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valley's北美文摘

最前沿的生命科学,包括发现,思想和文章。 最贴近的北美生活,包括科研,生活和绿卡。
个人资料
正文

GWD001-异军突起的科研女强人及中国科研经费分流现状

(2004-10-27 13:20:37) 下一个

GWD001,Oct.,24-30

 相关链接:

华中科技大学34岁的973首席女科学家:2800万的科技盛宴 http://cs.hust.edu.cn/webroot/index.php

遗传所1977年女博导 http://www.genetics.ac.cn/Research/sysjs/wangxiujie.htm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34岁的973首席女科学家:2800万的科技盛宴

BTW

 最近真是撞了邪了,出门就能遇到女“强人”。这不,刚刚参观中科院27岁女博导归来,又迎面撞上一位34岁的973首席女科学家。年青本来也没啥,爱因斯坦出活也是年青时的事,你真牛大家都服气,偏偏我们两位女强人的成果实在是差强人意,按照目前很多国内学校的招聘门槛,这么点货恐怕连摸一下校门的机会都没有。照这趋势发展下去,我们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见到一篇SCI文章都没的 30岁女院士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楚天金报】湖北省两项目入选“973”计划 http://cs.hust.edu.cn/webroot/notice/showcontent.php?id=790&type=202&y uyan=cn

发布时间:2004-9-10

每项目获支持资金2800万元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杨涛报道:记者昨悉,我省有两个项目入选2004 年度国家“973”计划,国家将对每个项目支持2800万元。 这两个项目分别是“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及 “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其首席科学家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34岁的冯丹教授和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桂建芳研究员。

“973”计划是由国家组织并实施的国家级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也是我国科技界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一类基础研究计划。本年度“973”计划评选,全国共有31个项目入围。

冯丹“首席科学家”的个人简介  http://cs.hust.edu.cn/webroot/index.php

教授、博导。1991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此后,在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并行处理、容错理论、磁盘阵列体系结构、计算机外存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研预研等项目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4等奖一项(排名第三),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排名第二),省部一等奖两项。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所写博士论文被国家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冯丹“首席科学家”的SCI记录:

 1. Zhou K, Zhang JL, Feng D(被引次数:0) Data self-create in data storage system KYBERNETES 32 (5-6): 917-921 2003

2. Feng D, Jin H, Zhang JL (被引次数:0)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AID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RAID controller and string controll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32 (5): 3890-3892 Part 1 SEP 1996

 (XYS20041026)

 2,怀疑“首席科学家”冯丹只是个“木偶”  

 msewjm

   读了BTW的“华中科技大学34岁的973首席女科学家:2800万的科技盛宴”,作一个“大胆的假设”,不知道有没有知情者愿意来个“认真的求证”。   

根据本人的常识判断,冯大科学家以如此差的记录和如此轻的年龄荣膺 “973首席科学家”,是个“木偶”的可能性比较大。

  “863”“973”等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好象是有年龄限制的。一些年纪超出的大牛不可能不拿项目吧?怎么办?找个弟子当名义上的“首席科学家”不就结了?其实真正的项目负责人还是这些牛人,名义上的“首席科学家”实际上在其中并不起什么重要作用。我们单位就有好几位这样的“木偶”。因为培养的真正厉害的弟子都出国了,留下的是几个不怎么样的弟子。没办法,大牛们只好矮个里挑高个,推出去当“首席科学家”了。因此,这些年纪轻轻的博士们尽管论文记录不怎么样,也已经是好几个“863”“973”项目的负责人了。和这些“木偶”竞争职称、岗位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你没有一个大牛可以依靠呢? (XYS20041027)

3,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7岁女博导:神话还是现实?

BTW

近日朋友发给我下面这个链接,看后我大吃一惊: http://www.genetics.ac.cn/Research/sysjs/wangxiujie.htm 王秀杰女, 博士, 1977年出生。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98年获南开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2004年获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秀杰博士领导的创新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学。我们将发挥计算机在处理大规模生物学数据上的优势, 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 对公共数据库中的生物数据, 尤其是与基因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 以从宏观上阐释生命调控的规律。 ……

Key Publications:

 1. Wang XJ, Reyes JL, Chua NH and Gaasterland T (2004). Predi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microRNA genes and their mRNA targets. Genome Biology 5:R65. (该刊似乎是新创不久的刊物,目前尚无影响因子)

2. Hoth S, Ikeda Y, Morganteb M, Wang X, Zuo J, Hanafey MK, Gaasterland T, Tingey SV and Chua NH (2003).  Monitoring genome-wide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endogenous cytokinin reveals target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FEBS Lett. 554, 373-380.

3. Wang X, Ching YP, Lam WH, Qi Z, Zhang M and Wang JH (2000). Identification of a common protein association  region in the neuronal Cdk5 activator. J. Biol Chem. 275, 31763-31769. (在香港科大发表)

在SCI数据库里面搜索,王秀杰在Rockefeller University总共只发表了6篇文章,其中只有Genome Biology这篇是第一作者,其他的均为第三作者以后。从研究成果来看,看起来似乎王秀杰不应这么快拿到研究员、博导这样的头衔。但是万事皆有可能,也许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很弱,希望招聘一些真正有潜力的人开展这个方向的工作?为了说明问题,把王秀杰的经历和成果与该所其他最近获得“百人计划”资助的研究员做一个比较,我们马上可以看到,王秀杰明显比其他研究员差得多。那么,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让这样一个2004年毕业,2004 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作博士后工作的27岁天才,可以迅速地在2004年成为中科院博导并顺利进入创新基地呢?我想,这件近乎神话的事件也需要一个正传,一个 “本土资源”的正传。 (XYS20041025)

4,为什么王秀杰能做百人计划

Rock

   看到新语丝上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7岁女博导:神话还是现实?”确实大听一惊,到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网站上确认,果真如此。真是天下奇闻。

然而,等到看看女博导的publication,心里至少明白了一半。她的论文里(不是最重要的JBC)有一个很有名的人:蔡南海(即Nam Hai Chua)。   NH Chua何许人?只要你到中国科学院各个生物研究所问一问就能知道。现在这些研究所里掌握实权的人里(其中不乏院长、院士、所长、百人计划、博士生导师等等),有好些就是此人的学生,而有好些则曾经到Rockfeller大学NH Chua 的实验室里进修过。其中一些,甚至是NH Chua徒孙一辈的人。

  NH Chua做科研是很厉害的,这次我们看到,他和他的子弟们 不仅仅是做研究厉害!  

 不过这NH Chua的出现只能解释为什么Publication这么差(要在中国好的大学或科学院,博士期间连篇象样的论文都没有连学位都申请不到)的人为什么想做百人计划。她真的做成百人计划,还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比如:   1。遗传与发育所的百人计划是如何评审的?是哪种研究水平的科学家表决通过的?当时有旁听的人吗?  

2。遗传与发育所的学术委员会是如何审批的?是哪种学术水平的委员们批准的?  

3。上报到中国科学院以后,是哪些行政官员如何批准的?   

问题问到这里,恐怕区区一个NH Chua,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   

其实,中国科学的沉沦,就是这样的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这样做将来肯定会有报应,就象这些天的中国足球一样,会有崩盘的一天。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XYS20041027)

5,http://news.sohu.com/20041019/n222576850.shtml
中国科协调查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每年用于科研的时间平均低于4个月,半数科技工作
者抱怨———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 本报独家获取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头
号难题是“科研项目申请难”,高达50.7%的被调查者持有这种观点。有时,耗费在项
目申请上的时间比
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还要多。

  调查还显示,科技工作者们抱怨的“申请难”等其他问题,在过去8年里没有根本的
改变。

  项目申请中的不公平竞争是科研人员的“第一头疼”

  “科研项目申请的公平竞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
调查(2003年)”课题组副组长崔建平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由此造成的科研项目申请
难,仍是科研工作者头疼的问题。

  1995年中组部、国家计委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已经感觉到公平竞争、机
会均等的机制是稳定科研队伍的重要因素。

  当时不少人就提出:“不少项目立项之初就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国家项目
经费较多,大家一哄而上。能说会道、上下熟悉者往往被批准为主持者,再由其切块分
配份额,份额多少不是看工作者的能力,而是凭主持者的好恶”,“要承接有分量的课
题,不只靠学术优势,还要凭关系和活动能力”,等等。

  一位调查人员说,8年过去了,本次调查表明,上述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相反,由
于国家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资金切分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同一领域或同一科研机构
中,不同课题组间的科研资源有很大差距。

  在回答调查问题“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哪些”时,有50.7%的人选择
了“申请课题困难”。排在第二位的是“科研设施或条件较差”(占33.5%),排在第
四位的是“立项经费太少,难以支持”(占27.6%),而后两个问题与申请项目有着非
常密切的关系———争取不到大项目,经费少,设施和条件当然难以改善。

  在科技工作者心目中,一个项目是否能申请成功,申请者的研究实力和以往业绩影
响不大。

  调查显示,他们认为决定因素依次是:项目本身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占71.3%)、
项目申请人的名望(占45.4%)、与项目设置者或管理者的关系(占30.2%)、课题
组是否阵容强大有研究实力(占27.4%)、以往科研成绩(占24.6%)。

  调查中很多科研人员反映,目前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往往被部分学术权威或是所谓的
“圈内”人把持,其他科技工作者很难申请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少数人有较多
的科研经费,而大多数人的经费很少。少数担任行政职务者,或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担
任课题组的负责人,他们的经费使用状况引起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非议,他们的科研结
果也常被认为与投入不相匹配。矛盾由此产生,在部分科研机构内甚至有激化的倾向。

  项目申请的时间可能比搞科研的时间多

  调查人员说,在科研立项上开展竞争,让更有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
会,这是科研体制改革的初衷。可是,过度竞争和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许多科研人员
将时间、精力投入到申请环节,必然影响课题的实施。

  调查中,不少课题组的负责人表示,为了生存,必须耗费很大精力去争取项目,没
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实验、做研究等。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每年用于科研的时间,平均低于4个月。调查表明,
财政支持项目的申请周期相对较长,在3个月以下能够申请成功的较为罕见,一年内可以
解决的也只占60%。

  调查人员说,有一个现象令人深思:没有职称的人员每年用于科研的时间较为充
裕;有了职称以后,科研时间变少了;随着职称的提升,能用于科研的时间又增加了。

  科研项目资助机制单一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科研人员3年来申请并参与的科研课题,其主要来源排在前面的
是国家科研计划(占2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占19.8%)。

  许多科技工作者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的申请方法和程序相对合理,
结果也比较公平,可惜的是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只有一个,并且资助的大多数课题
周期较长,而匹配的资金较少。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研项目资助机制单一,发
达程度不够。

  课题组曾在互联网上搜索“基金会”,结果有近千条,但是与科研直接相关的几乎
没有,与科技沾边的也仅占6%~7%。
 课题申请难是这样产生的-一位科研人员的体验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李健) 中国中医研究所研究员陈飞松介绍,一个课题
能否申请成功,涉及3个方面:课题申请者自身、课题评审专家和课题管理单位。“课题
申请难,3方面都
有问题。”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缺乏对科技前沿的追踪,也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很多课题已
经不是前沿课题,或者不符合我国国情,或者和一些已经开展研究的课题重复。这样的
课题肯定不能申请成功。”陈飞松说,“这种盲目申请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一个课题申请交上去,相关管理部门会根据课题内容,推荐成立一个评审组,并由
一个专家担任评审组组长。通常情况下,小的课题项目评审组有5名或者7名专家,大的
课题评审组一般有11名专家。

  评审会开始时,管理部门的官员会大致介绍一下本次评审会的情况,然后就由评审
组组长做“主导发言”。这个“主导发言”,是整个评审会的关键。参加评审会的其他
专家听了组长的主导发言后,自然就知道该如何进行评审了,反对组长意见的很少。

  所谓的“小圈子”,就在这时候发挥作用。担任组长的专家,在发言时可能会倾向
于自己的朋友、同事、学生等有各种关系的人,专家们之间也可能相互卖面子,“这次
甲专家给乙专家的学生在申请课题时开了绿灯,下一次乙专家也会给甲专家的学生开绿
灯。”

  还有就是“会前游说”。原则上说,课题申请者应该不会知道有哪些专家参加评审
会,可实际上,一些人往往还是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事先获得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名单。

  陈飞松说,国外的科研课题审批也存在“小圈子”现象,不过一些制度性的规定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国外有这样两条规定:一是和课题申请者关系
密切的专家不能参加评审会议,比如申请者的导师、同事、朋友等;二是对于可能坚决
反对的专家,申请者可以向管理部门提出回避申请,但一定要有合理的解释。

  “其实,这些规定在我国也有,遗憾的是没有真正实行。”陈飞松说。

  管理部门不能做到立场中立,也是影响评审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陈飞松说,按
照常规,开评审会时,管理部门只是负责介绍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评审会的内容、参加
的专家、会议的规定等等。但现实情况是,管理部门的官员除了介绍一些基本情况外,
往往还会刻意地表达一些带倾向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专家们的评审
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个课题内容功利性的问题。“在科研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般说
来,应用型、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课题项目,申请会比较容易;而理论研究的基础型
课题,申请就相对困难了。”陈飞松说。
  专家:课题申请问题已影响我国科技实力发展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李健)“凡是有可能引起课题评审专家不舒服的话,我
们都不要说;凡是和课题评审有关的专家我们都要沟通。”

  一位准备进行课题申请的医学博士,申请前最后一次和自己的伙伴讨论时这样说。
他几乎是用一种悲凉的语气告诉记者,为了自己的课题,8年时间他向无数个部门提出了
无数次申请。“如果这次还不能申请立项,我将永远放弃,因为我已经浪费了8年,这辈
子再也耗不下去了。”40岁出头的他,已有缕缕白发。

  这样的现象,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的何国祥教授,曾遇到无数次。在中国科
协发布的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中,何国祥承担了“科技工作者科研
环境调研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工作。

  “我调研了7个大的研究院所,20多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几乎所有人都跟我说课题申
请难。很多科技工作者早已不堪忍受这样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何国祥说,计划经济时代,课题项目经费是按照计划进行分配,不存在竞争。科研
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课题的申请立项和研究工作开始由各个课题组全面承担。

  每个课题小组都有支配课题经费和管理课题的职能,而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实力的
课题组能够承担怎样的相应任务,目前没有明确界定。

  “只要几个科技工作者愿意,大家可以随意组合,然后去申请课题,一旦有了课
题,也就有了一大笔可供自己支配的经费。”何国祥说,这样的课题组,多的也就五六
个老师,少的只有一两个老师,其他全是老师们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两个人分课题经费和10个人分课题经费差距是显然的。”为了个人控制更多经
费,课题组出现了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多的趋势,“在北京地区,这样的课题组少说也有
几千个。”

  与课题组越来越多的现实形成反差,课题申请的主要单位只有两个,即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个课题组都可以直接向这两个部门申请课
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的惨烈是可想而知的。”

  这样的竞争,导致了4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一,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和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取得联系,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在很多课题组科研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掌握着审批大权的评审专家,往往把项目交
给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学生、朋友或者同事。

  “这种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个利益小圈子,普通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认识上面的
领导,又不属于某个评审专家的小圈子,申请课题难度很大。”

  第二,为了个人利益,很多科研院所的领导都兼任课题组组长。因为只有到了课题
组才有可能申请课题,也只有申请到了课题才会有经费。

  “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基层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大的不满。”领导认识的人多,关系
自然也就多,可以比较容易地拿到课题,而普通科技工作者很难同他们竞争。“这种竞
争,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三,“小圈子”现象造成了一些长期申请不到课题的小组,最终只能放弃或者解
散;同时,通过“小圈子”经常能够申请到课题的小组,因为课题申请比较容易,也不
会好好珍惜,不好好做课题,“长此以往,我国的科研效率必将越来越低。”
  第二,为了个人利益,很多科研院所的领导都兼任课题组组长。因为只有到了课题
组才有可能申请课题,也只有申请到了课题才会有经费。

  “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基层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大的不满。”领导认识的人多,关系
自然也就多,可以比较容易地拿到课题,而普通科技工作者很难同他们竞争。“这种竞
争,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三,“小圈子”现象造成了一些长期申请不到课题的小组,最终只能放弃或者解
散;同时,通过“小圈子”经常能够申请到课题的小组,因为课题申请比较容易,也不
会好好珍惜,不好好做课题,“长此以往,我国的科研效率必将越来越低。”

  第四,课题组越来越小,加之申请课题的科技人员急功近利,影响了一些大课题、
不易完成的“硬骨头”项目、长期性项目的完成,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实力的发展。

  何国祥教授建议,国家通过明确竞争的层面,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上述问题。那些
前瞻性、基础性和探索性的课题,可以交给课题组去做,让他们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国家投入的资金也不会很多;应用型的、有产业前景的、大规模的课题,应该至少由科
研所一级的机构负责完成,而更大的课题则由科学院来负责。

6, 【评】

不对啊,招聘的是博士后,来了怎么成了博导了?

(太平洋)

这里博士后意思是未来的博士的妈,也即博导。

不久的将来她将升级为博士太后。

(Zzz)

27岁女孩中科院当博导 中科院称一切按程序招聘

北京晨报讯 (记者 代小琳 实习生廖晓姗)27岁的女孩王秀杰成了中科院遗传与发
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昨天记者向中科院求证时了解到,王秀杰现在还没
有正式到岗。“王秀杰再过两个月才会过来,现在人还在美国。”

  “我们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遗传所招聘委员会成员左建儒向记者介
绍了关于王秀杰的招聘情况,“我们所去年在国外刊物《Science》上登
了招聘博士后的广告【方舟子按:登的是“招聘博士后的广告”,怎么后来成了
博导?】,之后,我们收到了70多份申请。招聘委员会筛选后,进行了为期两天
的初试。然后,所有招聘委员会的人员无记名投票。我们通过的标准是三分之二
的得票率。”“我们最后定下四五个人,王秀杰是其中的一个。”

  记者看到了王秀杰的简历: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2004
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
究。2004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遗传所的研究人员说,王秀杰可能是所里最年轻的博导。

(XYS20041028)

7,也评“27岁女孩”王秀杰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Cloudy Wood评:

这倒没有什么可以打假的,都是响当当的大学,可以查的文献。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学者,她却只发了两篇论文(如
果不算那个贡献不大的第四作者文章),而且和她当前研究有关的更只有一篇,
偏偏这一篇,是发表在一个网络杂志上的(http://www.genomebiology.com/)。
虽然她的那篇网络杂志的文章是经过Peer Review,却不能摆脱同行对此种论文
之低水平的怀疑。

我们可以猜测,这位博士应该是个很聪明而且曾经很努力的人。她在香港两年就
能发表一篇JBC的文章,可见她当时是很优秀的。我想那也是她能够进入洛克菲
勒大学的原因。我不想评价她在洛克菲勒大学的表现,但是,她以这样的表现
(没有什么科研成果而且刚刚毕业)就能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实在令人不屑中
科院的眼光。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她所做的研究,所谓的生物信息学,虽然在美
国已经被称为“就要绝种的学科”,在中国,还是满热门的。

可叹!

afa评:

招聘王博导的人是天才。

王博导一定不是天才,搞生物信息学的,要是天才的话,发表的文章会有一大串,
要不就是在影响因子比较高一些(例如>5.0)的刊物上有一些文章。偶一研究生
同学在中科院XX动物研究所,搞什么结构预测,硕博连读五年发了五六篇第一作
者SCI文章。所以,这只能证明招聘王博导的人是天才。

(XYS20041028)

7,1977年出生,刚刚博士毕业的王秀杰成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昨天,本报独家刊出该消息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王秀杰将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下属的生物信息中心工作。该中心设两个研究小组,王秀杰是其中一个组的负责人,该组目前只有王秀杰一个人。而且该中心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成立。网上的质疑主要有:“27岁就当博导,这太离谱了”,“博士一毕业就做博导,天大的笑话”,“是不是中科院为了尽快申报生物信息中心而草率行事”,还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中科院此项目人才缺乏才会“降格录取博导”。

昨天,记者致电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招聘委员会有关人士,他们表示:“我们知道网上有不少议论,但我们问心无愧。招聘完全是公平的。但现在评价她还为时过早,我们希望等她做出成绩之后再来判断。如果博导不合格,我们所还会淘汰。”

“王秀杰被评为博导,经过了我们院里备案。”中科院培养办有关人士说。“中科院评审博导标准和一般高校不完全相同。由于各研究所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评博导的标准存在差异。而且有的研究所就有评选权,但要向中科院备案。印象中,我们院里30岁以下的博导不乏其人。”

记者就北京高校博导的评审和年龄问题进行采访得知,高校对于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标准要求历来较高,27岁的博导可谓少见。记者了解到,其他高校都对27岁就当博导感觉“不可思议”。北京大学学位办表示,按国家规定,必须是正教授才有资格参加博导评选,北大最近两年也开始在一些副教授中评选博导。北大的博导都在30岁以上。晨报记者 代小琳

27岁女孩博士毕业就当博导

本报讯 一位年仅27岁的女孩王秀杰成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7日,记者向中科院求证时了解到,王秀杰现在还没有正式到岗。

“我们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招聘委员会成员左建儒向记者介绍了关于王秀杰的招聘情况:“我们所去年在国外刊物《Science》上登了招聘博士后的广告。之后,我们收到了包括王秀杰在内的70多份申请。招聘委员会筛选后,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初试。然后,所有招聘委员会的人员无记名投票。我们通过的标准是2/3的得票率。”左建儒说,我们最后招了四五个人,王秀杰是其中一个。

记者看到了关于王秀杰的简历:1977年出生,1998年获南开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大学(TheRockefellerUniversity)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王秀杰将在该所中心下属的生物信息中心工作。王秀杰可能是所里最年轻的博导。而且,王秀杰肯定会带学生。据了解,该中心一共下设两个研究小组,王秀杰是其中一个组的负责人,而该组目前只有王秀杰一个人。

北京大学学位办同志告诉记者,按国家规定,必须是正教授才有资格参加博导评选,北大最近两年也开始在一些副教授中评选博导。北大的博导都在三十岁以上。社科院则表示,只有正研究员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具有评审资格。社科院的博导一般都四五十岁。



--文学城 www.wenxuecity.com--
 
8,聘用27岁博导的一种解释

      冯之北

网上已经揭示了左建儒与王秀杰出自同一师门,以及蔡南海有众多学生在中科院
各个生物研究所。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1)。遗传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 任:朱立煌研究员
  委 员(以汉语拼音为序)
     陈受宜: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蔡南海(Nam-Hai Chua):Rockefeller University, 教授
     种 康: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
     邓兴旺(Xing-Wang Deng):Yale University, 教授
     方荣祥: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院士
     韩 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研究员
     贾士荣: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家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院士  
     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彭友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许智宏: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研究员,院士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院士
     朱立煌: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朱玉贤:北京大学,教授
     左建儒: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其中“蔡南海(Nam-Hai Chua):Rockefeller University, 教授“名列其中。

2)。此外,左建儒与王秀杰不仅出自同一师门,

而且可能早已认识。左建儒:“1995-2001年,Rockefeller University博士后
“;王秀杰:“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2004年获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References:
1. http://www.genetics.ac.cn/KeyLab/zwjisys.htm
2. http://www.genetics.ac.cn/Research/sysjs/jrzuo.htm
3. http://www.genetics.ac.cn/edu/GRAD/expert/wangxiujie.htm

(XYS20041030)
9,王秀杰博士入选百人计划中的程序问题

fishman

中科院辟谣说是招博士后,这肯定是骗3岁小孩的。遗传所招个博士后,能得到
70多份申请,这肯定是开玩笑。科学杂志没有网上查询去年招聘启事的功能,我
没看到广告的内容。但是所谓的招博士后广告没有出现在遗传所网站上,而网上
保留的是:2003-09-16 “百人计划”杰出人才招聘(人事教育处12-24)
(http://www.genetics.ac.cn/rczp/zp12.htm)。

“此外,我们拟聘从事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化学研究的科学家各1-2名。其
中,……。所有应聘者应具有博士学位,经历过一定时间的博士后训练,并在国
际主流学术刊物上以主要作者身份(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过原始研究论文。成
功的应聘者将成立独立的创新研究小组,并担任课题组长。……应聘者将入选中
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或"百人计划"”.

从这里并且根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肯定是召百人,不知道遗传所掩饰这个为什
么。

这里首先应当注意的前提是招聘的时候(2003年)王博士根本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更不用说是“经历过一定时间的博士后训练”了。

让我们来看一下百人的规则:

1,“百人计划”(包括“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及从国内招聘的优秀人才)
(http://www.caspe.ac.cn/policy/pd1031.html#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管理
实施细则)

2,国外百人的条件(http://www.caspe.ac.cn/policy/pd1030.html#中国科学
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

第六条 引进的杰出人才,应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
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同时,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
  2.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
理教授及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
  3.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
成绩。
  4.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
远的战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
创新成果。
  5. 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
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或拥有重
大发明(专利),掌握该学科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6.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
业的奉献精神。

3, 是不是王博士是特例?

(1)“特事特办”招聘的人才必须是国外的优秀留学人员,须符合“百人计划”
的条件,他们应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质量的文章并被同行引用。
(http://www.caspe.ac.cn/policy/pd1003.html)

(2)关于调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招聘方式的若干规定:
(http://www.caspe.ac.cn/policy/pd1036.html)从海外招聘的人员必须具备
《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的
基本条件;从国内….

可见,现在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文件可以解释中科院所谓的程序正确。

中科院百人是国家拨款,不是某个家族的游戏。遗传所应该把这件事给公众将清
楚,把公众所关心的招聘委员会成员左建儒和王博士师承关系是否妨碍了其中的
公正解释清楚。

我相信许多准备回国应聘百人的留学人员正在期待着中科院的合理解释。

(XYS20041030)
10,中科院遗传所真的“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吗?

中科院 小鱼

方舟子:
    你好!经常看新语丝,还没有想过自己也要上来说两句。我想说的是中国科学院遗
传与发育研究所按百人计划新招的27岁博导王秀杰的事。

    真的一切都是“我们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招聘的。”吗!?

    大家都可以上网去看看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招聘条件是什么样的,上海中科院各所的
网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招聘条件:

    应聘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年龄不
超过4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
及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
    4.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5.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战
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6.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
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
),掌握该学科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7.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
奉献精神。
    8.国内(院外)应聘的人员,应在原单位获得研究员(教授)职位,并具备上述基本
条件(第三条除外)。

    当然各所的条件多少有些不同,但我想说的就是这中间的第三条每个所都是一样的
,请问这个王秀杰2004年毕业,2004做博后,2004年当博导。这两年的工作经历在那里
?在国外获得职位就更不用说了,这叫符合程序吗?或者是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有了中科
院的特殊政策,反正我是没有在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网站上找到相应的介绍。

    订了规矩就是大家要按规矩来,难道规矩就是拿给这些人 随意破坏的吗!

(XYS20041030)
 
11,  “小百人计划”和王博士

  作者:给合理解释

  新鲜博士当博导一事,fishman先生要求中科院合理解释,那是很难的,不
妨先听笔者试解释如下。

  由于按“百人计划”所订条件难以招到足够的人,所以中科院内部又有俗称
“小百人计划”的计划,已经实行很久了。基本方针是:各研究所自己出钱(例
如50万启动经费,20万住房资助等等),招来之后工作两年,再由科学院评审,
若工作成果达到了“百人计划”要求,则纳入真“百人计划”,科学院补上经费
(200万)。如果未达到要求,大概就要自生自灭了。不过,已经花的钱总不至
于再要回来罢。

  入选“小百人计划”的条件也有若干,但实质性的条件可以简单归结为:具
有博士学位;在国外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由于符合这种条件的人较多(国内得到
博士,又设法在国外进修几年),所以,能得到这个位置的人,应该是早已与研
究所挂上钩,被看中当“领军人物”的;要么是在国外较著名的大学得到的博士
学位,没有背景也大抵可以。要是两者兼而有之,那更理想了。目前,当上这种
“小百人”的人很多,将来或者应该改称为“小千人”更确切。

  所以,据笔者推测,王秀杰博士得到的应该是这种“小百人”的位置。当然,
她可能是最年轻的。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想把留过洋的博士与土博士的待遇区
别开来,因为近年来国内大批量生产的博士,有相当一部分令人不敢恭维。

  至于评审程序,笔者相信绝对经得起检查(程序往往要走半年以上呢)。君
不见,我们选代表,选模范,程序都是很严格的,如果他们有人不合格,与程序
正义无关。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当上了“小百人”就立即获得教授(研究员)头衔。一
个刚刚拿到(或者拿到没两年)博士学位的人,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就当
上教授,这是近年来中科院的特色。据说是能上能下。有些博士将来作出了好成
果,自然没得话说,要是将来没什么成果,也没关系,“上”的时候既然无需什
么成就,自然也就不会因为没有什么成就而“下”,关键倒是要与领导搞好关系,
要是再能有几分吹牛本领,那就扶摇直上了。

  至于博导,既然能当研究员,本来就应该能指导博士生。

  只是到了两年期满,如果没有像样的成果,进不了大百人计划,研究员还当
着,博士生还指导着,不免有点难堪。不过这也是笔者书生之见,不了了之的事
情多多,继续安心当研究员就是,吹得好,大百人计划也照样进。记得有位伟人
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而我们的领导们最讲究不认真”(这好像不是原话,
大意如此,笔者懒得认真去查了)。

(XYS2004103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