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回科坛: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化学这门学科,中医中药的粗糙配伍就成了笑话?”

(2018-01-20 08:40:36) 下一个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化学这门学科,中医中药的粗糙配伍就成了笑话?

 
来源:  于 2018-01-14
12个回答





 
 

谢谢邀请。首先,中医不是笑话,它确实在很长历史时期主宰了中国人的健康,如果中医是笑话,那所谓的中华文明就是更大的笑话。

时代总是发展的,评价一个事物进步与否离不开所处背景。譬如弓弩在现代是落后武器,可放在秦汉时期是绝对的大杀器,间接造成了匈奴的败亡。

工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分水岭,中医基本秉承工业化前的科技,即一切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它的缺点在现代科学面前被无限放大。

中药缺乏有效的计量手段,很长时间最小计量单位为一厘,折合0.03g,即30毫克,这对于现代医药精确到零点几毫克的剂量控制,显然还是太粗糙了。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确,药物缺乏提纯手段,患者吃进去的可能90%都是废渣。中药使用过于依赖医生的判断,开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能进入医疗标准化的体系。

中药缺乏药理和毒理分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知道三氧化二砷、乌头碱、马兜铃酸等成分有毒,可能对人肝肾等重要脏器、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但朱砂、雄黄、乌头、关木通等中药偏偏就含有这些物质,中医没有办法把有毒成分分离,也不能从方子里剔除,只能根据一些原则避免,但是会不会有并发症,就说不清楚了,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是不能见容于现代科学的。

中药缺少质量控制。中医只有药方可以确定,而药都是现抓现配的,问题就来了,比如今天进了云南的黄芪,明天进了山东的黄芪,没有质量控制,谁也不能保证两家的药是完全一样的,不能保证同样的药效,这就导致溯源困难,同样的病症,同样的药方,临床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所以,中医和中药需要用现代科学来改造,否则会被慢慢淘汰。

=========================================

 

下面是我的回帖:

 

有些道理。但没有中医的思想, 西医西药都成了盲人摸象的境地,包括了这篇评说。
化学是一门科学,这没有异议。但化学的应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更高的科学:把中药全草单提某项化学成分来对比,评论,就不是科学了,就失去科学最精华的部分了。

中医药讲究全面的分析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配药。讲究药效的最终效果。有些药物单独使用并无疗效。有些甚至含有有害的成分。但是它们的共同使用效果却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常说的在一剂药方有君,臣,佐,使等不同作用的药物:药A具有正对患者症状疗效的作用,为君。但是有毒性,对患者不利。于是就引入了药B, B对患者无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它可以中和或者破坏药A的毒性成分,使得药A 的有益有效的成分更好的发生作用。这就是方剂中的“佐”。药C也对患者的病症有疗效,但其疗效成分的作用较弱。所以起到的是辅助药A疗效的作用,顾为“臣”。药D对患者的症状完全没有疗效,但可以帮助为君的药A 和为臣的药B中的有效成分到达靶细胞或者病兆之地以发挥疗效。这就是药物的“使”。这还是极其简单的论述中药的眼光境界理念:更复杂的还有如:B的作用是考虑在当A的疗效发挥之后,B的有效成分才可以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或者更持久的作用。另一位D的作用还可能是帮助患者体内在治病过程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或者A, B有效成分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及时排出体外如发汗,排尿等等。

所以,以单药的某种单一的化学成分来评定一剂中药方的思想方式,是科学应用的一维化或者是平面化。实际上看似科学,但却丢失了科学最核心的灵魂。而中医考虑问题的境界是从三维四维的全方位来考虑的。

所以我说,在医药学临床角度上来说,中医要比西医先进几千年。至少是思想方法上来说是这样。

有些道理是中药应该重视药源和疗效的问题。这可以使的药物更好的被有效地被应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