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Thanks Jck66\'s answer: 脾喜燥,脾如过燥会有何不好吗?

(2014-01-24 13:39:52) 下一个
houtou72 发送悄悄话 第4楼 发表于: 2014-01-24 13:16:46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1970&basecode=933361 
请教Jck66: 脾喜燥,脾如过燥会有何不好吗?
jck66说: “houtou72说:求问:脾喜燥,脾如过燥会有何不好吗?结肠疾患会与之有关吗? 思考其他问题时冒出来的问题。”
 
唉。。。。别那么客气,猴哥提出的问题都不会是简单地哈,说点我知道和理解的,一起讨论哈。
 
脾如过燥影响结肠那是一定的。
 
中医理论里有“脾属阴,主统血,喜燥恶湿。。。”又讲究平衡,适则有益,过之不及 阴虚必虚火旺。
 
脾如过燥,一定不好。我还真的也想过呢,可在一般现代的中医教材里很少涉及,貌似也都不会这么说,大都把它归为脾阴虚了,脾阴虚(脾阴不足)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可包含任何种体液不足)。
 
中医里伤寒论派(也称经典学院派)出了很多大名医家,如胡希恕,刘渡舟。。推崇整体系统的气机升降理论,脾胃在中间为人体气机的升降枢纽(主轴),肝胆为人体血气的出入枢纽,肺和肠相表里。。。又都相互运转影响着。。。不是人说,再重的病,只要胃脾好,能吃喝并能消化吸收的,就有生的希望,可见脾胃之重要,脾如过燥是不可能消化吸收好的。
 
脾阴虚小儿中较多见。脾阴虚则血定虚。西医会说,孩子瘦弱乏力,面色无华,不想吃东西,消化吸收不好,发育不良。
 
一般书中所列的脾阴虚症为: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胃中嘈杂、食后饱胀、大便燥结、毛发无光。。。等。我觉得这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失养失衡造成的,如上所言,人体是个整体系统,所以认为,小儿脾阴虚较单纯些,而成人脾阴虚就大多没那么单纯了,由久病或热病期耗伤脾胃之阴液所致,脾阴虚还可能涉及到气滞血瘀,血虚,心阴虚,肾阴虚。。更多的脏腑问题。脾阴虚大多人会瘦,胖子大多脾湿。
 
这里有一篇是讲小儿脾阴虚的,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1lzf8.html 
是罗大伦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我常常看他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都有,他的东西(比较网上别的人)还是可信赖的。
 
至于您提及的结肠疾患,脾阴虚者多见大便干燥(一般为大便前段干硬,后不干),当然也有便溏的。仅对西医的肠胃消化类病而言,都与这脾阴虚有关联,如萎缩性胃炎,胃痛,肠痉挛,大便异常。。甚至严重了肠息肉,胃癌,结肠癌。。
 
另外,肺和肠相表里,肠有问题,也会直接涉及到肺。这就是为什么说,很多呼吸系统的问题,肺炎等等,大便不通畅,病难以恢复。
 
仅为讨论,和参考哈
-------------------------------------------------------- 
Jm好答,受教颇多。
 
从经脉巡行来看:手太阴肺经流注入手阳明大肠经再注入足阳明胃后才是足太阴脾经,而依14经大周天循环,脾经接下来流注入手少阴心经。但是,足太阴脾经还可经中俯穴与手太阴肺经经络,有书说“上注肺”。那么,是否可以这样思考:足太阴脾经通过上达中俯穴与手太阴肺经经络,这样肌体的太阴与阳明形成了一种经络的小循环。
 
在脾病症治疗时多循‘脾喜燥’的原则,这说明脾易湿而至病。然而,脾如过燥也理应会致病的:脾过燥当耗失津液并影响到胃大肠和肺也耗失津液。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因素所至。总之脾的过燥使得其表胃经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的机理可以是经过经脉的大循环(大周天),也可以(至少不能排除)是通过上述小循环致使胃大肠和肺皆失津液而致病。经络是用药的基础,那么,在相应的治疗原理上来说,如果脾过燥而致病(如胃癌?,如结肠癌?此注:可以是它因至此病)的话,在治疗的方向上是否应当施以使脾湿的药物原则,即:‘脾过燥,则湿之’的原则,或同时考虑通脾肺胃等经下药呢?在针灸的配方上来说,除了依症下针,或考虑子午流注虚补其母实泄其子等等之外,是否还应该加上中俯,公孙等穴位以加强效果呢?
 
有意思的是在思考时除了14经大周天的经络流注循环,而且发现了上述的肌体太阴与阳明形成的经络小循环。进一步的推论,理应还可能发现其他的局部经络的小循环:比如说脾经上注于心经-->小肠经<-->胃经(之下巨虚小肠经合穴)<-->脾经<-->心经,等等。
再循此思路下去,感到当还有中距离的经络循环的通路,可以帮助理解中医的许多理论和解释。。。。。。
 
时间关系,没有仔细整理思路,就此打住,否则感到思绪真就停不下来了。
 
谢Jmm的解答和启发,收藏了,以后细细消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