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红叶

带着对盛夏的眷恋,新绿的期盼,以其生命中最璀璨的瞬间,迎接寒冬......
个人资料
深秋的红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之一,之二

(2018-06-24 19:01:32) 下一个

前言

    如果你来过硅谷,一定会发现,在公共场所总是不难遇见中国人和印度人的面孔,而中,印的超市,餐馆更是比比皆是。的确,在硅谷这个世界高科技云集的圣地,中印两大族裔,以他们的勤奋好学,精明能干,逐渐成为了很多公司里的两大主力军。在他们当中,中国人更多的是以他们的内敛和不善往上爬的性格,成为默默苦干的一族,而印度人却本着他们的语言优势,以及嗜好驾驭的秉性,成为更张扬以及不甘落后的一族,有能力的干脆就自己开个小公司当老板。读过一篇文章,声称硅谷即将成为印度谷,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不能说不现实。

    在我这么多年的打工生涯里,或多或少,都会与印度人共事。如果说,那些蜻蜓点水式的相处,令我对印度这个族裔有了肤浅的了解,那么,我这几年在“印度王国”的职场生涯,则让我对它的人文习俗有了更深度,乃至某些颠覆性的认知。

之一  - 不经意间闯进了“印度王国”

    虽然,在我的职场生涯里,曾有过印度人的顶头上司,也有过印度人的同事,但却从没想过要在一个印度人开的公司里谋职,然而,命运之神却让我在无意间闯进了一个“印度王国”,并且一干就是五年。

    2011年底,由于原来就职那家生化公司的业绩不佳,经费削减,把我们整个化学部门给一刀砍了,那是我经历过的第一次职场被“擂”。那段暂时休假在家的日子,可谓是我踏入职场以来最休闲的时光。领着政府发放的失业金,在家过着清晨不用听闹钟起床,白天自由散漫地生活,除了做好一个全职主妇之外,还笔耕了不少的文字,那时候,真希望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印度口音的电话,说是在网上看到我的履历,想与我聊聊。当时我对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职介经纪,因为在硅谷,印度人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所以,我的这个反应也是合情合理的。当时还没有很强烈的渴望要重回职场的我,很随意淡定地与他谈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等例行公事的问题,这位印度人谈吐也很轻松随和,还不乏幽默,我们的谈话在双方都愉快满意中结束。之后,我再也没把这事,还有那位我连名字都没记住的印度“中介”放在心上,只因当时的我,真的没太在乎这份工作。

    过了几天,印度人又给我打来电话,约我到某公司面试,公司离家不算太远,我欣然答应,那时,我才意识到,印度人并非一名“中介”经纪,而是那个邀请我去面试的公司职员。

    面试那天,依约而至,被带进一个不大却很整洁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两个人,一位是高个子的白人女士,被介绍说是公司的VP,另一位就是与我在电话里交谈过的印度人,笑意盈盈的脸上透着睿智,见到我,很恭敬地递给我一张名片,我一声谢谢后就放进了随手的文件夹里,心里嘀咕着,这位也许是未来的部门上司或技术主管之类的吧。

    面试在出乎我意料的轻松气氛里进行着,或者说,这是我遇到过的最不拘谨的应聘面试了。印度人问了我几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后,话题就偏离了,竟然转向了生活,家庭,人生……“你业余生活都做些什么?”“你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我准备好应对的技术问题还没真正的用武之地呢,却让我去回答这些人生答卷,我这是在应聘化学工作吗?不过,印度人的风趣幽默,谈吐中透出的智慧,令到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也不至于太尴尬,反而,在轻松随和的气氛里慢慢进入状态。本该拘谨严肃的应聘面试,慢慢转变成无拘无束的侃侃而谈,而坐在旁边的女VP,反而成了一位默默的听众,时而投来一丝微笑或一两句搭腔。

    面试回家,才想起从我的文件夹里取出印度人的名片,看了一眼,一阵惊讶,原来这位名字叫M的印度人,不是我在电话里第一反应的“中介”,也不是见面时心里嘀咕着的“技术主管”,而是这个公司的CEO加President,换句话说,就是主宰这个公司的大老板。我不禁问自己,如果当时认真地看一下名片,我在面试时还会那样轻松淡定吗?我与他的调侃,还会那样出口随意,真诚袒露吗?虽然谈不上紧张,但至少会带上那么一点敬畏吧?也许,正是这份“无知者无畏”的心境,让我在面试时可以临场发挥自如,而那段不加修饰的真诚交谈所带给M老板的第一印象,也许就成了他日后对我说的“我喜欢你的个性”一个很好的铺垫吧?

    没两天,我又接到了那位印度人,哦,应该说是M老板的电话,电话里给了我聘任通知,谈了薪水,工作性质等等细节问题。说实话,我并没有以往收到聘用通知时的那份兴奋,因为当时的我,的确还希望继续在悠闲的时光里再沉沦多一会,不过,纠结了一阵子之后,我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

    带着几分不舍,我结束了那段早上不用听闹钟的慵懒日子,又开始了日复一日链条般的忙碌,而这一转就是五年的链条,竟成了我职场生涯里最“魔鬼式”的历练,也给我留下了一段咖喱般芳香却又辛辣的岁月……

 

之二  - 在历练中收获人生

    我应聘的这家公司,是硅谷里一家环保测试公司,不大,也就二十多人,业务就是为客户检测水质,土壤里的微量毒性物质。

    第一天上班,走进整齐排放着分析仪器的实验室,几乎是全方位的色谱仪,质谱仪,我就知道,我要学的东西会很多,仪器的操作,软件的使用……尽管之前的工作里,个中的仪器作为搞科研的工具,多少都接触过,但如此单纯和专业的仪器分析工作,对于我,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一天上班,走在公司不大的建筑内,遇见不同部门的同事,肤色有黄,有黑,有白,但感觉有一半左右是印度人,听着他们闲聊时讲的印度语,闻着午餐室里弥漫的咖喱味,我真有进入“印度王国”的感觉。其实也不奇怪,一个印度人开的公司,偏爱招聘本族裔的雇员,也是见惯不怪的事,只是,我知道,在这个公司里,我会遇到一种异国文化的冲击并要学会去接受。

    第一天上班,眼观着其他同事忙碌的身影,身受资深同事对我的培训,我意识到,这份检测服务工作,与我之前任职的科技研发工作,在节奏上,性质上,工作方式上都不一样,我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去适应新的环境。

    刚进去的那一阵,日子还算轻松,因为我主要在接受技术培训和环境熟悉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和记忆中度过。全方位地学习操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分析仪器,记住那些完全陌生的应用软件的每一个步骤,还有那个复杂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实验报告的电子传送系统。这些虽然算不上忙碌,但也不能说没有身心的压力,因为我要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接受和熟悉这些全新的东西,成为一名技术上独立的人。

    在公司头一两年里,工作的节奏也不算太快。一方面,那时候公司的业务总体不算繁忙,虽然偶尔也会有一阵像暴风雨般的样品袭来,但由于出数据周期是五天,这是环保测试行业的标准周期,因而,从处理样品,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到完成报告,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应付。另一方面,我主要负责的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且价格又比较高的测试,因而送来检测样品相对也少一些,所以,那个时候我在做好自己负责的测试同时,还有时间去帮助其它的样品测试项目,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不同的仪器操作和分析方法。

    那段日子,我就是在样品时多时少的一松一驰里,度过了节奏时快时慢的两年。没有惊喜,但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里,我在学习中慢慢填补了之前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上的空白,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渐趋之成熟。

    然而,在环保测试这个行业,按常规运行的公司,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里独占鳌头,甚至是生存下去的。那时,精明的M老板就想出一招,对一些老客户提供三天出数据的优惠,这样一来,样品的数量就明显增加了。稍后,享受三天出数据的客户越来越多,并几乎成了我们公司的例行出货周期。

    其实,如果样品处理没出意外,仪器运作正常的话,从收到样品到出报告,三天的时间,还是可以应付得比较淡定从容的。可是,环保测试数据的高度准确性,要求仪器的精准度很高,稍有达不到标准的,就得用一系列的标准样品重新校正。有时候,仪器的常规消耗的部件脏了,也会导致运作上的偏差,这样就得拆下来清洗保养和更换。遇到这些耗时的意外,三天的时间往往也会显得很紧张。因而,自从有了三天出数据的样品,工作的节奏明显加快,如果遇上像暴风雨般大量样品的话,延时下班,周末加班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而那些要面对的一边要处理仪器问题,一边又被催促交数据的压力,已经超越了之前在其它公司我所承受过的。人,真的是可塑性很大的物种啊!

    三天出数据之招,确实令我们繁忙了好一阵子,之后又慢慢归于平静了。在环保测试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里沉浮,周围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低迷了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又出狠招,为老客户提供一天出货的优惠。一天,24小时,这对于从收到样品到出报告的测试过程是一个什么概念啊?那就意味着通常要午后才收到的样品,必须在下班前处理好,放上仪器自动测试,还得确保仪器运作正常才可放心回家,次日上班赶紧处理数据,出分析报告。万一遇上夜间仪器出状况了,或早上上班发现标准样没过关,那么,一切都得从仪器校正开始,重头再来。仪器闹别扭,报告在延时,老板在催促,更糟糕的是,这边的报告还没出,新的样品又暴雨般袭来……这等压力,真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那是一段延时下班,周末加班已经成为常态的日子,是一段几乎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打工生涯。

    在那段魔鬼式历练的日子里, 我抱怨过,脑海里也曾闪过放下手中的活,掉头就走人的念头,但还是在犹豫挣扎中坚持下来了。直到有一天,当我意识到,这样的压力,早已超越身心所能承受,才毅然坚定了纠结了好一阵子的决定,辞职!是的,不是跳槽,是辞职。作为一个人,我得给重压下的自己一个舒缓的空间;作为独生女,我得给远在国内的父母更多的陪伴。

    在“印度王国”的最后一天,我微笑告别了老板,同事,在解脱的轻松里竟泛起一丝淡淡的留恋。是伴随过我五年喜怒哀乐的那幢小小建筑?是实验室里见证过我的技能从生涩到成熟的一台台仪器?是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同事,还是那位令人又敬佩又痛恨的M老板?也许,这就是从“印度王国”里散发出来的芳香辛辣,又令人回味的咖喱般的味道吧?

    驾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已经没有抱怨。是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运作方式,当你不能承受下去时,唯有自己选择一个华丽的转身。“印度王国”在我的身后渐行渐远,然而,它予以我的魔鬼式历练,定会在前路的拐弯角,让我收获更精彩的人生,并受益于未来。

                       此文刊发于《星星生活周刊》2018年5月4日第866期

未完待续

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 之三-在硅谷一隅感受印度文化

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 之四-洋溢着咖喱味的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