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不转帖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个人资料
木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师生之间

(2009-10-08 08:18:17) 下一个
师生之间
    
    木愉
    
    有天去参加邻居的一个聚会,遇到了一对夫妇。女的来自台湾,男的是欧洲裔美国人。女的会说中文,那是自不待说的,奇怪的是男的也会说,而且说得极好。一聊之下,才知道人家是正经的汉学家,正在写博士论文,题目是论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参考文献大都是古代的,所以他还懂文言文呢。
    
    我一听来了兴趣,就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他说,一般认为,中国的师生关系是服从关系、父子关系。一时为师,一世为父。讲师道尊严,其实就是说老师的权威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在学堂里,老师有着无上的权威,是教室的中心和上帝,讲授是灌输式的,一言堂的。而在他看来,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固然有真的一面,但并不是中国历史上与生俱来的。从先秦到唐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师生关系其实是比较宽松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题,可以跟老师讨论问题,甚至可以向老师挑战。孔子就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提倡“不耻下问”。还非常具体地说他种菜不如谁,音律不如谁,这些都说明那时候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转换,因为可以转换,所以就比较平等。孔子学习的范畴以诗丶书丶礼丶乐为主,他曾专程到宋国考察殷墒礼仪,到洛邑考察宗庙制度,到杞国考察夏礼。他曾向郯子请教官制,向老子问礼,向师襄学弹琴,向苌弘问乐,向齐太师学韶乐,甚至向一些狂人丶隐士丶市井小民虚心求教,汲取各种智慧知识来充实自己。到了唐朝,韩愈在《师说》中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也说明唐代的师生关系还很健康和平等,在探讨道德文章的时候彼此是可以切磋商量的。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师生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的呢?这位汉学家认为是从宋开始的。宋明理学虽然也说是儒学的继承,但是却抛弃了儒学中富有生气的内容。“存天理,灭人欲”不仅堵塞了人们的道德视野,而且还钳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师生关系也从这时候开始变质,从古代的民主的平等的健康的转而变成上下有别的尊卑有序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偶灯斯陋 回复 悄悄话 开了眼界!
[这里有趣的文字不少,一次都读不过来!只好标一个书签,有空再来。谢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