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不转帖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个人资料
木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射向资本主义的一根羽箭

(2009-11-03 07:29:36) 下一个
射向资本主义的一根羽箭
    
     -看电影《资本主义-一个爱的故事》
    
    木愉
    
    选择这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去看《资本主义-一个爱的故事》(Capitalism – a love story),其实很合适。看着那些悲惨的场景,听着屋顶迅急的雨声,情绪就多了一份调动的因素。
    
    之前并不知道这个电影是什么内容,偶然在电子信箱里看到地方电影院例行发送来的放映消息。觉得标题有趣,就选择了它。
    
    电影一开始,看到麦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尊容,我就知道这个片子的大体倾向和风格了。本来以为电影是《革命之路》那样的生活篇的,却原来是严肃的政论片。影院里人影寥寥,这部电影显然不是太热门了,也许是因了时效性,也许是因了风格。周末来看电影,本来是打定主意来轻松的,现在却得打起精神,以思考的状态来看电影了(我Kao,等于周末参加政治学习)。
    
    摩尔长得不伟岸不孔武,身材臃肿,面部疲塌,但却散发出某种酷的气息,尤其是迈了鸭步走的时候,简直就像一个斗士,当然不是传说中的如佐罗和罗宾汉一类的。电影结尾,他拉着黄色带子,像警察封锁犯罪现场一样,把华尔街的大银行大门围住的时候,他的勇猛不亚于骑着高头大马,挥刀砍杀的英雄。
    
    《资本主义》旨在揭示刚发生正发生的这场金融危机,企图把危机的深层原因追究到资本主义。但其手法是喜剧般漫画般的,所以,电影并没有给人一种刻骨铭心的震撼。
    
    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肮脏的血。马克思又说过:“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应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 冒绞死的危险。”马克思对资本和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比摩尔深刻和宽广得太多。摩尔用电影语言揭露的不过是皮毛而已。但是,摩尔能在头号资本主义国家,发出对资本主义的质疑,意义还是不同凡响的。
    
    电影中,小布什言之凿凿地,眼睛一眨不眨地说资本主义好,因为它能给人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好多男人女人却说不是这样的,他们寄出了雪片般的求职信,却选择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自由选择其实是资本主义一个美丽的空话。在资本主义的美国,成功了,可以现身说法,噙着泪水,说美国梦实现了。可是,没有机会在媒体面前表白的毕竟是大多数。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电影中,耶稣在穷人面前,也说自己不能救他们,要他们自己去追求利润。耶稣这样教诲的时候,电影院里一片笑声。笑什么呢?似乎那不该是耶稣说的,或者,耶稣怎么也如是说。我倒是记得新教伦理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条:赚取一个铜板,就是为上帝增加一份荣光。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外化。“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这就是金融危机的动力。格林斯潘总结了一番,说眼前的金融危机结束了,但未来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因为那是人的本性使然。他所说的人的本性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摩尔在电影中居然提到了社会主义,而且把社会主义当成了一个褒义词。他用数据说明,当奥巴马被政敌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时,他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摩尔并没有对社会主义作出严格的定义,甚至任何定义,只是借另一个政治家的嘴,对社会主义作了一些粗略的描述:社会主义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画面消逝了,演职员表慢慢上浮,国际歌居然唱起,但不是雄浑的合唱,是一个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有点变调,富有抒情意味。“因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唱了好几遍,恢宏的诗意在周围徘徊,有如当初那个在欧洲徘徊的幽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