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经:古印度人集体创作,杂乱愚昧,落后迷信

(2011-09-05 13:44:01) 下一个
佛教起源于约2500年前的印度地区,当时当地还没有文字的记载方式。因印度河文明毁灭后,落后的雅利安人只有口头相传的作品。再次出现文字约在列国时代之初,流传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约200BC)所刻的铭文。所以,佛教的原始传播方式是靠口传。先是佛陀传讲给他身边跟随的人听。佛陀死后,就靠他的弟子用口传的方式,把从佛陀那听来的再传给别人。

佛经最初的几次结集,就是由佛弟子口诵出经文,然后大众一起合诵。连最权威的《阿含经》也是经过师徒口传的形式流传,最初并没有文字的记载。由于专恃于谙诵而不著竹帛,所以意义难免出现错误。相传佛的大弟子阿难有一天到一个竹林,听到一个比丘正在诵《法句偈》中的“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就告诉他:“这不是佛语,原文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比丘因语音相近,将“生灭法”念成了“水老鹤”,意义大相径庭。而那时佛陀死还没多久,佛经竟然错到这种程度了。

罗杰·菲德勒(RogerFidler),美国Colorado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驻校专家,在他的专著《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ediamorphosis:UnderstandingNewMedia)一书中说到:“当故事从一个族群传递到另一个族群或是代代相传时,他们势必丢失了许多他们原有的意思和来龙去脉,最终变得不可理解或成了隐喻。”,也就是说,口口相传在穿越时空时是不稳定和不可靠的。

佛陀死后四五百年,印度佛教四分五裂,不断分化,最后形成二十派。虽然他们都尊奉《阿含经》,但由于口传的原故,不可避免的,各派的阿含经已各不相同了。一直到了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之后,《阿含经》才被书写成文,到公元7世纪时,还存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化地部、饮光部、法藏部、有部的七种不同梵文本。而口头传承佛经的传统仍长久地保留着,如到中国传教的一些印度、西域僧人仍能整部地诵读经律,然后由人写成梵文,再译成汉文。

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其信息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就越差;传递层次越少,可靠性强,可信性也越强。从佛经的传播途径来看,连最重要的阿含经,都是经过了口口相传四五百年后才成文字的,其间已经过了5-6代人,几百几千个人的口。毫无疑问的,原本的信息早已严重损失或变形了,其可信性已是极差了。虽然,经里处处写“佛说”,而事实上,是不是真的佛说的?是不是佛说的原话?都将永远是个谜了!

所以,以其说佛经是佛说的,还不如说是落后迷信的古印度人群体的“创作”。他们在口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再加上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添油加醋,加酱加料,歪曲篡改。几百年后,就集体创作出了这一本又一本的佛经,里面充满了当初印度的种种迷信传说,杂乱无章,矛盾丛生,处处可见古时人的无知猜想和愚昧思想。可悲的是,这些佛经越混乱难懂,越是让无知的人着迷,竟让一代又一代无知愚昧的佛徒们,捧为最圆满深奥的真理,而如痴如醉,成了他们面对生死和人生痛苦时的麻醉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