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我的文革童年 (1) 粮库

(2014-09-01 21:24:04) 下一个

我的文革童年 (1)  粮库

  我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到高中就工作, 文革国家号召上山下, 从城区到小上工作.  当年镇上, 高中毕业已经是高学历, 父亲是个粹的共, 不爱专营, 后来就担任了镇上革委会的领导, 不是二把手, 就是三把手. 我母亲被分配到另外一个镇上.  我在那里出生, 有记忆大概是75年前后, 我五六岁时的情形.

  那是一个水乡小镇.  我们就象生活在一个大岛上, 出大院门不远处是条大河. 河上有座长桥.  大约两米宽, 却很长. 桥上有几处用树枝弯成圆拱型, 装饰着红黄的花, 行人从下面通过.  院门外面是大码头, 繁忙时会停满运粮的船.  春夏季节, 从大码头能远远看到淡绿色的河底, 有是白鹅或是草鸭下的白花花的蛋.

  没有船来时, 就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大院附近的孩子就结成团去钓鱼, 鱼钩是大头针做, 简单浮子只要结个稻草, 最让人眼搀的是用鹅毛杆做, 雪白一串, 精致.  要选白鹅翅膀附近的大个鹅毛, 除去绒毛, 留下中间的白杆, 剪成半公分长短, 用鱼线穿过去, 就成了.  孩子们没有耐心, 会追着贴着水面游的小鱼群走.  没有鱼竿, 也可在抓虫子, 还可以到树下挖白色的卵, 说是蛇蛋. 

  大院子里面是粮库. 粮库也很好玩.  长期储藏的粮库是砖瓦结构, 大约有五十来米长, 二十来米宽, 七八米高. 里面是山一样没有脱壳的稻米. 可以用皮带输送机把仓库外面的粮食, 直接送到粮山的高处.  人扑上就是一个坑, 上面的稻米会沙沙往下滑. 但孩子不允许到深处去玩.  等仓库装满, 会用塑料薄膜把所有的进入口都封死, 周边还撒上杀虫剂.

  粮库装不下时, 就堆积在空地的临时仓库.  数层草编围成直径七八米的圆桶形, 有三四米高, 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稻草, 做成园锥形的顶, 防雨.  盖顶比下面的圆桶要大一圈, 形成一个类似屋沿的构造.  麻雀喜欢那儿, 只要钻个孔, 就是个草窝.  也是孩子们的喜欢. 大人们不在时, 把梯子搬过来, 搭在顶沿下有大缝隙的地方, 然后手伸进去, 就能掏出麻雀的蛋, 运气好的话, 还能掏出黄嘴角的小麻雀.

  长大后才明白, 那是储备粮粮库, 各大镇上都有. 储备粮都吃不完, 第二年就是陈米, 又要换新, 母亲粮库的工作就是收新米换陈米. 出国后, 有位国外同事疑问, 中国人太多会有粮食危机,  我就给他讲儿时在粮山上玩耍的故事.  至少在1975, 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觅音 回复 悄悄话 至少在1975年, 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
那为什么还要粮票?我们当时根本吃不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