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

岁月如流,往事随风。
正文

为了孩子直面自己 (补)

(2011-08-31 21:09:36) 下一个

我在写《为了孩子,直面自己》的时候,随心所至,语意不确,所以造成一些网友的困惑。抱歉。

 

在我的理解里,孩子奶奶心里的缺憾和不甘,是用一种比较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她的心理需求,也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告诉晚辈。但是由于年龄,时代这些差异,以及交流方式的不同,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交流不畅,甚至误解。

 

孩子的奶奶年轻时长得不错,也有发展的机会。但是没有抓住。(我们也年轻过,知道没有阅历的时候,认识问题比较片面浅薄。)可是她很好强,不肯认命。她对于生活的不满就通过各种家庭小事发泄出来。比如孩子考了糟糕成绩,老公晚回家,等等。一旦发泄起来,就象点燃的火药,熊熊燃烧。言语之间,什么都说,多难听的话也能不管不顾地跑出来,不能就事论事。甚至上手开打。事后对于给家人的伤害,也不是不后悔,但是出于自尊心,她是不会认错的,并且告诉孩子,这样打打闹闹的家庭生活是最正常不过的。

 

象我在一个没有脏字的家庭长大,第一次面对她的辱骂,那刺激,简直别提多大了。可是孩子的爸爸就理解不了。觉得在家里发脾气很正常。他援引孩子奶奶的话说:“有火当然要在家里发泄了。打完闹完,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我想这是她给孩子的一个误导。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吵吵闹闹的,家暴更是错误。

 

我提起过孩子奶奶为了自己父母,从中等城市调到小城市。但是她对这个付出,实际上后来不无悔意。因为她以后没有好的发展,和这个决定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她和父母同住时,家庭矛盾不断。她的父母也没有表现出感激欣慰的姿态。所以她在孩子面前,一遍一遍地说自己孝顺,既是寻求缺失的肯定,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告诉自己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想这是她给孩子另外的一个误导。就是她在孩子还没有阅历的时候,用自己的例子,定义了孝顺。所以后来她的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地放弃了在发达城市的发展,回到小城市,为了让她高兴,如同她当年为了自己父母高兴。

 

实际上她是知道孩子对于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能够自己过得好的,而不是住在一起。可是这种否定自己选择的话她是不会说的。等到孩子到身边了,她其实并不高兴,可是不说,就用挑剔孩子的方式来表达她的不满。弄得孩子左右不是。

 

这就是两个例子,其他类似的还有,就不写了。

 

一言蔽之,我认为孩子奶奶和晚辈沟通有她独特的方式。但是难以被晚辈一下子理解。我也是琢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过来。

 

在孩子刚开始了解世界的时候,父母眼里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环境,就是孩子的认知世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和能力,去突破父母能够给予的环境局限。


事实上,母亲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一生总会有影响。有些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小孩的第一老师绝对是父母。

 

这就让我常常觉得,对待我的女儿,我要特别小心的缘故。我也经常做错事请。改起来有时也很难。但是我尽量把正确的观念告诉她,用一种直接的方式。

 

其实自己也觉得有时在女儿面前露丑,挺难堪的。可是总不能为了遮丑,就告诉孩子这是对的吧。我自己发展得不好,就坦诚说自己能力不够,或者哪点没有做好。我不能为了面子,在孩子面前找理由给自己涂金。我生怕误导了她。

 

只要她过得比我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virus88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