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个开心。

天南地北,虚虚实实,过去未来,随便说说,想那说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个人资料
遍野无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浅谈 《 白鹿原》的原作者。

(2017-06-22 14:22:06) 下一个

浅谈 《 白鹿原》的原作者:陈忠实

遍野

 

陈忠实虽为我老乡,但素未平生。看过他的访谈和视频,读过他的文章作品。感觉到他真是人如其名:忠实。据说名字对人的影响很大,很多人的性格都和名字有关系,这可能是长期地称呼,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潜移默化。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再多说。

陈老因为自小喜爱文学,又耕耘多年, 其文学素养,自然不是我这等搞工程的人,有资格可以说三道四的。仅仅从读原著过程的印象中,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可以说,《白鹿原》原著的很多人物 (如果不是全部),地名,事件,传说,甚至很多语言,都有其“原型”,都是有根有据的,虽然很多人读他的书时,会有种梦幻的感觉,穿越的印象。据说陈老在动笔前,就花了几年的工夫查阅县志,档案资料,历史记录等等,为他的写作做准备。

例如白灵的原型,就是个富家女孩子,从小叛逆豪气,敢做敢为。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可惜在很年轻的时候,被自己人活埋。陈老用作原型,当然可以有更多的艺术发挥。但是几乎没有,大体是按照真实人物的发展轨迹,塑造了白灵的艺术形象。对于白灵的死,陈老没有回避,也几乎没有改写,例如可变更成投河,枪毙,绞死,填井等等。也许陈老认为白灵被活埋才是最具代表性和真实性。

陈老在创作田小娥的时候,因为亲眼见过鞭打一个"违规" 的妇女,“我感到最基本的作为女人本性所受到的摧残,便产生了一个纯粹出于人性本能的抗争者叛逆者的人物”。随之又想到了民间传播的不少“酸黄菜”故事,以及幼年记忆里一位逃婚女性被刺刷抽击时的惨叫声……田小娥的形象就是这时浮上心头的。”

陈老又说道,“我几乎不怀疑这种女人的生活真实。”我很重视他的这句话“不怀疑……生活真实”。 因此我有一个印象。如果陈老有所怀疑生活的真实性,可能就不那么写。所以,可以认为,陈老对生活中的真实性是看的很要紧的。

从考证“白鹿原”的很多论著来看。以上的结论是成立的。

关于《白鹿原》 中朱先生的许多“神迹”也都是有据可查的。白鹿原所写的那些朱先生的神迹,故事,名言,其实在我读白鹿原著以前就知道。那是我们小时候常听老人讲述过的故事。陈老改写的成分也极小极小。为什么陈老没有把那些近乎神奇的故事夸大、改写、延伸,以便使得他的作品,更神奇,更吸引人,更具有梦幻色彩? 没有,他没有,是因为他的写作风格是:忠实(于生活原型)。

还有鹿三在后期的许多魔怔发生时候的表现,和乡里人的应措,都好像是我们小时候见到过的。我们那儿人叫做“通传”。那个来给鹿三驱鬼的“法官”的行径和言语,也都是我们小时候听到过多少次的。在这种神话性的叙述中。一般人都可能“加盐加醋”地夸张一番,演绎一通,使得故事更神秘, 更吸引人。可是陈忠实没有,因为他的写作风格是:忠实,即便是传说的神迹,都应该有其自身生活(传说)的真实性。

所以可以说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写实的。这就是这部作品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的原因之一。尽管时代不同了,人性没有改变。人人就有可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有些人写作,是先有概念,立场,想好读者对象,搭好框架,然后再找些生活中的素材,嵌入已经概念成型的框架。那些不符合他所搭框架的人和事的资料,就弃之不用。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改变生活基础,阉割历史真实。借用科技中的一个术语,这种写法可以称作为“演绎法”。

另一种写法是,先有很多资料素材。然后认真思考,提炼,寻找那些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人和事, 并按照人物原有的轨迹铺展故事。至于会盖成一座什么样的大楼,别人会怎么看,不重要,至少不认真考虑。这种写法可以叫做“归纳法”。

我的看法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以后者为主而写成的。当然因为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他不会随心所欲地, 完全地按照自己的认识去写的,毕竟写小说是要出版的。

至于读者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什么样的感受和认识。例如,是否恨一个人物(党派),或爱一个人物,我想不是他要考虑的重点。

这种最大反应历史真实轨迹的的作品才配称作“史诗”,而另外一种作品可以叫做“流行作品”, 因为后者是为适应某个历史阶段的“口味”而写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遍野无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陈老是在为女性呐喊。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这样的分享,原先总是觉得陈老把里面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写得太凄惨了。。。。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写实的文章!

这就是为什么要提高妇女的地位,因为几千年女人不仅受封建男人的欺压更可恶的是女人自己也愚昧到接受这样的欺压,且女人更会欺压女人,也代表了中国人的性格,就像中国人更容易欺压中国人。
遍野无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ackcountry' 的评论 : 我想,很多老人对田小娥同情甚少,年轻人较多。随着时代,现在恐怕会同情的多,因为时代变得开放,文明多了,人的观念会变。可贵的是作者是老人,又是几十年前,都对田小娥一类的人充满了同情。
Backcountry 回复 悄悄话 N年前刚出版时红过一阵,当时作为一个南方人我读这本关于北方窑洞生活以及男女关系的书时比较震撼,觉得作者非常真实直率。现在除了田小娥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忘了。当时记得对田小娥是由厌恶到同情的。不知现在重读会如何?
遍野无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 然后白稼轩的妈又说过,“女人好比窗户纸,破了一层,再糊上一层就得了。” 为了反映那时候,女人几乎没有任何地位。连女人都这样认为。 女人该多可怜呀?
有访谈报道的。
山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ng':衬托仙草命硬,坚强。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剑吼西风' 的评论 : 是的。他写白加轩上来就干死几个老婆的目的何在呢?
山地 回复 悄悄话 他写的很客观,就一个人物比较奇怪朱先生一个没有瑕疵的人。
剑吼西风 回复 悄悄话 上来就是干死几个老婆,胡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