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弓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小 少少的 锡伯族,一个伟大的民族 ~!】

(2011-10-01 20:54:17) 下一个



 



小小 少少的  锡伯族,一个伟大的民族 ~!



 



 



 



 





 



 



 



 



锡伯族



 



看到 有文:



 



 



锡伯族举族为祖国戍边二百四十年,一直到民国二十七年为止。真是举族英烈。



锡伯族人数不多,原因之一就是男人战死太多。锡伯人的鲜血洒满新疆各个角落。



有史以来,锡伯族没出过一个叛国者。如果按人均对祖国疆土的贡献评比,



锡伯族在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中应该排在首位无疑。



 



 



想起一首自己知道的 锡伯族名歌



当得知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更为之动!



 



锡伯族歌曲词:佘吐肯  曲:祝恒谦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 



 



 





谁给咱砸断锁链
谁把咱救出火坑
通往幸福的阳关道
谁给咱指明



天上的太阳
心中的明灯
毛主席呀共产党
锡伯人民的救星



草原上的花朵
为什么红艳艳
翻身的锡伯人民
为什么笑开颜
雨露滋润大地
太阳光芒万丈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把咱们的心窝照亮



深情的“墨克讷”琴啊
为什么这般悠扬
勤劳的锡伯人民
为什么这样欢畅
因为牛羊滿山
稻谷千里飘香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指引胜利航向



伊犁河水奔腾
乌孙山峰高耸
山高水再长啊
比不上毛主席的恩情
革命的锡伯人民
什么记得最清
世世代代铭记
毛主席的恩情



 



==========================================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作者佘吐肯、祝恒谦)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领袖颂歌。歌曲以明快的节奏,动人的旋律,朴素的语言,鲜明的主题,热情奔放地表现了锡伯族人民对毛主席和党的热爱之情。由于这首歌的出现,锡伯族才一夜响遍全国。



由于特点明显,动听上口而被以独唱、合唱的形式为广大听众所接受,同样以此为基础的合奏、独奏如山花烂漫般地一下铺满祖国大地。



关于这首歌曲的产生有着一段故事:1972年春在文革中饱受冲击的锡伯族画家托永寿先生得到解放。他在家中宴请哈、维、锡、塔塔、汉的朋友,聚会中他托着酒杯对参加聚会的佘(she)吐肯说,各民族都有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曲,为什么我们锡伯人没有。我这杯酒敬你就是希望你能写我们自己的歌曲。



事后佘吐肯选用了锡伯族民歌“斗琪歌”《乌呀拉咿也》的旋律。同年,佘吐肯的友人著名作曲家祝恒谦先生想在到上海一边治病,一边写点东西,便找到佘吐肯索取歌词想创作歌曲。佘吐肯便把已经发表的歌词抄写了一份,送给祝先生,并告诉他这一首歌词是按照锡伯族民歌“斗琪歌”《乌呀拉咿也》的曲调节奏创作的。祝在伊犁工作多年,对锡伯族的传统音乐有一定研究。同年10月底祝先生返回新疆时,歌曲已经写好,便与佘征求意思。佘唱完后觉得民族味很浓,但高潮部分不足。同年察布查尔举行文艺汇演。祝对歌曲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副歌。参加汇演的一些名人如郭基南、肖夫、伊克津太集体把词译成锡伯文。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掌声经久不息。



一首以锡伯族民间歌曲原型为基础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就这样诞生了。



听了很多关于这首歌的合唱。一些特别流行的演唱得过于休闲,也有一些合唱只能被称为齐唱。



这首歌是一种问答形式的白话体。因此前部分一定要有跳跃感才行。而副歌部分是抒情,要有画作的大写意的感觉才能唱好。建议大家到网上看一下,这方面的视频资料还是很多的。但是那个黑鸡白鸭组全的就别听了。



瞎说瞎白话,大家就听个乐就行了。嘻嘻……



    实际上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曲曲折折,有兴趣的朋友请见韩育民,佘吐肯文章:时代的旋律 民族的心声——锡伯族歌曲《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创作经过[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 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这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与北朝拓跋鲜卑有相同的图腾——“鲜卑兽”(瑞兽),又称“鲜卑郭洛”。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