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友情就是生存在两个个体中的一个灵魂。
正文

林徽因的才貌情

(2010-12-21 15:48:28) 下一个



林徽因

  据说上天对人是最公平的,给了你出众的才,就不再给你倾城的貌;给了你才与貌,就不再给你无憾的情与爱。古往今来,才貌情三者兼得者可谓凤毛麟角,但林徽因是个例外。也许上帝也有动心的时候吧。

  这样的美女搁哪儿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惹女人嫉妒,惹男人们对她众星捧月。当年,位于北京东城的北总布胡同三号居所客厅,林徽因的美丽客厅,著名的太太客厅,在这里,她向来是这个群体的中心,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

  但是,月亮的清冷余晖在让人神往的同时,也让人神伤。这神伤是《一生诗意千寻瀑》的伤。“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这三个男人的名字始终萦绕:其一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其二是诗人徐志摩,其三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这三个男人像三幅画,内容笔法气势皆不同,梁思成沉稳大气如国画,徐志摩浓墨重彩如油画,金岳霖则轻描淡写如工笔画。

  其中,最让林徽因躲避不及的是油画气质的诗人徐志摩。1920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她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他们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是浪漫无比的诗人,少女怀春,诗人多情。于是,两颗心在康桥的柔波里怦然而动了。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著名的诗《偶然》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终自白,一见倾心而又无可奈何花落去,此段感情可谓爱得灿烂去得匆忙和遗憾。

  而遇见沉稳大气如国画的建筑家梁思成,则是林徽因收获幸福神话的开始。这其中除了共同的建筑情结,我想,还包括坦荡的爱。有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他和金岳霖,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中国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但梁思成却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仅此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林徽因的爱和欣赏有多深。


  工笔画样的哲学家金岳霖是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的。一直以来,他用站在云端看风景的方式爱林,爱得心明眼亮了,所以孑然一身,逐林而居。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是灵魂在高处的男人,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爱林徽因,这爱不比徐志摩的浅也不比梁思成的薄,但因为爱得有所保留,所以一切仿如窖藏在岁月深处的酒,不热烈不深沉,愈久方愈醇。为此,他终生未娶。应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


  林徽因第一次与徐志摩见面,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表的美丽,蕴于内而体现于一颦一笑的大家闺秀的气质都让徐志摩赞叹不己,随着交往的增多,徐志摩发现,这个梳着两条小辫、像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不仅俊秀可爱,而且思维活跃,见识明澈,她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悟性都超出了她的年龄。时间越长,林徽因的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坚持己见等等内在的品质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光辉,让徐志摩深深折服。

  1924年泰戈尔访华之际,林徽因全程陪同,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人艳如花”。


  惊叹世间果然有这样的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她的才华和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止,又光照来人。如果她不是生不逢时,如果她不是多病的女人…


  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甚至她的早逝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


【文字来源:  星岛环球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