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迟迟飞来的“子弹”

(2011-02-17 15:46:12) 下一个

夜场电影的最后一场才是《芙蓉镇》,人都困得东倒西歪了,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要说谢晋就是谢晋,仓黑的天空下,吊脚楼的一角一现,白色的三个行楷大字,悄无声息的出没,好了,故事终于来了。姜文演的“秦书田”很到位,以至于他和女主角刘晓庆片里片外都有“戏”。但那到底还是谢晋的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这个具有强烈“话语霸权”的人,是不可能只做演员的。那个片子推出了夏雨,也是一种年轻的“霸气”,的确很像姜文。可姜文好像就从来没有年轻过,一出来就那么沧桑的样子,也不英俊,但是很“男人”。这个片子充满了质朴的回忆,形式上力求突破,好在也还都能懂,特别是如果你看过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

到了《太阳照常升起》,至少是我就完全的云里雾里了。看完后脑子里除了那句“:阿辽沙,你在哪里?”就什么都没有。影片分几个部分,似乎是单独的故事好像人物的关系上又互相关联,到底想说些什么呢?上网去查了一下,读到的第一行字是:我因为没看懂这部电影所以到网上来看看剧情是什么、、、、

今年的三部贺岁片,胡师母早就推荐了并说牧师要就此写些评论在blog上。耐着性子分三天看完了《非诚勿扰2》,中间去洗菜了,中间去上班了,中间去接孩子了,总之,断掉是很容易的。要不是那么优美的三亚热带风景,估计不一定能看完。冯晓刚试图解说爱与生命的关联,死亡到底能否拯救爱情。可惜还是狗尾续貂。不知是我老了,还是这个话题老了,反正我看不下去。我就顺着性子跟没看过的人说“不好看”,可能别人也是如此跟我说《让子弹飞》不好看----我就没看,一直到过了阳历年阴历年,直到有一天老爷说起《南方周末》上有一个写影评的家伙很值得一读,顺手在网上找到给我看:

“《让子弹飞》,不给人任何尿点,实在忍不住非要嘘嘘,估计会一边提裤子一边骂,姜文人品太差,就不考虑人会得肾结石?坐回座位一摸裤子,MD,拉链没拉就出来了。冯小刚人品要好一些,电影会预留很多切口,允许你出去方便一下,几分钟后回来,也不耽误你继续笑。但比起姜文冯小刚,有些大师就人品爆炸了,他把粪点都给你留出来,20分钟后回到座位上,没什么影响,200分钟后回来,也没什么影响,如果不去看,影响会降到最低。”(林楚方)

于是我拍板:今晚,趁着老二不在家,我俩开看《让子弹飞》。我说你把电脑接到电视上吧,可以边干点家务边看。老爷再一次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只好两个大人憋憋屈屈地挤在17寸的手提电脑前,等着pps启动时,屏幕有一瞬间的黑暗,映着两个人的头方方正正的卡在17寸的边框里,还都伸直了背,像等着拍合家欢---然而我们的期待没有落空。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片头一出,青山绿水间,一趟骏马拉着的列车迎面飞奔而来,张麻子(姜文)耳朵贴在铁轨上听着动静,车上包箱里坐着笑语连天的三个人,县长(葛优)夫人(刘嘉玲)师爷(冯晓刚),个个都是老戏骨。影片改自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故事只有框架还在,叙述和填充都是姜文式的,里面寓意很多,就看人能看出多少来了。据说投资方在开拍前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是拍一个大家都能看得懂的吧。冯小刚说:一旦姜文肯放下身段,那将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果然,《让子弹飞》好看,一部很“爷们”的电影,居然把我这样的“大妈”紧紧攥在手心里,到接老二的时间,派老爷去,我承诺暂停,等他回来。暂停时,我就看着那个静止的画面,想着这个故事。什么样的故事都是想解说人和人生或者是人对人生的希望。姜文塑造的这个“张麻子”,有着极端的男人品性:坚韧,坚持,重情,重义。小说版的“张麻子”是个真的土匪,电影版的是个被世道逼上梁山的土匪,原名“张牧之”。“牧之,麻子”大约只有在四川话里才是接近的音,我一看电影就觉得那是“川西”的土匪,那山清水秀的地儿就该是四川,再加上马识途也是四川人,可google一下,拍摄是在广东台山说的也是南国的事,恐怕每个人看电影时都加进了好些隶属于个人化的“创作”和“想象”。

我又看了一遍。因为老爷对情节上的事有些疑问,但是我发现我根本不关心那些,第二遍,还是没注意没搞清。影评很多,集思广益的,都够出一本书了。票房很好,估计姜文会更“霸气”了。搁我一俗人,影评就可以短些了:好看 / 喜欢 或 喜欢/好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