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正文

纵深解读: “我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

(2011-05-29 19:28:59) 下一个

纵深解读:“我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


(2011-05-28 16:08:20)


 “我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

-----前国务院总理朱基清华大学谈话实录



□南方报业网/


【核心提示】:2011422上午,满头白发、身着黑色外套的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陪同下,出现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楼前。重返母校的朱基受到热烈欢迎。朱2003退休之后曾表示不谈工作是最大的原则,即使与老友聚会亦恪守。但在清华大学师生座谈现场,朱基一反常态,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针对有关分税制的攻击,朱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


    纵深解读:鈥溛一故侨滩蛔∫⑵⑵
                  ------满头白发的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回到母校
           
        “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是主要推手之一。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199399日到11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2003年,朱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 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1992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即指将要出版的《朱基讲话实录》一书)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50分,朱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7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朱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附:《朱基讲话实录》两个月后公开出版发行


    基出现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楼前时,簇拥的众师生高喊“学长好”,朱则呼“清华万岁,清华经管万岁”,引发学生更高声的欢呼。


    此次归来,雕有朱基寄语的木制屏风依旧静立伟伦楼门口。在通过报告厅的走廊墙壁上,则挂起了院方特别安排的19张图片和5幅题字。


    19幅图片记录了朱基任院长17年间的历程,包括主持院务会议、会见来访学者和师生亲切交谈等。5幅题字则是朱此前专为经管学院所题字或给学生的亲笔信。


    基缓步前行,仔细端详这些图片和题字,感慨良多。


    上午11时许,朱基被簇拥着步入伟伦楼报告厅,静候已久的众师生顿时沸腾。扇形报告厅的12排座椅座无虚席,走道里或坐或站挤满了人。院方没有特别为听众设立门槛,除了一些本科低年级学生被安排在楼前迎候,凡是经管学院师生都可进入报告厅,亦有少数消息灵通的外学院学生前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委员刘延东、朱基和夫人劳安从左至右依次在主席台居中落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辽宁省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以及清华大学现任领导等团团围座。


    基带来了一摞书。其中包括四个不同版本的《朱基答记者问》:在大陆发行的简体中文版、在台湾发行的繁体中文版、在伦敦首发的英文版、在韩国发行的韩文版等。


    这四个版本中,最早发行的是简体中文版,由人民出版社在200981日出版发行;最晚的是英文版,今年411日才在伦敦首次发行。


    随后朱基又隆重推介了自己即将出版的四册《朱基讲话实录》套书。他轻松地说,“最后四本是我最近完成的讲话实录,我稍微多讲几句,没有商业目的,我知道你们都穷,买不起。”


    一番介绍之后,朱基扬手中的《朱基讲话实录》,高声地说,“我现在赠送给清华图书馆的,是‘试印本’。我建议,凡我经营学院的同学,每人毕业的时候都送一套。”现场一片欢呼。


    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官网公布的数据,学院现有在校学生4064人,每人一套书,费用粗略估计也将数以百万计。


    基特别提到,座谈会前,专门问了自己曾捐给经管学院的10万美元用掉了没有。那是2004年他获得欧洲中小企业奖的奖金。


    2004年12月7中午,德国中小企业联盟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仪式,授予朱基欧洲中小企业奖。在会场,朱基宣布将获得的10万美元将近捐赠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基对当时座在台下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顾校长,这个钱是你的了。”


    不过从2004年到现在,10万美元还一分没花。朱基笑着说,刚好,这钱可以拿出来发书。


    座谈会现场,朱基说,这套书对你们无论是做官、做人、做企业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做人比做官的意义还要大,所以希望你们经管学院,每个人人手一套。


    基提高了声调,“把我十年来的经验送给你们,请你们看一看,对照眼前的现实,看看我这十几年的说的是胡话、实话还是老实话!请你们鉴定。”


    据朱基估计,自己的新作《朱基讲话实录》两个月后将在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


    基说,“这本书已经送给了中央审查,送给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审查,目的在于减少错误,我在这里面批评了别人,你不让人家辩解几句,那不行吧。”


    提前得到风声的一些地方要员还私下给朱基写信,还寄送报纸,有的希望在书中表现自己与朱基的亲密关系,有的希望对过往经历在书中有所修正。


    在请中央有关部门审查之前,朱基分别送给一些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国务院各部委部长的老同志。据朱基介绍,“回来的反响还是好的,我几乎没有接到一个批评意见。”


    虽然一直是海外出版界关注焦点,但在大陆尚无公开出版的朱基传记。朱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写了一本《朱基传》,但被朱基尘封。


    《朱基答记者问》尚可算大陆唯一一本专门记录和描写朱基的出版物。不过其内容完全由人民出版社编辑组编写,朱基没有为该书撰写文字,即使该书前言,也并非出自朱基手笔。


    《朱基讲话实录》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朱基作品。这套新作主要内容是,朱基任副总理、总理的十二年间,此前未经公开的讲话记录、照片、批语、亲笔信,由朱基亲自整理、汇编。


    据朱基介绍,“这本书的特点是讲真话,不讲套花,所有五年总理任期间的正式讲话,包括政府工作报告,我全部不手,因为估计出版过了,都是新的(未出版过的)讲话。”


    新作《朱基讲话实录》使用了大量未公开的图片。在清华座谈现场,朱基 特别把前三张和最后一张图片展示给众师生看,一边看一边介绍:“我的第一张图片就是跟小平同志照的;第二张是我跟江泽民同志的照片;第三张是我们十四大的 政治局常委跟小平同志照的;最后一张是我在人大上面表决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新作《朱基讲话实录》收录的朱基批语、题词和亲笔信附有书法原稿。朱基对清华的师生说,“字都不太好,只有一篇我稍微满意点,写得好一点,就是在浙江胡雪岩故居所题的那幅字,从书法上说还说得过去。”


    胡雪岩是清朝后期的“红顶商人”。朱20025月和夫人劳安、女儿朱燕来到由13座楼和一座杭派园林组成的胡雪岩故居参观。绝少题词的朱基一反常态,除了在故居红木厅签名留念,回到宾馆后,又向故居送来题词《胡雪岩故居》。题词内容是“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清华座谈前场,朱基好容易翻出一这页,自语道:“写得比较规整,还可以,还可以,供大家鉴赏。”说时,朱基像个孩子一样朗声发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