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什么人都有: 东方网上转载来的'论海派1949年后无断层'

(2013-01-01 15:22:40) 下一个
支内也是"海派文化", 有点滑稽; 那上山下乡更是了. (转载者注).

上海海派文化断过层吗?

有人说上海海派文化49年以后就断层了,理由一是解放以后海派文化的文宣逐渐淡化,二是海派文化的许多代表人物先后到北京任职。对此论点我不能苟同,实际上,解放以后,特别是50年代,正是海派文化在健康的道路上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解放之初的上海,上海的电影文化继续延续其传统的欣欣向荣的态势。以前布满上海各处的影戏院不但依然开放,而且在劳动人民集中居住区域开设了新的电影院,一些新建的工人文化宫中也安排电影放映专场,电影的低票价使电影的放映从解放前主要对象为写字间职员等中上层人士的娱乐迅速转变成完全民性的娱乐活动。50年代观看电影的盛况直到现在在许多上海平民的记忆中还是是非常有回味的。当时除了白天放映,晚上还有两场“夜场电影”,星期天不但有早场,甚至还有早早场。各家电影院门口都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看不到头轮放映的抢买第二轮影院较便宜的票的情形,更是屡见不鲜。

上海电影制片厂一度分为“天马”、“海燕”、“江南”三个制片厂。三个厂明星群集,星光璀璨,有白杨、王丹凤、赵丹、金山、张瑞芳、秦怡、吴茵、王蓓、上官云珠、刘琼、冯喆、冯奇、康泰、石挥、韩非、顾而已、魏鹤龄等,随着岁月的增长,演技也臻于成熟,导演桑弧、汤晓丹、成荫、谢晋、 岑范、郑君里等,也都正值壮年,进入了创作高峰期,更是佳作连连。当时,电影题材丰富,如《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鸡毛信》、《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母亲》、《女篮5号》、《护士日记》、《海魂》、《家》、《祝福》、《李时珍》、《林则徐》、《不夜城》、《雾海夜航》、《为了和平》、《铁窗烈火》、《罗汉钱》、《天仙配》等,均为上海生产的优秀电影。

《铁道游击队》里的《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女篮五号》中的《让青春闪光》,《护士日记》中的《小燕子》等以及当时重新播放的“五四以来优秀电影的插曲都成为当时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九九艳阳天》更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广为流唱,成了当年的“爱情曲”,王丹凤主唱的《小燕子》直到现在还是爷爷奶奶们唱给孙子孙女们听的海派“摇篮曲”。

三四十年代在上海脱颖而出、成长成形起来的沪剧、越剧、评弹、沪书、滑稽剧、锡剧、甬剧、淮剧、等10多种戏剧曲艺,在解放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高潮,进一步繁荣了海派文艺。50年代戏剧、曲艺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沪剧《罗汉钱》、《大雷雨》等成为家喻户晓的戏剧,特别是戚雅仙的《婚姻曲》,配合了“婚姻法”的发布,更是脍炙人口,其中的唱词“婚姻法,有保障,自由平等乐逍遥,千年枷锁已打开,封建礼教如山倒”几乎人人都会哼上两句。沪剧《罗汉钱》、《为奴隶的母亲》、《少奶奶的扇子》、《妓女泪》、《啼笑因缘》、《翠岗红旗》、《大雷雨》,使沪剧这一从上海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更趋于成熟,唱腔、舞美、布景的改革,使其海派文化的特色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一些名演员的流派唱腔也基本上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几年奠定。1959年上演的沪剧《雷雨》汇集各个沪剧团的当家演员,真可谓群星荟萃,名家聚集,流派纷呈,唱腔做功各显春秋,成为各种戏剧改编曹禹《雷雨》最成功的一部。

我在{海派本来是个贬义词}一文中曾说过:“海派文化不仅仅表现在文化艺术方面,它的精髓已深入到社会风尚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中。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我认为是最可宝贵的一个特点,海纳百川、中西合璧;见多识广、富有创造;注重变化,与时俱进;追逐时尚,引领潮流。这就是海派文化真正的精华所在”。在解放后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这种学习吸收,消化创造,追逐时尚,引领潮流的文化素质,使上海的方方面面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第一块国产手表在上海诞生,中国的第一辆轿车在上海问世,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在上海下水,中国的第一枚导弹在上海奉贤海滩试飞升天,中国的第一个万吨水压机,第一个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第一个研究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海派文化的精髓已经植入到上海人的眼界、胸怀、思维、创造中去了。

在计划经济年代,上海许许多多的好男儿打起背包支内支边,带去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带去了海派文化的思维方式,这种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海派精神,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催化剂,在这方面,上海人可以自豪地高呼:我们是好样的!我们是无私的!

即使在文革这样的年代,海派文化也没有终止他的脚步。上海人聪明地,另类地抵制这场运动,他们躲进小楼继续学习着各种文化知识,学习着各种器乐,他们用零零碎碎的木材打出了捷克式家具,用淘来的电子零件组装出了电视机…… 文革结束后,这些人成了第一批下海踏浪者。

海派文化是不死鸟,海派文化永远不会萎靡,海派文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都没有断过层,这是上海的天文、地理、人文所决定了的。风雨过后是晴朗,80年代上海大张旗鼓地打出了海派文化的大旗,从此海派文化又一次扬帆起航。我们把镜头扫向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扫向上海大剧院、上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影城、博物馆、图书馆……扫向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同时我们深信,薪火相传的海派文化必将越来越红火,越来越辉煌,像东方明珠那样,屹立在黄浦江畔,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上网干嘛? 就是捣浆糊的嘛.
波大不大无所谓只要有,对伐?阿弟.
莫光火, 讲讲白相相格.
newMan 回复 悄悄话 和49年后的香港,台湾比, 甚至和现在的北京比,和49年前的上海
比。 海派文化的确是死了。
波大才是人 回复 悄悄话 其实都在捣浆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