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2010西班牙之旅:(六)科尔多瓦

(2011-06-18 23:29:28) 下一个

在马德里痛快地玩了三天之后,我们在西班牙旅程也过了一半。接下来的行程,是南下安达卢西亚。一早离开旅馆,出租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ATOCHA火车站。马德里到塞维利亚的AVE特快只要两个半小时,每天有6-7班,非常方便。到塞维利亚的AVE中途也停科尔多瓦,可惜我们没有找到寄存行李的办法,否则中途下车,存了行李,游完科尔多瓦,再乘晚间的快车到塞维利亚,是最省时间的玩法。所以我们这次只能住在塞维利亚,第二天用大半天时间参观科尔多瓦。好在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之间车次很多,除了AVE,还有一种安达卢西亚快车AVANT,车程都是45分钟,AVANT票价要便宜30%。


安达卢西亚三重镇,塞维利亚(Seville),格拉纳达(Granada),科尔多瓦(Cordoba),呈三角形鼎足而立。跟前两个比,科尔多瓦似乎名气最小,来得游客也最少。然而,一千一百年前,科尔多瓦不仅是伊比利亚半岛,也是整个穆斯林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历史上,科尔多瓦先后被迦太基,罗马和西哥特人占领。公元7世纪末,大马士革的倭马亚帝国扩张到了北非。公元711年,奉哈里发之命,一只由阿拉伯人和北非土著伯伯尔人组成的远征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伊比利亚半岛。仅仅用了7年时间就赶跑了西哥特人,征服了伊比利亚。科尔多瓦成为倭马亚王朝安达卢斯行省的首府。


公元750年,倭马亚帝国发生内乱,当朝的倭马亚哈里发被穆罕默德后裔的阿巴斯家族推翻。倭马亚王族成员被斩尽杀绝,只逃出了一个叫阿卜杜·拉赫曼的王子。这个拉赫曼王子从大马士革一路逃出,经过约旦,埃及,北非,最后过海来到安达卢斯。利用王子的身份,拉赫曼召集了一批效忠于他的倭马亚王朝的旧部,以塞维利亚为根据地,逐步消灭了半岛上的敌对势力.公元756年,拉赫曼在科尔多瓦自立为王,史称“后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上称为”白衣大食“。而推翻倭马亚的阿巴斯王朝,就是中国史书上的”黑衣大食“。原来倭马亚在北非的部分,后来也脱离的阿巴斯王朝,建立了法蒂玛王朝,又称”绿衣大食“。


这三个大食,谁也不服谁,都说自己是正统。到了公元十世纪,科尔多瓦倭马亚王朝的拉赫曼三世干脆封自己为哈里发(意思是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与巴格达黑衣大食的哈里发遥相抗衡。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是后倭马亚王朝发展的巅峰,科尔多瓦也成了穆斯林世界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巅峰时期,科尔多瓦的人口有四十万,大小清真寺300多座,文化事业也非常发达,吸引了很多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的学者,图书馆藏书超过百万。当时英国坎特伯雷图书馆才有600本图书。


然而由于内乱不断,后倭马亚王国很快就分崩离析,各地军阀自立为王,科尔多瓦的哈里发也不复存在。1236年,基督教王国卡斯蒂亚的费尔南多三世从穆斯林手里夺回科尔多瓦,不久又打下塞维利亚。安达卢西亚的重心逐渐地转移到塞维利亚,科尔多瓦则慢慢衰落下来,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如今,来科尔多瓦的游客,主要是来看著名的大清真寺(Mezquita)。大清真寺是拉赫曼一世于公元784年开始修建的。前身是西哥特人建于公元600年的圣文森特教堂,拉赫曼一世从西哥特人手中买下这个教堂,改建成清真寺。以后的二百年中,又经过三次扩建,才成了今天的规模。基督教收复科尔多瓦以后,又把清真寺改成天主教堂。卡洛斯一世在位期间,清真寺的中心部分被拆掉,改建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教堂。改建工程对清真寺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引起卡洛斯一世的不满,“你们新建的,是随处可见的东西,可毁掉的却是举世无双。”这才制止了进一步的改建,清真寺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一个和天主教堂合在一起的奇特建筑。


我们来科尔多瓦的这天是星期一,大部分景点,博物馆星期一都关门,只有大清真寺开放。从塞维利亚来的快车45分钟到科尔多瓦,出了火车站,坐出租车直接开到大清真寺门口。大清真寺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长180米,宽130米。这是大清真寺外墙。



每边墙都有好几座门。穆斯林祈祷的时候,所有的大门洞开,清真寺里一片光明。这是其中一座圣麦可门(Gate of St Michael)。大门上精雕细琢的装饰,还刻着五个小门。



清真寺入口,免罪门(Gate of Perdon)。阿拉伯风格的大门上画着圣母玛利亚。



从大门进来,是一个种满橘子树的庭院。院子的尽头是由宣礼塔改建成的钟楼,高93米。宣礼塔是拉赫曼三世时修建的。


去票房买门票,才知道今天免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免费但是不免票,每人仍然要领一张票,进门的时候收走,令人费解。



进入清真寺内部。这是拉赫曼一世最初修建的部分,格局仿照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一根根柱子都是从以前罗马人西哥特人留下的旧建筑上拆下来重新使用的。每根柱子高4米,柱头是科林斯安式的。柱子之间是红白相间,砖石砌成的双斗拱。下面的马蹄形斗拱是西哥特建筑的特点,加上上面半圆形的斗拱,增加了承重能力。双斗拱砌成红白相间的色调,是仿照耶路撒冷金顶清真寺。



这一部分是拉赫曼二世扩建的。据说当时清真寺里供奉着原本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段臂骨,因而成为麦加清真寺和耶路撒冷金顶清真寺之后信徒朝拜的第三圣地。



哈基姆二世(Hakim II)于公元961年扩建的部分。后来被改成基督教的教堂。



公元987年,曼苏尔(Al Mansur)完成最后的扩建。整个大清真寺原有1293根柱子,现存856根。



大清真寺的祷告壁龛(Mihrab),建于哈基姆二世扩建期间,位于清真寺的南墙。这是教徒在阿訇(Imam)带领下面向麦加祈祷的地方,所以应该是朝向麦加的方向,也就是东南。可是这个祷告壁龛基本上是朝南。为什么是这样?据说是因为这些倭马亚王朝的后裔,不承认流亡到了安达卢斯,仍然认为自己还在大马士革。所以每次对着麦加祈祷,仍然是向南。



有意思的是,建造祷告壁龛的,并非穆斯林,而是基督教拜占庭国王派来的工匠。拜占庭国王不仅出人,还送了很多修建祷告壁龛所需的建筑材料:鎏金的马赛克和各色石料。壁龛墙上的金字刻的是古兰经铭文。



祷告壁龛穹顶是用一整块大理石雕成。顶上的石梁也雕成基督教堂里常见的十字形,而非伊斯兰风格。



祷告壁龛旁边的小金门。



Chapel Of Villaviciosa,十三世纪阿方索十世将清真寺的一部分改建成基督教堂。



斗拱的形状和装饰花纹更加复杂。



King's Chapel,几位基督教国王葬在里面。可惜不对外开放。



卡洛斯一世时清真寺中心改建的主教堂(Main Chapel)



教堂的天顶。



教堂唱诗班巴洛克风格的红木座椅。椅子上刻着圣经故事。




圣泰莱莎小教堂(St. Teresa Chapel)里面的珍宝馆。



伊斯兰和基督教建筑的结合。



出了清真寺,不远就是王宫(Alca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王宫是十四世纪阿方索十一世在倭马亚王朝的宫殿旧址上建造的。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当年就是这里听取哥伦布探索美洲的航海计划。


本来旅游手册和网站上都说王宫星期一不开门,可我们看见那附近有一些人,就抱着一线希望过去看看,发现王宫花园的大门是开着的,也没有人收票。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好几个喷水池。



 




王宫也有一部分可以参观。这是教堂里陈列的古罗马的马赛克拼图。



从了望塔楼上俯瞰王宫。



从王宫了望塔上看科尔多瓦城。远处是清真寺的宣礼塔。



看完王宫,基本任务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在城里的街上逛逛。这是著名的花街(Calle de las Flores),白色的墙上装饰着一盆盆鲜花。从小巷望过去,能看到大清真寺的宣礼塔。



小巷里的清真寺。



犹太老城区的旧市场(Souk)。



犹太老城区Tiberiades广场上的犹太哲学家Maimonides铜像。



科尔多瓦城内的街道。



 


罗马桥。



Vallinas广场上的圣拉斐尔(科尔多瓦的守护神)凯旋柱。



老宅的阿拉伯式窗户



Tendillas广场上的大将军铜像(Monumento Al Gran Capitan)。



一晃时间到了,很多“花街”“柳巷”来不及看,特别是科尔多瓦郊外的Medinah al-Zahra。 那里有公元十世纪拉赫曼三世哈里发王城遗址,因为星期一休息无法参观,有点遗憾。不过免费看了大清真寺,还意外地参观了科尔多瓦王宫,此行也算圆满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