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不转帖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个人资料
木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述而不作”拨乱反正

(2009-06-08 06:26:49) 下一个
 为“述而不作”拨乱反正
    
    木愉
    
    “述而不作”是孔夫子的原创,早就听说过,也经常应用。一直都以为述而不作就是只说不写的意思,再说得详细些,就是说只用嘴,不诉诸笔端。我的理解不是我的,而是来自大众的。民间流传的就是这个版本,这个版本看去就是字面所表述的,所以属于望文生义的范畴。望文生义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大家都一直这样使用“述而不作“的这个版本。
    
    最近,临睡前,会读点《论语》。读到“述而不作”这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解释。按照张居正的解读,“述”是传旧,“作”是创始。也就是说,“述”在这里不是说的意思,也可以是写。“作”在这里也不跟嘴这个工具对应,而只贴上了空前独创的标签。前人已经做过,后人不过去发扬,就是“述”;前人没有做过,自己去创始,就称为“作”。简而言之,“述而不作”就是只做编者,不当作者。
    
    细究孔夫子提及“述而不作”的整段话,发现张居正的解读很有道理。孔夫子的全段话是这样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信而好古”是说对于古代思想文化深信不疑。老彭是商时的贤大夫,做了好多传述的事。“窃比于我老彭”就是私下里把自己比为老彭、以老彭为榜样的意思。对全话作个周全的理解,更觉得“述而不作”只能是传述而不创作的意思。
    
    古人对他们的古人都恭恭敬敬,数典忘宗在他们眼里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暴烈的革命和造反是后来才有的时尚。跟孔夫子几乎同时代的西方哲人柏拉图也信而好古,不过是他老人家说的古是某种精神存在罢了。他说过,所有的知识其实都是回忆,就是说知识早就存在了,我们不过是去发掘和诠释罢了。孔夫子也认为,天地间的道理,都是古人说过的。东西方的哲人虽然远隔千山万水,见地却如此合拍,不能不让人惊讶。柏拉图的回忆说和孔夫子的“述而不作”可谓异曲同工。
    
    孔夫子对古代文化价值体系充满了膜拜之情,尽一生之力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传先王之道,以教万世。“述而不作”符合他的信念和追求,既是他对自己鞭策和自勉,也是他人生使命的总结和一生事迹的概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