尽奢华



教堂的主祭坛(High Altar),用萨尔兹堡大理石和黄金装饰,金碧辉煌。



主祭坛上的铭文:NON CORONABITUR NISI LEGITIME CERTAVERIT (Without a legitimate battle there is no victory)语出圣经-提摩太后书2.5,意思是即使交战也要堂堂正正,作君子斗,否则就算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圣彼得和圣保罗。



教堂穹顶(The Dome),奥地利画家Johann Michael Rottmayr的彩绘。



在我们参观过的教堂里,Melk修道院教堂内部装潢的华丽程度,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何一个小小的修道院,仅仅是为了膜拜上帝,竟然会建造如此奢华富丽的教堂?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出了修道院,在旁边的花园里随便走走。花园修建得整整齐齐。这幢粉红色的建筑是Garden Pavilion,游人走累了,可以在这儿坐下喝咖啡吃点心。



天阴沉沉的,偶尔飘过一丝细雨。我们在花园里漫步,园中几株古老的菩提树,树龄恐怕有几百年,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附记:翻出08年的旧照片,凑成一篇。那时候的照片太烂了(现在的也强不到哪儿去),汗颜。

又记:忘了提,修道院图书馆当年的镇馆之宝是一部古腾堡活字圣经。1996年,为了筹款修复修道院,卖给了哈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