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伪满时期的奉天建设--转载自中国记忆网

(2013-08-13 04:24:18) 下一个
家父五十年代初期在东北机械局任工程师时就对日本人在在沈阳做的工业发展感到震惊,而后对当时我国的156工程感到自豪与欣慰,多多少少也为156作了些贡献。
156可以说是真正奠定了我国的工业体系基础,搞工业就得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不能有半点虚假,也不能胡搞乱来, 哪行不得如此呢?--转载者。


1930年的沈阳,正是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此时中街已兴,沈大、沈长、北宁、沈海、沈安铁路均已通车,南站、北站、东站和皇姑屯站人来人往,公路四通八达,市内较大的工厂都设有铁路专线,俨然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化都市。这样一个新兴的都会沈阳,似乎已摆脱早年满铁、旧俄、军阀三方共治的阴影,力图甩掉哈尔滨的竞争重新成为关东第一都市。
“九·一八”的枪声改变了东北的行进轨道。1931年,沈阳被关东军改为奉天市。1932年11月,由伪满洲国政府、满铁会社和关东军三方组成了“奉天都市计划准备委员会”,为奉天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1933年3月,《满洲经济建设纲要》确定奉天的目标为工商大都市,即在日本本土外再造一个大阪。
1938年2月,奉天市工务处都邑计划科编制完成《奉天都邑计划》,这也是沈阳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
1937年10月时,沈阳人口约70万人,用地60平方公里。这个计划的规划期为15年(1938到1953年)。规划人口规模到1953年时达到150万人。计划区域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其中,市街计划区域内为192平方公里,在计划区域边缘设1-7公里的环状绿化带。
这个计划确立的沈阳,若以小西边门为都心的话,东到东陵为15.3公里,西到李官堡为12.7公里,南到奉抚线为9.5公里,北到北陵北部约7.9公里。
该计划确定计划区域内居住用地69.5平方公里,商业用地27.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其他用地70.5平方公里。
根据日本人的设计,道路系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放射性干线,以小西边门为起点,有经小东边门、东陵的抚顺国道,经沈海、北大营东侧的铁岭国道,经小北边门、北陵机场的法库国道,经皇姑屯、塔湾的新民国道,经奉天站、南五条、杨士屯的辽中国道、及跨越浑河的辽阳国道。第二种是环状干线,计划形成四个道路环状系统,即饶城墙外侧四周为第一环状系统;由南五条——南京街——北市——大北边门——大东边门——万泉公园向南面西为第二环状系统;由东北大学——北大营——沈海站——沈抚线向南——东塔飞机场——沈阳南部——铁西机场——皇姑屯——沙河予为第三环状系统;由北陵前——北大营——东大营——沿浑河提向西——铁西南部——塔湾——北陵为第四环状系统。第三种是连路干线,是连接车站、货场等主要干线的道路。
以上三种道路系统构成市区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还有些辅助道路。道路宽为8米到10米15种,国道线路宽度为22米以上,22米以上道路与铁路交叉处设立体交叉。而对于城市公共交通,一个未经证的传说是,日本人已经做好了沈阳的地铁施工图,但因战事拖跨了经济,已经无力回天;在抗站胜利60年后的今天,沈阳才重新开始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勘探。
日本人也在市中心、火车站以及各区设广场。在小西边门设5.7万平方米的都心部广场,各区在交通复杂之地设立循环式广场。广场总用地面积为36.5万平方米。
规划形成两条排水干线,在东陵南部引诨河水往西于木厂附近岔开成两条水线,一条是新开河,由木厂向西北,经小东边门、大北边门、东北大学、塔湾形成上下水排水干线,再将此水引经铁西地区流入浑河,形成南部排水干线。计划修筑浑河北侧提防,由东陵山麓起,经木厂往西到浑河铁桥止,全长22.5公里,平价提宽3.7米,占地83万平方米。计划开挖纵断铁西区到浑河的运河,在抚顺至营口的大运河修挖前做排水用。
对公共用地,日本人则计划以小西边门广场作为新建公共建筑用地中心。学校用地安排在通学距离及交通方便的适当位置,总用地面积1.73平方公里;辟建北陵、东陵、塔湾、万泉为四大公园,并设综合运动场,苗圃等等。在市街计划区域内设26处市场,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在皇姑屯以西设屠场及家畜市场一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东大营以东及塔湾高地上分别设置传染病院和结核医院;在北陵西高地和砂山各设赛马场一处。除南市场、北市场等旧有娱乐外,在沈海、万泉、皇姑、铁西附近新开辟娱乐场各一处,在小西边门广场附近设立市立图书馆。同时根据技术要求及周围状况设置污水处理场、污水泵站、配水场数处。在东大营以北、塔湾北部、铁西南部设垃圾处理场3处。
民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中街路用地以为的土地,面积8159.8万平方米,人均占地54.5平方米。地段分割:商业区设于主要交通两侧,一般长边120-140米,短边60-70米。居住用地长边140米,短边70米。工业用地长边200-250米,短边150米。
事实上,1932年,日本就着手了沈阳的城市规划调查研究论证,并于1934年边进行城市建设,边进行制订城市规划,一直到1938年才正式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以前,对奉天都市的建设基本上是规划与建设同步进行,以后是在都市计划指导下实施的。先后开建了铁西工业区,土地面积11.5平方公里;扩建了大东工业区。当时,有许多日本财团在奉天开办工厂,仅铁西区就有工厂401家,其中日资323家,迅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城市。商业也相应发展起来,形成了太原街、中街、北市场等若干个大型商业中心。在城市建设上,道路网骨架已经基本形成,市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日本投降时,市区已经有道路1107.3万平方米;有水源11处,上水管道409公里,排水管道4公里;有城市煤气气源1处,管道291公里;电话1.95万门;有住房600万平方米,整个城市人口由不足60万迅猛增加到158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15万平方公里。
今天看来,这个殖民城市的规划带有很多缺陷,比如铁西工业区在城市上飘向,对城市污染十分严重。奉山、奉吉两条铁路横贯市区,造成市区东西交通不通,南北不畅。日本人居住的和平区道路好,设施齐全,而铁西的环境则恶劣得多。但是,这毕竟是沈阳的第一个全面的城市规划,后续的种种建设,基本沿着此架构不断调整、进化,已期实现一个未化的中心城市之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陈傼 回复 悄悄话 看来当时的日本对永久占有东北是很有信心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