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27)
2016 (2)
2024 (1)
起首是Perlman柔曼抒情的小提琴主题,小夜曲调,象是在描写一位美丽的少女, 豆蔻年华、不喑世事,中产阶级出身,生活无忧无虑。(00'00" - 00'25")
接下来,马友友的大提琴重复,声音稳重厚实又不失优雅,像是出身贫寒或者家道中落的男子,刚过而立之年,人生经受过挫折,顿挫彷徨、不过希望尚未灭绝。(00'25" - 00'47")
而后两人配合,曲声悠扬、惹人心动,代表这对男女的相遇, 一见钟情,以及温情缠绵;再后又是Perlman重复第一段主题,马友友则拨弦配合,画面中,仿佛是女子引男子回家,祈求婚事。(00'47" - 1'39")
之后是凄婉悲凉的乐段,两人配合、弦音交错纠缠,显然是表示家人不允,两人即将离别却又不舍,揉弦之声如歌如泣,暗指男子的决意与少女之垂泪。最后的弦音变现悠远,展现出波澜壮阔的长画卷,或指男子已经离开,可能是去参军,奔赴前线。(1'39" - 2'30")
之后又是第一段主题,但演绎的感情已经不同,无论是Perlman还是马友友,两人都试图在原有的情绪中加入少许的悲凉和距离感,就好像是相隔千里的恋人仍在保持通信。(2'30" - 3'05")
最后收尾是中性调,成熟的重复,终曲的情绪向上,仿佛在数年之后,通信也中断好久,此时战争结束、战士归乡,女子在月台翘首企盼,希望能看到心上人。在几乎所有人都已离开车站之际,少女落寞,叹息摇头。此刻甫一转身,哪知爱人早已等在她身后了.... (3'05" - 3'30")
这个曲子被称作诙谐曲, 但听不出有什么诙谐的感觉, 倒是一听就是细腻柔曼的欧洲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