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 --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断想

(2017-02-06 14:55:43) 下一个

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
--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断想

玄野

 

周末夫人起意要去看电影,就选择了这部《La La Land》。上次去电影院大概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坐在放映厅里的感觉很生疏。倒是陪孩子看Ride-3D的印象深刻,以至于坐下后总觉得应该系上安全带才合适。
这部影片应该是小预算下的好作品。因为缺乏资金后盾,也就不可能像指环王及哈利波特之类的玩视觉冲击,只能用剧情打底,以演技着色了。技术处理也颇见功底,歌舞的穿插及其与普通叙事之间的衔接做得了无痕迹,说来也是好莱坞的看家本事,自不待言。游走不羁的乐声为梦想的翅膀开拓出广阔的天空,描画出理想的轨迹。窄仄的空间和昏暗的灯光下,前方却是明媚辽阔的天地。星空下剪影般的漫舞,和转瞬死板的木椅之上,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区隔。
二人初识之晚,高司令和艾玛斯通演绎了一段影片招牌式的路边对舞。导演精心选择了比弗利山附近最无特色的一个路段,平常的路灯,平常的凳子,平常的单车道路面,上面长长的裂缝提醒着政府需要维护了。寻找这样一个最普通的场地大概也像麻将里十三不靠一样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当然了,大自然和都市免费给予每个人的美景不能打折扣,洛杉矶的夜景和落日的余晖自然是这舞台的最佳底色了。

影片的社会背景虽然是音乐家和演员之间的故事,本是小众情节,但谋生与梦想的矛盾与辛酸却是任何一个地方每个青年的亲身体验。这种共鸣是影片赢得观众的一大基础。而影片制作团队着意平滑了演艺界自身的特色,而突出了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所经历的坎坷与挫折,其中多有触及魂魄的灵光一刻。
故事的起承转合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就是Mia被成功录用那一段。因为受过多次阴差阳错的打击与刁难之后,Mia已经崩溃而告别男友逃离都市回到父母身边歇息。对于只身在外的游子,这几乎是人人都经历过的心态。这一段的描写虽然波澜不惊,却暗藏着影片敲开人们心灵的一个鬼手,也是故事的灵魂所在。此处正是为故事最后那排山倒海般的心灵冲击蓄积着最强大的能量。
说是无巧不成书,其实生活本身更是如此,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挺过那最艰难的一刻。在Mia万念俱灰回家啃老的时刻,机会来了,Seb接到招聘方电话恳切要求面试Mia。Seb驱车千里追到她家,深夜鸣笛喊她出来。当然Mia也如常人般极力躲避着那个心灵创伤,不再相信这是成功的机会。在Seb的愤怒与激励下,她勉强应试,转而一步踏入坦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枚绝世美玉摆在桌案上,当无常之震致使其即将跌落时,我们在侧之人的本能反应必然是也必须是轻轻地扶上一把,无论这美玉最终归属于谁。如果我们出于功利与自私的考虑而置之不理,任其破碎,虽不是刑律之责,已是心灵之罪。影片所讲述的那一时刻,Mia成功之后远走巴黎,与Seb天各一方,本是Seb完全可以预见到的。Mia成功之刻正是Seb爱情结束之时,他却毫不犹豫的坚持把她推出自己的身外。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不是孤立性,在面对他人生命中的关键时刻,只有不考虑个人得失地伸出援手才是纯真的人性。所以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如今中国某些所谓名人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攀比幸福观,十足的小人心态,不可谓不是中国的耻辱。
影片最后一个场景在其主题音乐下简洁平静地道出了故事灵魂主旨。当时,Mia因为那个机会一夜成名后已经成家,而Seb虽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爵士乐酒吧,但事业不温不火,虽算不得惨淡,却是寂寂无名。作为大明星的Mia造访,尤其是携手其夫君而坐,令这乐人惊讶错愕,抱憾却乐见其幸福。随后Seb将千思万绪注入这主题音乐中,而Mia张开想象的翅膀来补足一切的遗憾与歉疚。
由此再去回顾Seb说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强逼Mia去应试那一段。没有海誓山盟,没有任何功利考量,完全不计美的归属而成人之美,这才是人未受污染的本性。如今的快节奏小家庭的社会模式下,宗法时期的道德理念因为固化了太多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而越发显得笨重,也无法彰显人性这个轻灵内核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真实。信守承诺与感情专一固然是美德,忘却功利而成人之美更是真意。影片以短暂的对视一笑作结,当然我不觉得导演有什么再续前缘之类的幼稚俗套,更多的感觉是双方的互相祝福,如庄子所言:
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